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被统治阶级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封建幕府统治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名义首脑、无实权 掌握实权 部分大名从事工商 业,不满幕府统治 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幕 府
生活日益贫困,不 断进行反抗斗争
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封建幕府统治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材料1:现在的三井家,在江户有三座大店铺,雇佣 着一千多名伙计。据说每天的生意,要做到黄金二 千两以上,才算好生意。黄金二千两,也就是白米 五千袋。五千个农民一整年的辛苦耕种,才能缴上 贡米五千袋……此外,三井家还有许多田地,租米 收入每年多达黄金二万两……江户以外,三井家在 大阪……等地方都有分店;此外还有分布在各藩的 经销店…… --《世事见闻录》 材料2: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惊惧。 (3)日本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和发展。 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封建幕府统治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材料3: 一、除特许船只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 二、除特许船只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如 有偷渡者,应处死罪,偷渡船及船主,一并扣留。 五、发现耶稣教教士者,应予以褒赏。告发人之功 绩优良者,赏银百枚。其他告发人,依其忠行情节, 酌量褒赏。 十五、五处之商人限于7月20日以前抵达长崎。迟到 者不列入分配额中。 ----译文据中川清次郎著《西力东渐本末》,1943 年版,第196-198页 (4)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5、倒幕运动 (1)原因:
尊王攘夷运动失败之后,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 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 治。
(2)领导 高杉晋作及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 西乡隆盛 (3)根据地
西南强藩:长州、萨摩、土佐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5、倒幕运动 (4)群众基础:
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为倒幕运动奠定基础。
资 义 生 产 关 系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结论: 有些从事工商业 大名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 萌芽的产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 经济状况恶化 武士 不满情绪增强 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 生活日益贫困 的变化。 农民、城市 进行反抗斗争
平民 新兴地主、 商人
经济实力增强, 政治权利较少
将军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2、黑船事件 (1)概况: 1853年美国,佩里、浦贺港 (外交、贸易) (2)结局: 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 内容: 开放(下田/箱馆)、领事(下田) 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地位: 日本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影响: 被迫开国,英、俄、荷、法接踵而至 领事裁判权、租界、议定关税和片面 最惠国待遇
日本明治维新
【课程标准】 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 化道路的多样性 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封建幕府统治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1)德川幕府统治的建立
1192年到1867年, 日本进入 “幕 府政治”时期 (军事封建统治) 1603—1867年是 德川幕府。
B
D
3.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 约》,该条约( ) A.缓和了日本与列强的关系 B.扼制了列强对日本的侵略 C.打开了闭关锁国的日本大门 D.推迟了日本半殖民地化进程 4.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下,为日本明治维新奠 定基础的因素不包括( ) A.原材料的大量出口使生产和经营形式不断改 进 B.一些有识之士购买机器,建立工厂 C.部分大名改革自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西方商品大量倾销日本,黄金外流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4、“尊王攘夷” (1)原因:
日本民族危机加剧;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和对内 镇压政策引起许多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不满。
(2)标志: 1860年刺杀幕府实权井伊直弼。 (3)口号: “尊王攘夷” 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中心是 攘夷,为攘夷而尊王。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4、“尊王攘夷” (4)基础: 中下级武士、部分大名、富农、工场主、 商人、新兴地主等,称为尊攘派。
(3)前提
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成立明治政府。
1.观察右图,通过图中人物的装束和姓氏,他最有可 能是( ) A.日本天皇 B.幕府将军 C.著名武士 D.普通农民 2.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这样写道:“武士中不论大 小,一般都是贫困……穷武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 来的武器……至于家中其他贵重物品,更是毫不介意地 随手变卖。”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日本武士日益贫穷,经济地位下降 B.封建的等级制度遭到冲击 C.幕府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D.武士仍是幕府坚实的统治基础
“ 尊 王 攘 夷 ” 运 动
2直接原因: 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3开始标志: 1860刺杀井伊直弼 “尊王攘夷”。中心是“攘夷”,为 4口号(任务): “攘夷”而尊王 中下级武士(主体,攘夷派) 5参与者: 部分大名、富农、工场主和商人 6活动手段: 刺杀、袭击、“奇兵队”的武装斗 争 7结 果: 1863年失败 8局 限: 对幕府抱有幻想;盲目“攘夷”, 没有明确提出倒幕
请结合课本内容从原因、内容、影响三方面比较一下日 本的闭关锁国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 相同: 内容
影响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落后于世界潮流
不同: 原因 清朝: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日本:为了防止外部侵略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封建幕府统治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材料4:将军家齐及世子家庆的奢侈生活已达极 点,……制作糕点时,每日耗费砂糖千斤。家齐 父子拥有900名侍俾。 材料5:据统计,从1804年到1843年的40多年中, 共发生了320多次农民起义。
京,成立明治政府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内忧
政治上:实行幕藩等级制度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日趋尖锐。 经济上:幕府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 义发展。 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
(2)外患
1853黑船事件,日本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民族危机加深,导致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
将军掌握实权,政府设在 江户(东京)
将军:政治上掌 握实权,经济上 是最大的封建主
天皇为名义上国家元首, 朝廷设京都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不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1、封建幕府统治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2)幕藩等级制度森严
名义首脑、无实权 掌握实权 藩主,全国各地200多, 实际上是封建分裂割据 将军、大名的家兵,幕府 的统治基础 统 治 阶 级
阅读课文回答: 戊辰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目 的、主要战役及结果。 1、根本原因: 幕府虽然“大政奉还”,但仍控制国家政权
2、直接原因:1868年倒幕派以天皇名义废除幕府统
治,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命令幕府 将军“辞官纳地”
3、目
的:彻底打倒幕府,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
4、主要战役: 鸟羽战役、伏见战役 5、结 果: 倒幕派胜利。推翻幕府统治,迁都东
1863年8月,幕府在京都发动政变,尊攘派被赶 出京都,长州藩屈服,尊王攘夷运动失败。
“尊王攘夷”反映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资 产阶级力量弱小。因此,中下级武士在当时的历史 条件下,为寻求反幕府的理论根据,只能树起比幕 府地位高而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权威即天皇的权 威。
1根
源: 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结论一:日本的等 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经营手 工工厂的富裕农民和商人。
结论二:幕府重农 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 本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发展。
江户时代的手工工厂
闭关锁国
结论三:幕府的 闭关政策使日本逐渐 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 趋势。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
行贸易的唯一地点——长 崎出岛。
在对外政策 上,幕府实行闭关 锁国策,禁止日本 人出海,只允许 荷兰等少数国家的 商船在指定的地点 从事有限的贸易。
(5)大政奉还: 1867年,幕府为了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保住 实际权利,采取以退为进策略,假意向朝廷提出 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 (6)戊辰战争: ①原因:大政奉还后,幕府实际上仍控制着国家 大权。为了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必须推翻幕府。
倒幕运动
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 1原 因: 识到:单纯“攘夷”是不行的,只有 倒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 2倒幕派 高杉晋作及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 领袖: 西乡隆盛(称为维新三杰) 3根据地: 西南强藩(长州、萨摩等) 长州、萨摩、土左、肥前等西南诸藩联合 开始: 大政奉还(原因?) 4过程 发展: 戊辰战争 高潮: 推翻幕府统治,成立明治政府,为明治 5结 果: 维新奠定基础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5、倒幕运动 (6)戊辰战争: ②经过:1868年1月,鸟羽、伏见战役,新政府 军在西乡隆盛指挥下对幕府军队取得决定性胜利。 1868年4月,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投降。 ③结果:日本进入明治时期 1868年,江户改名东京,新政府宣布改元“明 治”。1869年,明治政府正式迁都东京。
幕府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人民的反抗不断。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封建幕府统治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材料6:“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贫困,尤其是 那些俸禄低微的武士,更是困苦之极,甚至于出 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
中下层武士处境恶化, 产生反抗思想。
幕府统治根基开始动摇
大盐平八郎
在经济上,土地归将军、藩主等领主所有, 农民承担沉重的租税负担。据《世事见闻录》 (1816年)记载,贫苦的农民连“吃杂粮度日, 都成为不可能”,他们“衣不蔽体,饥寒交迫, 住的地方更是墙塌壁倒,破陋不堪”,甚至被 迫出卖自己的亲生骨肉。统治者公开声称: “让农民不死不活地活着,是政治的秘诀。” 甚至告诫农民:“随便将萝卜叶、豇(jiāng) 豆叶、大豆叶等扔掉,就太浪费了。这些东西 掺上些杂粮煮着吃,味道是很鲜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