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八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人民版选修1)

专题八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人民版选修1)


资 义 生 产 关 系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结论: 有些从事工商业 大名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 萌芽的产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 经济状况恶化 武士 不满情绪增强 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 生活日益贫困 的变化。 农民、城市 进行反抗斗争
平民 新兴地主、 商人
经济实力增强, 政治权利较少
结论一:日本的等 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经营手 工工厂的富裕农民和商人。
结论二:幕府重农 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
江户时代的手工工厂
闭关锁国
结论三:幕府的 闭关政策使日本逐渐 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 趋势。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
行贸易的唯一地点——长 崎出岛。
在对外政策 上,幕府实行闭关 锁国策,禁止日本 人出海,只允许 荷兰等少数国家的 商船在指定的地点 从事有限的贸易。
第五赞赏德国军事制度,主张学习德国的军事经验。 东京大学
材料1 “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 不各就其役。” ----1872年征兵告谕 材料2、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在《御笔信》 中郑重宣布:“经营天下,安抚汝等亿兆,欲开 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请思考: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军事的内外 目的分别是什么?
3、经过及结果
1867年 1868年 “大政奉还”—王政复古(初步胜利) 推翻幕府统治
吉田松阴:1830年8月4日出
生于长州。1854年,因策划搭乘 培理率领的美国军舰偷渡美国而 被捕。出狱后,专事培育人才工 作。是倒幕维新运动和民族扩张 理论的“宗师”,他的“忠魂不 灭”说催生了日本新武士道的产 生。 由于反对幕府,倡导尊皇攘夷,号召武力倒幕,再 次被捕入狱。1859年,在江户的刑场被处死,时年 29岁。
对外政策: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 要,推动日本加入欧美国家瓜分和和争夺殖民地的行 列,促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局限性导致日本大肆侵略邻国和成为发动二战的罪魁祸首之一。
感悟历史
19世纪中期,许多遭受到欧美国家 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东 亚的日本却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 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 变,成为亚洲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 的国家,也成为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 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日本明治 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大 政 奉 还 图
1867年,萨摩、长州等藩组成讨幕联盟,策划武力讨 幕;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在此情况下,德川庆喜采取 以退为进的策略,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朝廷提出 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称为大政奉还。 倒幕派:王政复古 (建立新政府)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内 忧: 政治: 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 幕 府 经济: 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统 思想: 击田松阴等主张学习西方,实现锁国到开国的思想转变; 治 的 对外: 幕府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大势。 危 机 外 国际: 列强工业革命完成,叩关现民族危机;
核心提示 具体内容 历史作用
教育改革 国民皆学,推行四年制义务教 打破等级制度 育;兴办学校;重视自然科学 取得显著成果
立 新
传播启蒙思想,抨击封建等级 介绍西学 制度和道德观念
吸收西方思想文 化和习俗,改变 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重视传媒 落后愚昧;推动 1870年Mary E.Kidder在日本创立的第一所面向女子教育的学校 了本国民主的发 鹿鸣馆一所类似于沙龙的会馆 ,供改革西化 图为1880年,朝野新闻社在银座成立。 展 社会习俗 明治时代建立的东京上野公园 提倡衣食住行欧洲化 1876年建的一所日本新式小学 后的达官贵人们聚会风雅的地方,仿照西方
【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 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历史潮流 19C中,日本资义有了相当的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 力量对比 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四强藩的 支持。 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 政策措施 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军事: 军事改革,富国强兵
四、明治维新的评价
进步性
日本: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经济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从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 业国,提高了日本国力. 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确立了近代宪政体制,成为亚 洲第一个立宪国家,促进了日本政治的进步 社会文化上:打破了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束缚,形成了日本的近代 文化 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外交上: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解除不平等条约,赢得了国家和 民族的独立。
反对
日本明治维新
导 言 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 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 东亚的日本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 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 转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 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 相同的命运。明治维新是怎样发生的? 日本为什么会成功?
什么叫明治维新?

前提:改革派开展武装倒幕成功,建立明治政府
明治天皇名睦 仁,1867年继承皇 位。1868年改年号 为明治元年,在位 时期实行一系列资 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日本完成了从封建 社会向资本主义社 会的过渡。
明治天皇睦仁(1852—1912)
二、明治维新的改革目标
五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三、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四、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
(一)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社会—幕府统治(内忧)
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 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 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 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 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 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 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 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德川家 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式实 现的。
废藩置县
“四民平等”,取消等 级身分制和武士特权
破 旧
立 新
制定宪法,召开国 会,给予人民权利
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 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 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制)
试用最简洁的名词概括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 废藩置县,四民平等 经济: 土地改革,殖产兴业 文化: 文明开化,教育改革
君主立宪
国家的生活方式进行活动
1881年在自由民 权运动的冲击推 动下,政府被迫 宣布制定宪法, 10年内召开国会
1872年的《立国宪议》
《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仪式(1889年2月11日)
1、政治领域:核心词-立宪政体
内容核心 加强中 央集权 废除等 级制度 改革政治 体制(相 对滞后) 具体内容 具体历史作用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 治体制,实现了民族 国家统一,为推行其 它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奠定了坚实基础
将军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二)明治维新之前的民族危机—佩里叩关(外患)
因为佩里舰队 的军舰是黑色 的,船上的蒸 汽机又冒着黑 烟,所以日本 历史上把这一 事件称之为 “黑船事件”。
1853年黑船驶抵浦贺港
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 美国东印度舰队 司令佩里 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浦贺港
1853年
《日美亲善条约》
惊 破 太 平 梦
几 只 蒸 汽 船
佩里登陆图(1853年)
要挽救民族危机,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三)明治维新的政治前提—倒幕运动(1867—1868)
1、背景: 内忧外患 2、倒幕力量
1)构成
安政大狱
倒幕派(武士,商人,资,新) 人民 部分大名 (西南四强藩)
2)主张 ——王政复古
德川将军
德 川 幕 府 统 士 治 的 构 成
等级森严
天 皇 (傀 儡)
将 军 大 名 武 士
农 工 商
幕府统治下 的日本社会 分为士、农、 工、商四个 等级, 武士阶级是 统治阶级。 身份等级世 代相继,不 能逾越。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将军
大名 武士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有些从事工商业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经济实力增强
破 旧
2、经济领域:核心词-殖产兴业
核心提示 具体内容 历史作用
破 旧
土地改革
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 近代资本主义土地私 认土地私有,确立地主土 有制确立,促进资本 地所有制 主义农业发展
2、经济领域:核心词-殖产兴业
核心提示 具体内容 历史作用
破 旧
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 近代资本主义土地私 土地改革 土地私有,确立地主土地所 有制确立,促进资本 主义农业发展 有制
对内镇压,对外扩张。 对内镇压,对外扩张。
3.军事领域:近代军队
内容核心 建立常备军 培养人才 武士道教育 具体内容 实行义务兵役制 设立军事院校 忠君 尚武 具体历史作用
增强国防力量,提升了 国家地位,为摆脱民族 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创 造了条件;
浓厚军国主义色彩,走 上对外扩张道路
4、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改革:核心词-文明开化
使节团主要成员,右起为 国家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1871年12月,日本政府 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 派出的大型使节团 岩仓具视和木户孝允等 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殖产兴业奠定了工 此次游历开阔了考察团的视野:第一认识到致富是治国的根 殖产兴业 出访欧美,学习经验 业化的基础;掀起 立 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乃是致富的可靠途径。第二感到要 发展民用企业,突出国企引导 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新 想富国强兵,必须建立法制,实行专制的集权主义统治。第 仅用30年时间,就 1872年明治政府第一次成立的制纱厂 廉价出售国企给民间资本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 三文化教育方面与西方各国的差距很大,有必要进行改革。 国 第四找到从小国走向大国之路,确立了“内治优先”的方针。 聘请专家,派遣留学,设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