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0 可编辑可修改在线课堂项目介绍一、项目要求1、总体设计目标逼真地反映现场人物和景物,使摄像机与电视机在一条视线上,以达到视觉与语言信息交流的良好效果。
保证教室中摄像效果能达到清晰图像的目的,传送的图像包括人物、景象、教师板书、班班通教学画面等。
教室内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流通,保证设备散热。
应有防盗、消防等安全保障措施。
2、安装环境要求主讲教室和接收教室的环境对于获得满意的视觉和声音效果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设计良好的主讲教室和接收教室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还可以提供较好的临场感,提高互动教学的效果。
在线课堂主讲教室和接收教室的选址和布置由各中心学校负责,具体要求如下:3、教室要求教室应设置在远离外界嘈杂、喧哗的位置,尽量减少外来噪声干扰。
、教室安全从安全角度考虑,应有配套的防盗装置,电视机、摄像机等设备安装需要保障设备及下方学生安全。
、室内环境背景为了防止颜色对人物摄像产生的“夺光”及“反光”效应,故背景墙应具有均匀的浅颜色,通常多采用米色或灰色,以使摄像机镜头光圈设置合适。
而房间的其他三面墙壁、地板、天花板等均忌用黑或鲜艳色彩的饱和色,通常采用浅蓝色、浅灰色等。
每面墙都不适宜用复杂的图案画或挂复杂的画幅,以免摄像机移动或变焦时图像产生模糊现象。
总之,教室布置应庄重、朴素、大方。
课桌布置课桌布置采用扇形式。
为减少面部阴影,要求采用浅色桌面或桌布。
全向麦克风或无线麦放在讲台或课桌上方,以保障拾音质量。
放置在线课堂终端的讲桌位置必须有通风散热口,以保证设备运行时能及时散热。
照明条件灯光照度是保证远程教学画面效果的一个基本必要条件,建议室内应用人工冷光源避免自然光。
教室的门窗建议采用深色窗帘遮挡,保证监视器、电子白板的观看效果。
网络传输条件带宽要求:教室应预留校园网终端接口,保证中心校主讲教室的互联网接入带宽不低于10M,教学点接收教室的互联网接入带宽不低于4M。
组网模式:可参照“关于印发《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选用模式模板》的通知”省电教〔2012〕19号文件选择组网模式。
、供电条件保证教室供电的电压稳定、不断电,需配有多用电源接线板。
接地是供电系统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对音视频质量具有影响,应予以足够重视。
、场景条件保证教室具备除了华平系统设备之外的:班班通电脑外接电子白板投影仪、功放音响、常规多媒体讲台并且配备中控台等。
原则上学校本身具备相应设备的组合使用,不具备的需要新增建设。
二、上课模式1、主讲无生教室安装设备包括:跟踪摄像机、全向麦克风、音频阻抗线、电视机、在线课堂终端,安装要求如下:跟踪摄像机必须固定在教室中间顶上与电视位置相近,让老师看电视机的时候摄像机能够拍摄到老师的目光,并保障摄像机采集到教师的授课板书和动作;全向麦克风必须放置在讲台的中心位置,保证采集声音效果良好;电视机吊装在教室房顶,面向教师,距离黑板直线距离4米左右;在线课堂终端放入主控台,所有连接线不得外露;为了保证本教室教学环境,需要学校提供窗帘;连接班班通电脑的VGA和音频接口,采集其屏幕显示画面和声音资源。
班班通电脑的扬声器声音与全向麦声音一同接入到终端MCI in接口.主讲教室具有两个显示设备,其一置于多媒体讲台内作为一号屏进行相关操作使用主讲教室硬件示意图2、听课教室安装设备包括:高清摄像机、无线麦克风、在线课堂终端,安装要求如下:高清摄像机必须固定在教室正前方墙面上,要求在电视机旁边,高度在±米之间,保障摄像头采集为整个教室的学生画面;无线麦克风必须放在听课区讲桌的中心位置,与话筒保持一定距离,保证采集声音效果良好,并配备话筒防滚套以减少麦克风传递过程中的杂音;将在线课堂终端连接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电视机,通过电视机来输出在线课堂终端画面及声音。
听课教室显示画面为主讲教室跟踪摄像机画面与班班通电脑画面画中画模式显示,任课老师可根据需要进行大小切换及全屏显示等。
听课教室硬件示意图3、对接模式、一拖一模式一拖一上课模式是指:一个主讲教室与一个听课教室对接上课,上课前听课教室操作老师对系统设备进行声音、图像及网络进行测试无误,进入课堂,上课期间所有操作均由主讲教室任课老师完成操作,期间听课教室老师协助主讲教室任课老师维持课堂纪律,协助完成教学任务,结束教学任务退出课堂关闭设备。
任课老师在上课前10分钟对主讲教室系统设备进行调试,一切正常开始上课,上课主要涉及操作有:双方教室画面及班班通电脑广播、根据上课内容进行班班通电脑画面和摄像机画面切换以及正常的上课任务完成设备关闭。
、一拖二模式一拖二上课模式是指:一个主讲教室与两个听课教室对接上课,上课前听课教室操作老师对系统设备进行声音、图像及网络进行测试无误,进入课堂,上课期间所有操作均由主讲教室任课老师完成操作,期间听课教室老师协助主讲教室任课老师维持课堂纪律,协助完成教学任务,结束教学任务退出课堂关闭设备。
任课老师在上课前10分钟对主讲教室系统设备进行调试,一切正常开始上课,上课主要涉及操作有:全部教室画面及班班通电脑广播、根据上课内容进行班班通电脑画面和摄像机画面切换、根据上课情况进行两个听课教室互动互评切换以及正常的上课任务完成设备关闭。
、一拖多模式一拖多上课模式是指:一个主讲教室与三个以上(包括三个)听课教室对接上课,上课前听课教室操作老师对系统设备进行声音、图像及网络进行测试无误,进入课堂,上课期间所有操作均由主讲教室任课老师完成操作,期间听课教室老师协助主讲教室任课老师维持课堂纪律,协助完成教学任务,结束教学任务退出课堂关闭设备。
任课老师在上课前10分钟对主讲教室系统设备进行调试,一切正常开始上课,上课主要涉及操作有:全部教室画面及班班通电脑广播、根据上课内容进行班班通电脑画面和摄像机画面切换、根据上课情况进行各个听课教室互动互评切换以及正常的上课任务完成设备关闭。
注:由于主讲教室显示设备(电视机)大小限制,多于两个以上听课教室画面同时显示时任课老师无法清楚看到每个学生动作表情,另考虑到任课老师对多个教室纪律及课堂活动的驾驭能力,一般不进行一拖多上课模式。
三、行政支持项目概述:作为安徽省教育厅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农村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问题而首创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依托县区中心校等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学校,利用宽带互联网和视频实时互动,向偏远农村和薄弱学校的教学点进行在线互动教学模式,曾获得过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等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
我省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入手,从最困难的地方抓起,将中小学信息化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推进均衡发展尤其是城乡均衡发展上,将着力点首先放在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上,以教企共建共管的机制,积极开展中心校主讲课堂辐射教学点接收课堂的在线教学互动试验。
目前,省教育厅已在繁昌县、南陵县推广“在线课堂常态化教学”实验。
“在线课堂”在保证教学效果的情况下,解决了农村教学点缺师少教、课程开设不齐的难题,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1、宏观协调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农村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问题,安徽省教育厅在国家“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和“班班通”项目基础上,首创集课堂交互式多媒体教学、音视频实时传输和教研监管平台为一体的新型课堂教学系统——在线课堂。
该系统面向边远地区和教学薄弱区域的日常教学教研活动设计,将师资强校和教学点真正纳为一个整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点长期存在的缺师少教、课程无法开齐开足的问题。
2013年5月和9月,安徽省率先在繁昌、南陵两县展开在线课堂试点工作。
试点成效获得中央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赢得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从2013年5月份在线课堂在繁昌试点开始省教育厅金燕厅长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2、资金支持2012年9月,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把农村和边远地区作为重点优先保障,通过资源倾斜等方式,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学生的"数字差距"。
特别要为全国几万个教学点配备视频接收播放设备和优质资源,逐步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并以县为单位逐步开设同步课堂。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工作,2012年11月,教育部与财政部共同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3、政策支持在线课堂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
省教育厅成立在线课堂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厅长担任组长,厅基教处、电教馆、教科院、装备中心及相关企业作为成员单位。
其中,基教处负责在线课堂宏观规划指导工作;省电教馆负责在线课堂的技术规划、标准制定以及教师应用能力培训等工作;省教科院负责在线课堂教学指导和教研工作;省装备中心负责在线课堂设备的招标采购工作;相关企业配合省电教馆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以及保修期内的设备维护管理工作。
各市、有关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及指导下各司其责,共同完成该项工作。
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做好辖区内县(区)在线课堂的规划与指导工作;有关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在线课堂项目实施工作;学校为在线课堂的直接承担者,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负责利用在线课堂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3、媒体关注为落实2013年第15次部长专题办公会议精神,加大教育信息化宣传力度,教育部于10月24日至25日组织中央媒体采访团深入采访我省“在线课堂常态化教学”实验项目。
中央媒体采访团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9家媒体组成。
我省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入手,从最困难的地方抓起,将中小学信息化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推进均衡发展尤其是城乡均衡发展上,将着力点首先放在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上,以教企共建共管的机制,积极开展中心校主讲课堂辐射教学点接收课堂的在线教学互动试验。
目前,省教育厅已在繁昌县、南陵县推广“在线课堂常态化教学”实验。
“在线课堂”在保证教学效果的情况下,解决了农村教学点缺师少教、课程开设不齐的难题,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使用规范1、专人负责要指定专人负责在线课堂所有相关事宜。
此人可以是在线课堂联系人本人或者是由他指定专门人员。
2、教室规范、教室灯光好的灯光效果能使在线课堂的逼真度和清晰度大大提高。
应该采用人工冷光源,避免采用自然光源,所有窗户都用深色窗帘遮挡。
电视机、投影幕附近不用光源,确保在线课堂桌周围有充足光线。
人面对摄像机镜头,脸上和身体正面要有充足的光线;人的背后不能有窗外透过的或者其它较强光线。
对于灯光效果不满足要求的教室要尽快改造灯光。
、声音规范召开在线课堂时,课堂要保持安静,不能有其它设备发出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