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C九年级下Unit 2 Lesson 2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EEC教材九年级下册Unit2的阅读课以“与人相处”为话题。
课文讲述了学生会成员在策划一次活动时,意见不统一,发生了争吵,经过学生会主席Jamie的劝说和引导,成员们互相倾听彼此的建议,最终达成共识,成功地策划了活动。
阅读部分是这个单元的核心内容,它的任务不仅仅是训练和提高阅读技能,也给学生提供了练笔的机会,同时它还承担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更为抽象的深层责任。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九年级学生达到五级目标,即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
能克服生词障碍,理解文章大意。
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
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
根据此目标描述,结合九年级学生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语境下猜词;
2.克服生词障碍,理解文章意义
能力目标:1.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
2.通过阅读语言知识的积累,能够进行语言输出,并形成段落,提高
读写能力。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2.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分享成功。
教学重点:1.阅读篇章的整体结构和细节理解;
2.阅读策略的积累。
教学难点:1.语言知识的积累;
2.语言的流畅输出。
三、教学方法
我将教学本课的指导思想确定为:让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互动,充分发展。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阅读后评价,到讨论中自由表达,最终到情境中语言输出,逐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以“任务型”教学为基础的“三步阅读法”,即扫读理解—略读结构—详读细节的步骤来段加深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执行任务可以培养责任心和合作精神;任务完成可以激励学习积极性。
2.点拨式问答、讨论、竞赛及微型写作训练等多样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交流,合作与探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情境教学法。
通过设置较为真实的情景,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情感、创造力的发展。
四、学法指导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有自我的观点和看法,不满足于教科书的内容,而希望通过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开拓视野。
而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获得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是把知识直接交待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交流合作,倡导体验、实践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实际与课文文题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地寻找信息,获取信息,使用信息,使学生在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中获取知识,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潜能,
实现英语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通过“你快乐吗?”这个问题,让学生总结归纳哪些因素使他们在生活中感到快乐,在展示学生主要答案的同时也告诉学生好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人快乐,获得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与人友好相处,从而引出本课话题。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间的问候,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快速融入英语课堂。
并引出本课话题。
2.阅读部分
阅读的教学设计以引导性学习为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中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为语言输出做储备。
(1)略读Skimming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是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抓住文章主要内容。
在此处设置的三个问题是文章三个主要段落,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认真思考,从而体现出新课标要求下的对学生进行先思考后提问的学法指导。
(2)扫读Scanning
Divide the passage into three parts according to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in skimming.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为获取特定信息而阅读的,只要求学生能从语言材料中找到特定的信息,而放弃大部分无关内容。
让学生将文章分成三段,整体地了解文章脉络及故事梗概。
(3)详读
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细致地阅读。
目的是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细节。
在三个段落中设计了不同的教学任务。
Part 1 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Find out what their ideas were and their disagreements.)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表格信息,即找出俱乐部成员们为了这次活动提出了那些建议,以及他人对这些建议的看法,引导学生找出矛盾发生的原因及结果。
Part 2 As the president of the Peace Club, Jamie must do something to stop the fighting.Read loudly and sum up Jamie’s words. Q:“What did Jamie say to stop the fighting.”
设计意图:这一段话是本文的重点和中心,也是主题的升华部分。
让学生在阅读中总结俱乐部主席的话,从中体会这些话的作用,并从课文中学到如何与人相处。
Part 3 (1) Read the last paragraph and answer “Did her words work?”
(2) Read in roles and find out what their plan was.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合作朗读,切身感受合作后的和谐氛围,并总结出此次活动的最终计划,共同感受成功的快乐。
3.阅读后
Time to think Why were they successful in planning the activity?
设计意图: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课文学习之后,对文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描述与评价。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以已有的背景知识为基础进行探索和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为后面的讨论做了铺垫。
4.讨论部分
After the meeting, Jamie, the Peace Club president, wants to write something to tell more people how to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 Can you help her think of more good ideas?
Discussion Four in a group. Talk about how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 and why they think so. (Take Jamie’s words as an example.)
(1)合作学习,开拓思维。
通过合作互动,获得大量信息,为语言输出做铺垫。
这一活动属于深层思维训练,可以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此处不但让学生说出如何与人合作还要说明为什么这么做,同时为下一步的微型写作训练做充分的准备。
(2)成果展示。
通过预先提炼出的观点,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
以朗读的方式强化对信息输入部分的记忆。
同时为了增加趣味性,把提炼的过程设计为“猜猜看”的小竞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5.微型写作训练
(1)创设情境,给学生创造写的机会。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应多给学生机会梳理好自己的观点,并落笔写成段落,提高写的能力。
这一部分就是让学生将本节课中读到的、听到的和看到的信息整理成文。
(2)落笔成文。
(3)赏析。
师生共同赏析段落。
在找出错误的同时,也找出段落中的好词好句。
互相评价,互相分享,互相学习。
6.情感升华
通过美丽图片和优美句子的展示,让学生从感官上和内心中感受友好与人相处可以使我们的世界美丽而和平。
7.总结学习方法
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独立、分散和孤立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将所学习的知识就能前后连贯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使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根据教学重点的设定,让学生总结出:
1、阅读技巧
2、与人和睦相处的方法
8.作业
以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为话题的写一篇作文。
作业的设置检验学生课堂吸收效果。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
板书左侧为学生本节课学习到的学习策略。
右侧为本单元话题,即与人和睦相处的方法。
七、评价手段
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如选择题的设置,学生自评阅读效果;讨论中竞赛的设置是对小组合作的评价;写作训练中的赏析是学生互相评价,与教师对个人、对小组的评价相结合。
我使用了语言激励和实物奖励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始至终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发自内心的爱上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