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第一单元 走进信息社会 ——信息与信息技术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特征。

初步了解各种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及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能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 学习中的用途,经历信息收集 与交流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 影响,了解与信息技术有关的 伦理、文化、社会问题。

对使用新技术有正确的认识。

【课时安排】活动 1 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一、教材分析本活动任务是:调查周围的人群,了解他们在日常 工作、生活中最需要哪些信息,最 关注哪些信息, 这些信息对他们有什么用,以及他们通过什么途径 和方法获得这些信息。

要 完成这个活动,首先要确定调查对象,其次是通过访谈收集信息,最后是成果展示与交流。

为此,教材围绕这三个活动步骤设计了以下三个部分的活动内容:第一部分是确定调查对象。

学生可两人组成一个小组,将各自要调查的对象确定为对 方所熟悉的人,如对方的同学或亲朋好友。

第二部分是采访,了解调查对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信息需求。

通过调查学生可体 会到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不同的人对信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第三部分是在班级内介绍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汇总,并讨论信息所具有的特征。

通过本活动的学习,学生可了解信息和信息的特征,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并体验到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特征。

备注 内容课时 活动 1 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 1 活动 2 探究信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2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二、课时安排1 课时三、【教学准备】新课导入所需要的歌曲和图片,如周杰伦演唱的“蜗牛”音频资料、“湖南地图”图片资料。

几种访谈表的样例。

【教学过程安排】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1.教师播放歌曲、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1)同学们听到了什么?(2)同学们看到了什么?2.教师归纳:同学们听到、看到的都是信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里。

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我1.听歌曲、看图片,并回答问题。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 让学备注确定调查对象1.组织学生分组:两人为一组。

2.让学生在两人小组内交流,选择对方所熟悉的 2 个人作为自己的调查对象,以便于下一活动步骤的顺分组,确定各自的调查对象。

激发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活动。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收集信息1.出示几种访谈表的样例,或请学生看教材上的调查表样例和学习单。

2.组织各小组进行相互访谈,通过采访小组同学,了解对方身边人的信息需求。

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也可在课前要求学1.收集信息。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访谈,并填写相关学习单。

1. 将收集信息的活动放在课堂上完成,让学生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展示交流总结延伸1.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收集到的信息,并请一位或几位同学按调查对象的职业和身份,汇总班级同学收集到的信息。

2. 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相关学习单:(1)对某些人特别重要的信息,对其他人是否也同样重要?(2)人们需要的信息中,哪些信息容易过时,需要随时更新?(3)从同学们的介绍中,你获得了哪些新的信息?(4)信息有哪些作用和功能?..1、交流并整理、汇总大家收集到的信息。

2.交流、讨论问题。

3. 填写相关学习单。

1.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的意识。

2. 巩固调查成果,梳理知识和拓展应用。

活动 2 探究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备注编写时间:执行时间:总序:4一、教材分析要完成本单元的任务——探究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首先要通过调查、查阅书刊、访问因特网等途径收集信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其次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最后是对比、分析不同年代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差异,总结、归纳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为此,本活动设计了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多途径收集信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到:对收集到的资料需要进行评价和筛选。

第二部分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加工,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小组的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是结合前面活动收集到的信息,在班级内展开交流、讨论。

通过本活动的学习,学生将经历调查、讨论、探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自主探究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对人们工作、生活影响的相关知识,从而能正确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各种信息技术。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及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能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解各种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个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准备】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各种学习单样例。

【教学过程安排】第 1 课时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新课引入1. 提问:请同学们沿着箭头的方向观察下面的图片。

图中的物品有什么变化?各图分别反映了什么信息?2. 归纳并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以上图片展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呢?3. 提出本次活动的任务:探究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1.观察图片,分组讨论各自的发现,发表自己的见解。

2. 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

1. 通过让学生交流、讨论图片所反映的信息引入活动,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

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1.布置任务一的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搜索、书刊查阅等方式,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2)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考虑资料的适用性、准确性、时效性。

(3)各组要将组员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归纳好。

2.让各组收集并整理信息。

3. 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的信息,最后教师归纳:(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采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利用等的技术和方法。

(2)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的发展。

1.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信息。

2. 小组成员一起整理、归纳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3.交流。

1. 明确探究任务。

2.通过收集信息,了解各种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3. 体验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评价和筛选的必要性。

4. 通过交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 2 课时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1. 承接上一课的内容:上节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了不同的研究对象,确定了从哪些角度来研究信息技术对人 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2. 引出任务: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完成任务二:研究信息技 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通过复习明确本节 课的任务。

开门见山,提出任务。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1. 组织学生以小组单位通过各种途径(如上网搜索、查询书刊)收集信息,并填写教材学习单。

2. 组织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得出结论。

(还可以请学生打开教材配套光盘中“教学资源”/“活动素材”里的“信息技术对农民工作影响的案 例.doc ”和“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案例.doc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3. 要求各组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小组的研究结论。

1. 收集资。

2. 小组讨论并填写教材学习单。

3. 各组整、归纳总结、分析信息,得出自己的结论,填写教材学习单。

1.让学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多种工具来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展示交流总结延伸1. 组织各小组在班级内交流研究结论。

2. 组织全班思考、交流以下问题:(1)信息技术给 人们的生 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哪些消极影响?(2) 信息技术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的原因是什么?该如 何避免信息技术的消极影响?(还可以请学生打开教材1.交流、讨论。

1. 通过头脑风暴,巩固调查成果,梳理知识和拓展应用。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教学意展示交流总结延伸配套光盘中“教学资源”/“活动素材”里的“信息技术给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影响.doc”,结合该文章回答以上问题。

)(3)作为一名中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信息社会公民?(还可以请学生打开教材配套光盘中“教学资源”/“活动素材”里的“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doc”,结合该文章回答以上问。

)3.结束语:(1)未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谁也无法想象。

信息技术会发展到什么样子,我们也无法预知。

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发展,未来社会的信息技术也会更加先进。

(2)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今天的学习时光,长大后,你们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2.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第一单元教学后记目标评价内容知识与技能是否了解信息的特征。

是否了解各种信息技术。

是否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是否能在收集信息前,分析信息的可能来源,形成获取信息的计划。

能否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获取信息。

能否为收集到的信息建立分类文件夹。

过程与方法能否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能否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能否经历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有意义信息的过程。

能否通过归纳、分析、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得出合理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否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能否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是否通过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个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购置计算机——认识计算机编写时间:执行时间:总序:6【教学目标】认识一些主要的计算机硬件。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认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了解计算机内的信息表示。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能独立地完成主机与各外部设备的连接。

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并独立安装软件.尊重软件的版权,自觉使用正版软件。

能主动关心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喜欢接触新知识和新技术。

【课时安排】活动 1选购计算机内容课时活动 1 选购计算机2活动 2 安装计算机2一、教材分析要完成本活动的任务——选购计算机,首先需要对计算机市场行情及硬件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