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人类诞生的标志是()A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B 直立行走C 采摘果实D 攀拉树枝2、恩格斯说:“磨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下列已会人工取火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蓝田人D 山顶洞人3、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共同发挥了作用。
从下列选项中,挑出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①自然条件的作用②劳动的作用③直立行走④饮食习惯的变化⑤古猿特有的体质()A ①②③B ①②④⑤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⑤4、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A 东亚地区B 南亚地区C 北非地区D 西亚地区5、华夏族的人文始祖是()A 嫘祖B 皇帝C 炎帝和黄帝D 蚩尤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A 商纣B 禹C 启D 周文王7、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 大盂鼎B 带枷铜俑C 司母戊大方鼎D 四羊方尊8、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来源于下列哪一国的太阳历()A 古埃及B 古印度C 古罗马D 古希腊9、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A 古代美洲人B 古代印度人C 古代埃及人D 古代阿拉伯人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开始于()A 战国B 商朝C 夏朝D 春秋11、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①村落的产生②火的利用③文字的发明④国家的产生()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12、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A 爱琴文明B 雅典文明C 斯巴达文明D 罗马文明13、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A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B 在中世纪,欧洲的思想和文化教育基本上为基督教及其教会所垄断C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指封臣和封君之间没有互有义务的封建主从关系D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成为西方近代科学的源头14、《诗经》中所唱的诗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A 宗法制 B 礼乐制度 C 分封制 D 世袭制15、“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A 宋襄公B 晋文公C 秦穆公D 齐桓公16、下列哪一派的思想从西汉时期开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A 道家B 墨家C 儒家D 法家17、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三国是指()A 魏吴汉B 魏蜀吴C 曹孙刘D 魏晋吴18、“贞观遗风”指的是哪位皇帝在位统治的历史时期是()A 唐太宗B 武则天 C唐玄宗 D 唐中宗19、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 司马迁的《史记》B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C 班昭的《后汉书》D 班固的《汉书》20、沟通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是()A 陶瓷之路B 丝绸之路C 新海上丝绸之路D 新丝绸之路21、两宋时期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区域是()A 黄河流域B 长江上流域C 珠江流域D 长江中下游流域22、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的中国古代戏剧家是()A 曹雪芹B 关汉卿C 罗贯中D 施耐庵23、《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社会状况?()A 秦朝B 唐朝C 北宋D 元朝24、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A 地方军阀割据B 南北政权对峙C 民族政权并立D 战乱长期不息25、自东汉三国以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至两宋时期完成。
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有很多,下列最恰当的选项是()①北方频繁战乱破坏经济,南方相对和平促进经济发展;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③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⑤南方政权的建立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⑥三国前南方的经济实力吸引了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
A 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②③26、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中秋节C 清明节D 儿童节27、南宋的都城临安指的是现在的()A 大都B 泉州C 广州D 杭州28、你对传说故事和考古学家的发掘证实之间的联系的理解是()①传说故事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②传说故事浓缩地反映了文明起源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动和无数先民们的创造和发明;③传说故事中的历史事实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印证;④传说故事和考古发掘都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2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 饺子B 交子C 刘家功夫针D 银票30、下列属于古代中国一统时期的封建王朝有()①秦汉②三国③西晋④东晋⑤南朝⑥北朝⑦隋唐⑧北宋⑨南宋⑩元A ①②③⑥⑦⑩B ①⑦⑧⑨⑩C ①②⑩D ①③⑦⑩二、非选择题(共70分)(一)我一定行!(8分)31、依照所学知识,将下列两组内容进行合理连线:古代埃及青铜文明古代巴比伦金字塔古代中国摩亨佐·达罗城古代印度空中花园32、以下诗句分别咏颂了哪种花?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兰叶如碧玉珍珠露,花洁如雪金剪裁竹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菊(二)生活的镜子33、阅读下面的材料(8分)材料一:“要爱自己的仇敌,不要同恶人作对。
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再把左脸送给他打;有人抢你的外衣,你就再把内衣送给他拿去。
”材料二:“人生一切的苦恼,其根源在于人有欲望;要消除痛苦,必须修行,消灭一切欲望。
”材料三:“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
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
他没有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
”请回答: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三大宗教,请写出它们的创始人和教义经典。
3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长期过程中,各民族的融合从来没有停止过。
但是,“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征服了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生产关系落后的少数民族在和汉族人民的不断交往中,很快被汉族的高度文明所征服。
他们在和汉族人民相处中,发展了经济,交流了文化,逐渐与汉族融合,形成了我们今天人口繁衍的中华民族。
请你仔细翻阅课文,同时回想你丰富的课外知识,举出不少于6件民族融合的实例。
(6分)(三)挑战无限——拓展探究35、毛泽东的名词《泌园春·雪》摘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名词中涉及到的中国古代帝王有哪几个?(5分)(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帝王,简要评价他的功与过(7分)36、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强盛;唐朝再次实现大一统,走向中兴;今天实践“三个代表”,改革开放,中国正走向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公元前356年以“立木取信”开始使秦国强盛起来的改革是什么变法?这一典故对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3分)(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唐太宗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4分)(3)请写出“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
(3分)(四)脑力冲击37、在某一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思考关于京杭大运河的问题,并出示了大运河图,引用了相关的资料。
(见下)材料一:京杭大运河图材料二:据史书记载,隋炀帝先后征发了百余万人,开凿通济渠,百余万人开凿永济渠,十余万人开凿邗沟。
运河通航后,隋炀帝又下令建造高大、华丽的“龙舟”,率数千艘大小船只“南巡”,护卫的士兵和拉船的民工多达几十万人,沿途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民力大费。
材料三: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说:“隋炀帝动用那么多的民力,开凿大运河,罪孽深重。
但假如没有大运河,南北运输靠什么呢?”材料四:新华网8月16日电(邢静、王文化)近来,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辛堤村附近京杭大运河边引来不少人驻足观望,因为河里有黑色似鱼似龟的东西“游动”,像是“怪兽”。
但近日经捕捞后发现,所谓“怪兽”不过是些泛起的污泥,因为污染较重,有化学成分在泥里起反应,使它看起来像在游动。
环保部门指出,这虽不是什么“怪兽”,但这么严重的污染也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了。
材料五:最近几年,经国家多次投入巨资整治,京杭大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
如今,每年仅江苏北段的货物运输量就近一亿吨,相当于3条铁路的运输量。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江苏省就开始利用京杭大运河向北调水。
当前世人瞩目的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其东线工程就利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北送的主要渠道。
(1)请你根据上述几则材料回答问题:①历史上对隋炀帝组织开凿大运河,利弊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你是怎么看待的?(10分)②如果让你现在坐船能从杭州到北京吗?为什么?(3 分)③你对杭州大运河有什么建议?(3分)(提示:同学们可以从这些角度去思考,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对古代人民和后世的影响、生态、环境或……)材料六:漂浮的文明之东线当一种文明和另外一种文明相遇,当一种文化观念和另外一种文化观念碰撞,会有怎样的结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京杭大运河的相遇,是现代人的文明和古代运河文明的相遇。
单纯追寻大运河两岸繁多的文物古迹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运河本身才是最为重要的文物——按照北京大学景观规划研究院院长俞孔坚的说法,这是中国最为宏大的遗产廊道、生态廊道、休闲廊道和运输廊道,它超越了文物的范畴……(2)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实施条例》,国家文物局决定面向海内外,举办“中国文物保护标志征集大赛”,确立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第一个标志。
请你设计一枚京杭大运河文物保护标志参加比赛。
(10分)标志设计要求:①标志应主题鲜明,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大运河文明的深厚底蕴以及中国文物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强调保护文物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②标志设计应紧扣主题,构思深刻巧妙,内涵丰富,形象简洁,个性鲜明,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时代气息。
二00四学年第一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评(答卷)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1 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二、非选择题(共70分)(一)我一定行!(8分)31、依照所学知识,将下列两组内容进行合理连线:古代埃及青铜文明古代巴比伦金字塔古代中国摩亨佐·达罗城古代印度空中花园32、以下诗句分别咏颂了哪种花?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兰叶如碧玉珍珠露,花洁如雪金剪裁菊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竹33、(8分)答:34、民族融合的实例(6分)答:35、(1)(5分)答:(2)(7分)答:36、(1)(3 分)答:(2)(4分)答:(3)(3分)37、(1)请你根据上述几则材料回答问题:①(10分)答:②(3分)答:③(3分)答:(2)(10分)文物保护标志二00四学年第一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评(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 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争议 D C D C B C A B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A C C D C B B A B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B D C B D D A二、非选择题(共70分)(一)我一定行!(8分)31、依照所学知识,将下列两组内容进行合理连线:古代埃及青铜文明古代巴比伦金字塔古代中国摩亨佐·达罗城古代印度空中花园32、以下诗句分别咏颂了哪种花?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兰叶如碧玉珍珠露,花洁如雪金剪裁竹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菊33、佛教乔达摩·悉达多基督教耶酥《圣经》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古兰经》34、下列属于民族大融合的史实有(只要能答出6点即可,每点1分)①春秋时期在少数民族袭扰中原和中原霸主的“攘夷”斗争中,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各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