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山地建筑设计解析与研究

浅谈山地建筑设计解析与研究

浅谈山地建筑设计解析与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融创云南晋宁大湾区SKI地块方案设计来深入浅出解析山地项目建筑设计,以一线房地产开发商所关注的道路设计,建筑图底,景观形态,成本控制,产品设计为出发点,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借此帮助建筑设计人员合理有效的解决复杂的山地项目设计。

取得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平衡。

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从而达到"静居青嶂里,高啸紫烟中"的诗意状态。

关键词:山地建筑、道路设计、建筑图底、景观形态、成本控制
引言
在当前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城市公共空间受到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关注。

在过去30年里,中国城市大都走过了急速城市化的历程,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心用地逐渐减少且地价较高,而山地项目多位于城市的边缘和远郊地带,地价要低于平坦地区或城市中心地区的地价,可以减少项目开发中购买土地的费用。

同时由于山地的自然环境优美,远离喧嚣,能够提供独特的视野景观和居住感受,提高了居住建筑的溢价空间。

山地是泛指基地坡度一般会超过5%,在山地项目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坡度和坡向,两大要素决定项目的地形地貌、平面形态、交通组织、空间关系、景观组织、环境特征都会比平原住区项目复杂很多,项目总的工程造价费用也比平原地区会有明显增加,同时还决定了住区居住品质的高低。

那么为了更好的解决山地项目设计中各项复杂因素,文章将结合相关案例,针对山地项目工程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工程概况:
融创晋宁大湾片区S.K.I地块项目位于昆明市晋宁区大湾片区,属于云南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圈层式特色休闲旅游区,环滇池山地小镇风光旖旎,自然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景观资源优势。

S地块基地南北向长约196米,东西向长约168米,为不规则形状。

地块内最大高差43.08m。

距离滇池仅150米,项目规划为39栋度假民宿。

建筑摆布通过场地竖向高差和滇池景观分析巧妙错动布局,为每栋建筑争取到最大的观湖景观空间,保证大多数民宿均能享受水资源景观。

K,I地块规划为8栋7层弧形观湖公寓、50栋度假民宿。

建筑摆布结合场地竖向通过朝向分析巧妙错动布局,为每栋建筑争取到最大的景观视野。

1.道路设计--道路与山势的协调
山地城市具有地形复杂、用地有限的特点。

如何合理的解决交通和消防是山地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山地住区道路布置应避免横切等高线,采用平行等高线和小角度沿等高线爬升的方式克服地形高差。

同时要简化路网结构,越简单的路网意味着对场地更小的影响。

另外山地住区主干道纵坡坡度一般不能超过8%,多雪严寒地区纵坡坡度不能超多5%,个别困难地段,道
路纵坡极限值不宜超过11%(坡长不大于80m),地库出入口处道路坡度不宜超过15%,合
理的道路坡度设计是山地项目成功的关键。

在云南晋宁大湾区SKI地块方案设计过程中,城市道路与东北侧道路接驳点高差约47.6米,根据道路不同坡度极限值要求,长度需要约450米。

为解决南北近48米的高差,经过多方案比较,道路应顺应地势,呈S型设计,地块划
分应尽量完整,合理解决交通、消防,最大坡度控制在11%左右。

2.景观形态
景观设计中遵循保护同构原则,尽可能顺应和保护自然形态。

充分保护山地项目中较为
重要的原生态景观资源。

软景为主,减少硬景。

山地建筑中天然存在挡墙护坡等硬景,因此
在景观设计中尽量以软景为主,保护原有地形地貌。

在融创云南晋宁大湾区SKI地块方案设计过程中,基地地势向滇池逐渐降低,为退台式
建筑与景观提供出有利地形,设计因地制宜,根据场地内部高差条件、功能需求,在高差较
大处设立景观挡墙,挡墙以"小""巧""精"为原则,使整个环境空间产生协调、美观的艺术效果。

同时通过云南当地乔木树种以及爬藤植物让建筑彻底藏在大自然之中。

在树丛中下若隐若现,与滇池周边整体环境协调融合。

3.建筑图底--建筑与山势的协调
山地建筑设计的复杂性,主要源于环境因素,崎岖的地形、变化的场地,往往带给设计
师很大挑战。

要应对挑战,就要在关注建筑的同时,从场地设计的层面出发,处理好建筑与
场地的关系。

合理解决建筑形态和复杂场地之间的关系,找到矛盾点。

总图布置中,将建筑个体作为图、等高线作为底,检验两者之间的"图~底"关系应是协
调的、流畅的,而非冲突的、破碎的。

在云南晋宁大湾区SKI地块方案设计过程中,规划结
合山地文化的传统人文院落体系【街-巷-院-】,从当地传统土掌房中吸取设计灵感,创造有
收有放的聚落空间,传承地方文脉。

建筑通过布局平行等高线,分台设计手法顺应了原有地势,保持与原有地形地貌高度契合的特征。

4.产品控制--产品与地势的匹配
在山地住区项目建设过程中,解决好建筑单体与基地高差之间的衔接方式,便能将不利
因素转为有利因素,达到节约土地和提升项目品质的目的。

首先在有效利用道路的原则下,
户型的走向设计要顺应地势。

其次需要合理的楼层配置,一般层数为2~3层为主,极限是
3.5层。

山地住宅的接地形式可分为以下五种方式。

(1)掉层法:建筑不同部分的底界面相差高度等于建筑的层高或层高的倍数,在山地
住区建设中的应用最为普遍。

(2)架空法:建筑全部落在柱子上,底部完全处于悬空状态。

(3)提高勒脚:对基地原始地形地貌破坏较小,适用于坡度平缓的坡地。

(4)筑台法:可以为住户营造出层层生活平台,适用于坡度平缓的坡地。

(5)错叠法:住宅各层或隔层顺应地势坡度,错动排布形成阶梯状,适用于坡度在50%以上的陡坡地段。

在云南晋宁大湾区SKI地块方案设计过程中,采用了错叠法和掉层法相结合。

利用自然
地形,选择合理的设计标高,设计了五种跌落的退台式观湖产品。

每种产品均赠送有庭院,
露台,和一望无际的滇池风光,使每一户都有很大的私密空间和观景平台,保证观湖户数最
大化,提升产品溢价。

5.成本控制
5.1挖方成本、填方成本、外运成本
土方平衡并不是简单的强调挖方等于填方,更重要的是要控制挖(填)方最大值。

使之
在技术和成本可控范围之内。

填方区域上部适宜作为景观或者道路,如果为建筑,则需要进
行基础的处理,会带来成本的较大增加,因此,挖方成本优于填方的成本(当然这还取决于
详勘报告的土质情况)而外运成本则取决于外运地点,每个项目的情况不一样,视具体而定。

5.2边坡与挡墙的合理
山地建筑边坡挡墙不可避免,有挖方就用挡土墙。

一般2米以下的可以景观找坡处理,
超过2米的就需要采用挡墙形式。

边坡挡墙低高度,长度形式对成本影响巨大,可采用分台,顶部放坡等方法降低挡墙高度。

挖方挡墙控制不超过15米,填方挡墙控制不超过8米。


果超过这个数值,成本会直线上升。

挡墙可简单分为重力式挡墙(≤6m高差)和锚杆式挡墙(有锚杆结构,可用于高差大的位置)。

在云南晋宁大湾区SKI地块方案设计过程中,场地
分台以3.6米为主,局部分台为7.2米,10.8米,用地东北侧,西北侧有较高挡墙,高度4~8米,内部局部有挡墙,高度2米左右。

尊重原始地形的挡墙设计,大大的节省了成本造价。

6.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在面对复杂的山地项目时,一定要全面的,系统的进行分析研究,从实际情
况出发,科学合理的解决场地竖向高差,将不理因素转化为房产开发的有利点,通过设计的
手法创造更多的溢价空间,创造更舒适的居住环境,节约更多的成本造价,同时也要最大限
度的取得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平衡,使建筑能够自然生长在环境之中,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统一。

本文对如何科学合理的解决山地建筑项目中的遇到的问题,提高其人居品质进行详细的
探讨,以便相关人士参考借鉴[2]。

参考文献
[1]戴怡明.丘陵地区的规划建设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000 (032):1-26.
[2]戴志中.现代山地建筑接地诠释[J].城市建筑,2006,000(008):20-24.
[3]胡钫.山地住区形态多元化设计初探[D].重庆大学,2004.
[4]陈亮.基于技术观的山地城市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2.
[5]乔雅倩.重归院落生活-现代山地住区院落空间的营造策略[D].重庆大学,20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