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尔多_西扎作品中的流动与统一

阿尔多_西扎作品中的流动与统一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2320040202阿尔多・西扎作品中的流动与统一收稿日期:2009203230作者简介:梁宇鸣(19802),女,助教,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建筑系,湖北武汉 430083原菊蒲(19812),女,硕士,讲师,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武汉 430083梁宇鸣 原菊蒲摘 要:指出阿尔多・西扎(Alvaro Siza )是葡萄牙最著名的建筑师,他的主要特征是重视文脉,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介绍了西扎建筑思想的形成环境,并从建筑形式与功能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建筑光的运用两方面介绍了他的作品,展示了他所设计的简单、平实外表下,包裹着的极其复杂的建筑空间。

关键词:文脉,环境,统一,本土性中图分类号:TU 286文献标识码:A 阿尔多・西扎1933年生于葡萄牙马托西纽什,是当今数得着的优秀建筑师之一,也是现在最有名的葡萄牙建筑师。

他获得过密斯・范・德罗奖(1988年),普莱茨克奖(1992年),Praemium Im 2periale 奖等世界顶级的建筑大奖。

他的作品贯穿着葡萄牙建筑史上的重要时期,并且一直在葡萄牙的建筑舞台上担当着重要角色。

1 西扎建筑思想形成的要素西扎的建筑很重视文脉,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以及空间的变化、目光的利用等等。

他善于将现代主义和对实际方案的直接考虑进行极具个人主义的结合。

在西扎的建筑作品与创作思想中,文脉的概念是广义的,它不但指当地的地形和周围景观,还包括当地的技术条件和经济能力。

西扎关于文脉的观念的形成与他所处的葡萄牙特别的历史环境有很大关系。

他所生长的年代正是葡萄牙法西斯统治的时期。

葡萄牙长期以来都是欧洲经济较落后的一个国家,但经过康乃馨革命后,从1975年起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经济状况开始好转,西扎也由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走向了世界。

西扎长年在葡萄牙工作,设计了大量的建筑作品,这些作品分别建造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因此建造条件是极不相同的,所以他的建筑深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西扎前期的建筑多带有浓重的“本土性”的影子。

如果说西扎的将建筑与环境紧密联系使之融为一体的做法是属于前期的单一手法的话,那么运用多种的、成熟的手法于建筑同环境的统一上就显露出了他后期的成熟。

当然西扎的建筑语言的发展和走上成熟还是和葡萄牙现代建筑艺术运动戏剧性的“发展”时期对应着,由于在后期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潮流,他认为必须参加有关现代化和城市意识的争论,他不再把自己禁闭在本国这样一个小环境里。

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间,从波尔图到中国澳门,从柏林的建筑群到威尼斯的最新住宅区,从葡萄牙波尔图建筑学院到西班牙圣地亚哥当代艺术博物馆,他四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意想不到的新思想和新发现。

他试图摆脱“地方性”的束缚,并希望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表现自己的建筑艺术及思想;他竭力争取达到诗的意境与不同主张的争论之间的妥协,竭力用新潮的简朴要求来反对后现代派的科技随意性。

西扎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受三个人的影响。

他的建筑思想成型于20世纪50年代,也是葡萄牙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人们被现代主义、历史传统与地方文化影响着,关注与研究的是自然与空间的关系。

那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柯布西耶和阿尔托式的建筑。

西扎早期的作品如上述的博阿・诺瓦餐厅与茶室等建筑就是这种地方主义的典型作品。

尤其是西扎的住宅建筑,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到柯布西耶的影子。

“外部轮廓简单,内部构造复杂”是柯布与西扎的建筑具有的相同特征。

在工作态度和方法方面,给西扎最直接的影响当数阿尔瓦・阿尔托。

还有一位对西扎影响深远的人就是费尔南多・塔沃拉———西诗文、书画与工艺结合的装修形式,以及各式门窗棂格、装饰纹样;属于第二层面的,庭院式布局的空间韵律、自然与建筑互补的环境设计,诗情画意、充满人文精神的造园艺术,形、数、色、方位的表象与隐喻的象征手法;属于第三层面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注重环境效应的“风水”思想,阴阳对立、互动、相应的哲学思维和“身、心、气”合一的养生观等等。

它们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深邃的哲理和智慧。

地方主义对于现代的价值还需我们在新建筑的创作中去发掘,去感知。

我们学习柯利亚的作品,研究他的创作思想,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寻求地方主义的现代价值成为我们创作的一个永恒话题。

参考文献:[1] 王 辉.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利亚[J ].世界建筑,1990(6):68272.[2] 邹得侬,刘少红,赵建波.中国地域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J ].建筑学报,2002(5):427.[3] 邹晨亮.浅谈批判的地域主义及思辩[J ].山西建筑,2008,34(3):34235.Discussion on the modern value of localismT ONG Yi 2ping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meaning of localism ,by studying the works of Indian architect ,Charles Corres ,whose creative idea was studied and discussed ,and contacting with status of architecture in China ,it pointed out that tradition would be understood not only from style ,but also from the depth of culture ,so as to continue the aesthetic val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K ey w ords :localism ,architectural culture ,convergence ,modern value・04・第35卷第23期2009年8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 Vol.35No.23Aug. 2009 扎的老师,他的思想对西扎有直接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葡萄牙建筑状况混乱,18,19世纪流传下来的巴罗克建筑形式,30年代传入的现代建筑思潮等等各居其位。

塔沃拉在50年代是一位杰出人物,他不仅拒绝功能主义的形式和结构模式的布局,还亲临其境地考察建筑周围现状,并学习用人民的艺术来从事建筑,给人做出了实用主义和含蓄的自持简朴的榜样,这些精神都影响到西扎。

从欧洲许多评论家在之前曾将西扎列入“地方性”的建筑师行列即可窥豹一斑。

2 西扎作品的特征及表现西扎相信游历,相信对空间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场所的直接体验。

这些也是建筑师无可替代的职业手段。

在西扎的不同设计中,有一个不变的设计方向出现,即积极的向使真实空间活跃起来的非凡现象敞开。

这些现象在西扎那里被当作真正的构筑要素。

从西扎的第一批设计开始人们就难以在风格倾向上把他列入世界上的哪一个建筑艺术流派,虽然他一直不断地表示称赞和欣赏那些在风格上各不相同的建筑师,但别人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总会受到一些不同地方的理解和相异问题的支配,尤其会受到建筑师个性的主宰,所以无法简单地显示出西扎所受影响的延续性。

也正因为这样,虽然明知西扎的某个作品产生于某一时期,但是评论家仍然难以决定把它划归哪一时期或者哪一个派别。

在西扎眼中,形式是真正的直接感觉的创作果实。

而直接感觉就意味着摒弃一切既有成果,使得作任何探究风格或试图寻找任何逻辑联系的努力成为毫无意义的行为。

西扎善于利用事物本源进行创造,他的这种创造力以及对建筑中诸如空间与使用、与基地的关系、材料与细部、光线等问题的思考,使他的建筑成为了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

他所做的就是用建筑自身来解释建筑。

西扎非常强调设计最初的直觉。

他认为在构思形成初期,一种与过去的经验和记忆相关联的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这就是建筑师的修养。

他相信灵感不会从天而降,而是有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积累,是在有意无意之间产生的。

建筑师的每一次设计经验都应当被积累并被结合到下一个设计的过程中去,慢慢传承。

但是他的设计也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和直接的分析推论,而像人脑是以曲线的、折线的,或更为复杂的方式活动着。

西扎的建筑往往外表简单、平实,却包裹着极其复杂的空间。

他的作品是以“一切都是流动的”这一理论为基础的,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连贯而动感的线条以及自由的空间。

从一个角度看西扎的建筑,你绝对想象不到另一些角度的模样;看到平面图形,你也很难推测出实际的空间效果。

谈到这一点,很多人都会联想起柯布西耶和他的朗香教堂。

西扎一贯认为,新房子的感觉不如旧房子的好。

最主要的原因除了可用空间的大小外,还因为新房子中形式和功能之间的显而易见的、线性的关系,这种关系让他感到不自在,不舒服。

“当你进入一所老房子时,你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整体性,这种感受是你即使看过上千张照片后也是无法想象的。

”西扎的建筑中就存在着这种空间上的不可名状的整体性。

即使是在你看过十几张或几十张照片与相关材料也不敢确认对于西扎的建筑空间完全掌握。

西扎的建筑空间是非几何的,动态的,多灭点、多视点透视的。

带有建筑评论动态的特征被西扎运用到观察空间、表现空间的方法中去。

西扎设计的复杂的建筑空间是由其界面的不确定性造成的。

与古典建筑以及经典的现代建筑空间不同,西扎建筑的空间在形态上是不甚完整的:曲线或斜线的墙体常常以貌似偶然和随意的曲率或角度出现在平面中。

葡萄牙马尔科・德・卡纳韦泽斯的教堂的室内主要采光墙面就是在倾斜的墙面上开出了三个大的洞口。

建筑的屋面和地面也常常是倾斜的、多层次的;有时连建筑室内、外的关系都是含糊不清、图底反转的。

在安东尼奥・卡洛斯・西扎住宅中,单层的建筑体量围绕着一个不规则的内庭院布置,这个庭院的大小与室内的房间没有多大差别,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没有屋顶的房间。

一道长墙斜向贯穿整个建筑,山墙变为建筑的外墙,然后钻进室内,跨过庭院,最终又钻出室外成为院墙。

这更使得该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界线闪烁不定。

在这里,空间界面更加不确定,庭院作为外部充当着真正的内部。

人的行进路线的组织也是西扎建筑空间复杂性的表现之一。

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坡道的运用使运动的人与所在的空间产生动态的关系,视线的转折和遮挡常带给观者以惊喜和期待。

这从西班牙圣地亚哥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周围环境的处理中也可得以见证。

加利西亚博物馆入口处一条坡道联系着博物馆与户外花园。

入口空间处理成为通透的博物馆与周围环境及建筑物流动相连。

西扎的建筑外表简单,内部复杂,还有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对光的应用,尤其是低窗的使用,这些手法反映了他在考虑内部空间时同样注重对于建筑文脉及周围环境。

比如西扎的马尔科・德・卡纳韦泽斯的教堂,一个由西扎设计的朴素的白色建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