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总则 (3)第1章地下汽车库 (4)1.1 基本原则 (3)1.2 平面规定 (4)1.2.1 出入口 (4)1.2.2 通道与柱网 (6)1.2.3 车位尺寸 (7)1.2.4 设备房 (8)1.2.5 其它 (9)1.3 剖面规定 (9)1.3.1 层高 (10)1.3.2 覆土 (10)1.4 人防规定 (11)1.5 分项规定 (11)1.5.1 坡道 (12)1.5.2 人行出入口 (12)1.5.3 集水井、排水沟 (12)1.5.4 采光井、通风井 (13)1.5.5 车轮挡、防撞、防水及车道示意线 (13)1.5.6 构造 (14)1.5.7消防栓布置原则 (14)第2章地下非机动车库 (15)2.1基本原则 (15)2.2 平面规定 (15)2.2.1出入口 (15)2.2.2车位 (15)2.3 剖面规定 (15)2.4分项规定 (15)2.4.1坡道 (15)2.4.2集水井、排水沟 (16)本导则用词说明 (16)附图《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16)总则1.为方便各级管理人员对公司项目的控制,统一公司对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控制标准,特制定《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2.本《导则》根据公司产品线分级体系编制而成,适用于启航、乐居、圆梦、尊享全系列产品线的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
3.本《导则》包括文字说明和附图两大部分,具体使用时需两部分结合使用。
4.本《导则》针对建筑专业,其他专业要求详见技术中心相关专业技术设计导则。
5.本《导则》中涉及到的材料及部品部件如未见详细描述应按《标准化材料部品细则》(2012版)执行。
6.各城市公司应严格按本《导则》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遇见特殊情况或出现更好的技术措施时,请及时提报总部技术中心,以便总部技术中心及时对《导则》进行修订。
7.公司项目的地下车库设计除应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各地方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8.本《导则》中的尺寸单位除特别注明外,一律以毫米为单位。
第1章地下汽车库1.1 基本原则1.1.1根据成本优选原则,合理选择地下车库形式: 半地下>全地下,一层>二层,地下二层的面积尽量小。
1.1.2场地竖向设计需纳入总图标高系统进行专项评审。
1.1.3地库竖向设计在满足规范和住宅地下室不计容的前提下应尽量抬高,并保证大底盘和独立地下车库不打抗拔桩。
1.1.4平面布局规整,避免出现拐角、死角等不宜布置车位的空间。
1.1.5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应排列紧凑、通道短捷、出入迅速、保证安全及与柱网相协调,并应满足一次进出停车位要求。
1.1.6车库车行流线、人行流线的组织应尽量平直通畅、避免交叉,同时便于汽车停放。
1.1.7平面布置和剖面设计应结合物业管理、设备等方面因素,做到经济实用、避免浪费。
1.1.8车库设计应重视对防盗、防洪、防火、防滑、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细节设计。
1.1.9 圆梦、尊享产品线在小区内部不宜设置地面停车,仅在小区入口附近布置极少量临时访客停车位。
地方标准有1.2 平面规定1.2.1 出入口(1)机动车坡道口部数量符合规范即可,宽度在合理情况下尽量设置单坡道,具体设置要求见表1-1。
(2)地下汽车库出入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计时应采用防火墙隔开。
(3)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出入口应分开设置,两个出入口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5M。
(4)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坡道顶部或底部应考虑道闸位置(优先考虑设置于坡道顶部),应设置6M长的直线停车道,方便业主停车刷卡,避免车辆在坡道上刷卡。
(5)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坡道净宽度单车道不应小于4.5M(国标3.5米,杭州和武进为5m),双车道不小宜于7M,若坡道为曲线形,车道宽度宜增加0.5m。
(6)车库出入口距离住宅的间距应满足当地规定,如上海地区车库出入口距离住宅间距不少于8M。
(在项目操作确实存在困难时,此项可以要求前期工作人员先行咨询相关部门)表1-1:地下汽车库出入口设置分类(7)地下车库出入口不宜设置卷帘门。
1.2.2 车位排布与柱网(1)车库排布应尽量按模数排布(中间车道,两侧垂直停车),若尺度无法满足,则一边可为平行停车,应避免车道直接贴近车库外墙的情况出现。
(2)地下汽车库平面柱网布置以小型车停车位来考虑,柱网布置按照公司产品线分类规定如表1-2:表1-2:地下汽车库柱网分类(3)地下汽车库通道宽度规定按照双向行驶时最小宽度为 5.5M;南京和浙江为最小6M;。
(4)规划布局时楼栋南北间距应考虑宅间车位布置效率,如按一条中间车道,两边鱼骨形停车布置时,多层间距宜为19米(考虑单元门头凸出部位,杭州地区适当放大间距),层数宜为6+1层;如按两根车道两边布置4排车位布局,则间距宜为33米,层数宜为8+1层。
(5)地库角部空间等不能有效利用部分应取消,减少地库总面积,详见附图。
(6)多层为主的社区,宜采用多层地下部分结构转换方式充分利用多层地下空间布置车位,减少地库实际面积。
详见附图。
1.2.3 车位尺寸及单位停车面积控制(1)车位以普通车位为主,根据地库排布条件,圆梦及尊享项目应在贴近外墙位置设置大车位。
设置比例圆梦项目≥10%,尊享项目≥20%。
(2)根据车库排布及柱网,充分利用住宅与车库交接空间,在政府认可的城市,灵活设置微型车位及子母车位,增加车库利用率。
(3)单位停车面积对标标准参照表1-3:(4)各类停车位尺寸设置参照表1-4:表1-4:地下汽车库车位尺寸分类(5)各城市对微型车位及子母车位的认可情况参照表1-5:表1-5:各城市微型车位及子母车位认可情况汇总备注:表中为根据2013年8月份的反馈信息,各地对子母车位的认定如有新变化,请及时告知总部技术部,并经总部技术部确认后按当地新规定执行。
1.2.4 设备用房(1)设备用房面积在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小,并根据设备的平面布置来确定房间的大小及尺寸;(2)设备用房设置应尽量减少侵占停车位空间,设置位置排序如下:围绕住宅地下室的停车不可利用空间>远离住宅地下室的边角位置>行车道两侧的正常停车位置;(3)地下汽车库设备用房的基本设置要求参见表1-6,未详细说明之处参见《地下车库设备设计导则》。
表1-6:地下车库设备用房选用表(4)地库与住宅脱开仅通过通道连接时,应单独设置设备管廊,设备管廊以隔墙与人行通道隔开,设备管廊需满足设备管线的空间要求。
1.2.5 其它(1)地下汽车库下坡道后转弯处的柱网设置应满足汽车转弯半径和车道宽度的要求;同时避免在转弯处设置设备用房、楼梯等遮挡行车视线的实体空间。
(2)地下汽车库与主体建筑地下室相连时,若主体建筑地下室无使用功能时应用普通墙体封闭起来,使得机动车库空间完整的同时减少非必要设备投入。
(3)根据基础埋深深度,住宅地下室与车库底板或可拉平,住宅下方根据开间尺寸可布置车位,多余空间可作空腔或储藏;(4)住宅与车库连通通道若较长(大于8m),建议两侧设置停车位,不建议设置长度较长的单纯连通通道;(5)地下车库口部(人防、消防、非机动车坡道、汽车坡道、住宅核心筒)应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量合用,特别注意地下车库消防疏散口部对住宅非机动车坡道与住宅核心筒的借用;1.3 剖面规定1.3.1 层高(1)地下汽车库层高应综合考虑车位、结构、设备管线所占空间,应排列紧凑,避免空间的浪费。
(2)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保证地库与主楼脱开,地下车库使用无梁楼盖形式。
(3)车库净高在车道处不宜小于2.4M(尊享级不少于2.5M),局部过管线位置不低于2.2m;在车位处不应小于2.2M,局部过管线位置不低于2.0m。
(此处净高指楼地面表面至顶棚或其他构件底面的距离,不包括设备及管线所需空间)。
具体参见表1-7:表1-7:地下汽车库高度分类(建筑层高)注:结构净高为不计算设备及管线高度的高度,有梁时的结构净高为从底板结构层算到梁底的高度,无梁时的结构净高为从底板结构层算到顶板底的高度。
(4)面积小于等于2000平米的地库设置于多层(联排)间,因可不做风管、,层高可通过折板方式做低至2750mm(通道处3100mm)(详附图);且应设一个出入口。
1.3.2 标高及覆土(1)从成本角度而言,地下车库抬起高度越高,建设成本相对越小,覆土厚度越小,车库成本越小。
由于景观设计及管线敷设要求,覆土深度一般不应小于1.2m;(2)为保证单层地下车库不打抗拔桩,车库顶板覆土应做到1.5m(江苏地区梁板结构)(其余情况最小为1.2m),地库顶板覆土完成面最低处相对市政路应抬高0.6m,具体数据参见表1-8;表1-8地下汽车库覆土高度分类1.4 人防规定1.4.1 人防需分多层及高层进行专项测算,选择具体缴费或建设方式(部分缴费、部分建设),应与政府沟通尽量减少人防配置面积,特别是五级人防面积;1.4.2 人防地下室尽量布置在非机动车库内。
1.4.3 人防地下室尽量布置在停车位不可销售的区域内,比如商业停车区。
1.4.4人防地下室尽量布置在地库内位置较差区域。
1.4.5 人防地下室双层车库尽量将人防布置在地下二层。
1.4.6 人防地下室疏散出入口应避开楼栋主要出入口、景观主要节点等位置。
1.4.7人防车库因荷载较大,梁高或板厚需加大。
层高详见下表1.5 分项规定1.5.1 坡道(1)汽车库内坡道可采用直线型和曲线型,车道单车道或双车道。
(2)直坡道起始段缓坡坡度宜为7.5%,长度3.6M,中段坡度15%(上海项目中段坡度可放宽到16%坡度)。
弧线坡道起始段应采用竖曲线半径不小于20M的缓坡连接,中段坡度12%(上海中段8%)。
(3)直段坡道横向找坡1%,弧段坡道横向找坡5%。
(4)出口处做反坡,应高于室外道路地面150mm以上,坡道上下均设置截水沟,保证小区道路积水不倒灌;若汽车坡道直接与市政路连接,反坡应高于市政路300mm以上。
(5)地下汽车库坡道出入口净高度(如有设备管线,净高指地面建筑完成面至设备管线底)不小于2.4m高,具体设计时应重点注意梁的高度。
(6)汽车坡道的坡面形式注意防噪音,按减震防滑车道设计,坡道两边设浅沟,做法见《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7)坡道挡墙、车库地面、车库内侧壁、地下室顶板、分仓缝做法见《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1.5.2 人行出入口车库人行疏散楼梯设置不宜影响组团景观,圆梦、尊享人行出入口优先考虑结合下沉庭院设置,启航、乐居人行出入口仅考虑设置有顶楼梯间;人行出入口做法参见《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1.5.3 集水井、排水沟(1)地下汽车库坡道底端起坡处或附近直线段处应设截水沟(就近设置集水井),地下汽车库坡道顶端也应设置截水沟,集水井尺寸1000(长)×1500(宽)×1500(深)、1000(长)×1000(宽)×1500(深)两种,具体做法见《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