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明文答题思路和答案模式

说明文答题思路和答案模式

说明文阅读知识与考点
考点聚焦
1、把握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
2、对说明方法的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8、阅读分析与探究:
(1)阅读链接材料,获取信息谈感受。

(2)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3)结合实际谈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

(5)拓展延伸,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作解释。

(6)对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拟写标语,建议广告等。

知识链接
一、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向人们介绍事物或说明事理的文章。

二、说明文的分类
1、从说明对象角度,可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
2、从语言角度,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三、说明对象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四、说明对象的特征
事物的特征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把握特征的方法如下:
1、抓文章的中心句及关键性词语。

作者为了要在文中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把有关事物特征的句子放在文中最显著的位置。

2、文中没有明显交代事物的特征的,需要逐层,逐段加以归纳概括,提炼事物的特征。

五、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的顺序。

一般运用时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外到内,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整体到局部等依次说明,方位词是标志语。

如介绍建筑物、园林等相对静止的事物。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的说明顺序。

主要有以下七种:
(1)从现象到本质。

(2)从结果到原因。

(3)从特点到用途。

(4)从整体到局部。

(5)从概括到具体。

(6)从主要到次要。

(7)从一般到个别。

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首先、其次”、“总之……”。

六、说明文的基本结构
1、说明事物按空间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外到内,或由整体到局部,多采用并列式结构。

2、说明事物发展过程、工作程序,以时间为序,多采用前后相互承接(连贯式)结构。

3、采用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多采用递进式结构。

4、总分式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

多用于逻辑顺序的说明文。

七、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1)分类别:这是一种把说明对象按类分项(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逐一说明的方法。

(2)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

(3)作比较:即选用具体的或人们熟知的,并且和要说明的事物有着某种外部的或内在联系的事物与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或用数字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一种方法。

(4)下定义:即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被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做周全周密的规定的说明。

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并揭示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属性。

(5)举例子:即举出实物来说明事物。

(6)打比方:即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

(7)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8)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或特性。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下定义即用简明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属性作概括性判断;作诠释只是对事物的部分属性作注释性说明。

一般来说,“是”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下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作诠释。

(9)画图表:这是一种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和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

(10)引资料:引用名言警句或者典籍、故事等来说明事物。

2、说明方法的作用
八、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的最基本特征。

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可以以平实见长,也可以以生动活泼见长。

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类:
(1)指代性词语:“这”“这些”“这样”“这种”“这类”等。

(2)表估计:“大约”“左右”“估计”“大概”“至少”等。

(3)表猜测:“可能”“也许”“据推测”
(4)表修饰限制:“之一”“一般”“经常”“目前”“至今”“主要”“只”(只要、只有)“总”。

(5)表程度范围:“最”“很”“几乎”等。

(6)表依据来源:“据说”“研究表明”“据……推测”等。

八、阅读分析与探究
1、不要脱离文本,要以准确理解文本含义为基础。

2、要根据文本的表达去感悟理解,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倾向。

3、要从原文主旨出发联系现实,视角独到,对待问题看法要与原文的主旨相符。

4、表达的语言必须准确而流畅。

5、鼓励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意识、探究精神。

难点梳理
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现代文中共有五种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现代文根据主要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记叙、说明文和议论文。

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区别,可以从主要内容、表达方式和写作意图等三方面区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