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管理类)废水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分析与评价

(环境管理类)废水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分析与评价

17废水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分析与评价水体中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不易逐个辨认,因此也难以进行全面的分析。

目前常以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有机碳(TOC)等综合指标来表明有机物质含量。

17.1实验目的1)掌握水体化学需氧量(COD)、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总有机碳(TOC) 等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意义及测定原理;2)熟练掌握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方法;3)掌握880型BOD测定仪的使用方法;4)了解multi N/C 3100 TOC/TN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5)根据所测定的COD、BOD和TOC数值,结合有关环境标准对所测水样有机物污染状况进行评价。

17.2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COD)是指用强氧化剂(如重铬酸钾)在强酸和加热回流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并加入银离子作催化剂,把反应中氧化剂的消耗量换算成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单位为mg/L。

本实验原理为在强酸性溶液中,用重铬酸钾将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

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计算出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以氧的mg/L表示。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好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在一定期间内所消耗溶解氧的量,单位为mg/L。

BOD的测定有稀释接种法(也称标准稀释法、五天培养法,是国家标准方法)、微生物电极法、库仑法、测压法等。

稀释接种法的原理:水样经稀释后,在20℃±1℃条件下培养5天,求出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二者的差值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溶解氧测定一般用修正的碘量法。

本实验采用测压法, 其原理是:在密闭培养瓶中,水样中溶解氧由于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而被消耗,产生与耗氧量相当的CO2被碱吸收后,使密闭系统的压力降低,用压力计测出此压降,即可求出水样的BOD值。

实际测定中,先以标准葡萄糖-谷氨酸溶液的BOD值和相应的压差作关系曲线,然后以此曲线校准仪器,便可直接读出水样BOD值。

本实验所用880型BOD测定仪,在出厂前已经过校正,直接数字显示水样BOD值。

为了保证培养水样中有足够的溶解氧,水样及稀释水要充氧至饱和或接近饱和。

应加入一定量的无机营养物质(磷酸盐、钙盐、镁盐和铁盐等),以保证微生物生长时的需要。

对于某些含有不易被一般微生物所分解的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需进行微生物的驯化。

这种驯化的微生物种群最好从接受该种废水的水体中取得。

为此,可以在排水口以下3~8km处取得水样,经培养接种到稀释水中;也可以人工方法驯化,即采用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每天加入一定量待测废水,连续曝气培养,直至培养成含有可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种群为止。

培养后的菌液用相同方法接种到稀释水中。

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

测定TOC 的原理是基于把不同形式的有机碳(OC)通过氧化转化为易定量测定的CO2, 利用CO2与TOC间碳含量的对应关系, 从而对水溶液中TOC 进行定量测定。

方法通常分为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差减法)。

直接测定法一般是通过将无机碳( IC) 除去后测定全碳( TC) 的方法。

TC 的测定可采用干法氧化(即燃烧法)和湿法氧化将其转化为CO2 后进行定量。

在间接测定法中, TOC 是通过TC 减去IC 得到,将所有的碳氧化得到TC , IC 则是通过测定样品经酸分解的CO2 量得到的。

本实验采用德国耶拿分析仪器公司生产的multi N/C 3100 TOC/TN 分析仪测定废水样品中的TOC含量,该仪器的测定原理是基于燃烧氧化-NDIR(非色散红外光谱检测)法。

通过高精度地注射样品到燃烧炉的高温区来执行总碳(TC)分析。

高温区内样品在催化剂存在下被分解和氧化,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碳酸盐均转化成为CO2。

氧气既是载气又是氧化剂,产生的分析物气体通过干燥单元被输送到NDIR 检测器。

因CO2能够选择吸收一定波长的红外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O2对红外光吸收的强度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做定量分析。

结果以积分面积表示,利用保存在系统中的校正曲线,计算样品的浓度,单位为ug/l 或mg/l。

对于TIC 的测定,一定体积的样品被注入TIC 反应罐(又起冷凝作用),反应罐里预先加入10%的磷酸。

酸化后,样品中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被转化为CO2释放出来,同时有载气吹扫样品。

如果样品中有溶解的CO2,在这个吹扫过程中也被释放出来。

产生的CO2 的检测与TC分析时类似。

multi N/C 3100 分析TOC,原则上采用差减法,即先进一定体积的样品测量出TIC 值,然后进相同体积的样品测量出TC 值,二者之差即为TOC 值。

NPOC 分析(即直接法) 是测量TOC 的又一方法,样品先在分析仪的外面用2N 的盐酸酸化。

酸化后,溶液的PH≤2 。

溶解的CO2、碳酸盐和碳酸氢盐通过吹扫被去除,然后已除去无机碳的样品溶液被注入燃烧炉分析,得到非挥发性的总有机碳TOC。

multi N/C 3100 的基本单元包括燃烧单元、TIC 和冷凝单元、分析气干燥系统、电子系统、氧气流量控制系统、NDIR 检测器及内部计算机,另外还可包括CHD (电化学检测器)或NDIR(测量TNb)。

17.3仪器和试剂17.3.1仪器JH—12型COD恒温加热器;880型BOD测定仪;恒温培养箱:20℃±l℃;multi N/C 3100 TOC/TN 分析仪;酸式滴定管:50mL;锥形瓶500mL;量筒:100ml、1000mL;烧杯、移液管、容量瓶等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

17.3.2试剂1.测量COD试剂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 1/6K2Cr2O7 = 0.2500 mol/L):准确称取12.258g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预先在105~l10℃烘箱中干燥2 h,并贮存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溶于水中,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剂:称取1.49 g邻菲罗啉(C12H8N2·H2O,l,10-phenan-throline),0.695g 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NH4)2Fe(SO4)2·6H2O ≈0.1 mol/L]: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稀释至1000mL容量瓶中,摇匀。

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吸取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 锥形瓶中,用水稀释至110mL 左右,缓慢加入30mL 浓硫酸,混匀。

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由黄色经蓝绿色刚变为红褐色为终点。

硫酸亚铁铵的浓度可由下式计算:Vc 00.102500.0⨯= (17-5)式中:c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

4)硫酸银—硫酸溶液:于500mL 浓硫酸中加入5g 硫酸银,放置1~2天,不时摇动使其溶解。

5)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2.测量BOD 试剂:1)氯化钙溶液:称取27.5g 无水氯化钙,溶于水中,稀释至l000mL 。

2)三氯化铁溶液:称取0.25g 三氯化铁(FeCl 3·6H 2O)溶于水中,稀释到1000mL 。

3)硫酸镁溶液:称取22.5g 硫酸镁(MgSO 4·7H 2O),溶于水中,稀释到l000mL 。

4)磷酸盐缓冲液:称取8.5g 磷酸二氢钾(KH 2PO 4),21.75g 磷酸氢二钾(K 2HPO 4),33.4g 磷酸氢二钠(Na 2HPO 4·7H 2O)和1.7g 氯化铵,溶于500mL 水中,稀释到1000mL 。

此溶液pH 应为7.2。

5)稀释水的制备:将上述四种溶液各1rnL ,加入到1升溶解氧饱和的蒸馏水中即为稀释水。

6)接种稀释水:可利用生活污水20℃放置24~36h 后的上层清液作为接种液,于每升稀释水中加入1~3ml 接种液为接种稀释水,对某种特殊工业废水最好加入专门培养驯化过的菌种。

3.测量TOC 试剂:1) 超纯水2) 10%磷酸:由85%磷酸(分析纯)稀释得到。

3) TIC 标准溶液1000ppm(mg/l):4.41625g Na 2CO 3 + 3.5g NaHCO 3定溶于1000ml 水中。

4) TOC 标准溶液1000ppm(mg/l):2.1254g 邻苯二甲酸氢钾定溶于1000ml水中。

若配置TIC 1000ppm(mg/l)和TOC 1000ppm(mg/l)混合标准液,则将上述试剂放在一块定溶于1000ml 水中。

5)纯度≥99.995% 氧气17.4 实验步骤17.4.1 COD 的测定1. 根据需要将恒温度调节在170℃~180℃之间。

2.在主机预热的同时,吸取20mL 混匀水样(或稀释的水样,其COD 值为50~400mg/L)置于加热管中,加入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慢慢加入30mL 硫酸银—硫酸溶液和小瓷粒石数10粒轻晃,使溶液均匀。

3.加热管上接好冷凝管,置于已经恒温的加热孔中加热,约15分钟后,溶液开始沸腾,沸腾后继续加热回流2小时。

4.回流2小时后,仔细取出(注意应避免烫伤)加热管及冷凝管,置于支架中待自然冷却或冷却后,用少许水冲洗冷凝管管壁和磨口处,取下冷凝管,加入搅拌子,加水稀释到140ml 后电磁搅拌,用硫酸亚铁铵滴定,用3滴试亚铁灵作为指示剂。

如无电磁搅拌器,可将加热管中的溶液转移到500ml 三角瓶中,加水到140ml 后手工滴定。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下列事项:1)用本法测定时,0.4g 硫酸汞可与40mg 氯离子结合,如果氯离子浓度更高,应补加硫酸汞以使其与氯离子的质量比为10∶1,如果产生轻微沉淀也不影响测定。

如水样中氯离子的含量超过l000mg/L 时,则需按其他方法处理。

2)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太高,应将水样适当稀释后重新测定。

3)水样加热回流后,溶液中重铬酸钾剩余量为原加入量的1/5~4/5为宜。

4)若水样中含易挥发有机物,在加硫酸银—硫酸溶液时,应在冰浴或冷水浴中进行,或从冷凝管顶端慢慢加人,以防易挥发性物质损失,使结果偏低。

5)水样中的亚硝酸盐对测定有干扰,每毫克亚硝酸盐氮相当于1.14mg 化学需氧量,可按每毫克亚硝酸盐氮加入10mg 氨基磺酸消除。

蒸馏水空白中也应加入等量的氨基磺酸。

6)在某些情况下,如所取水样在10~50mL 时,试剂的体积、浓度等应按表17-1进行相应调整。

17.4.2 BOD 的测定1、接通培养箱电源,将培养箱上温度开关拨至“设置”位置,调节温度电位器旋钮,使表头显示温度为20℃,再把温度开关拨至“测量”位置,(培养温度允许±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