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疗临床思维训练教案
国内外的许多文献报道表明,与几十年前相比,临 床误诊率并没有相应下降,甚至反而有所上升,例 如位于德国基尔市的Christian-Albrechtsd大学第一医 院追踪了40余年的一项研究结果指示,该院在1959, 1969,1979,1989,1999/2000年在住院死亡的病 人中分别随机抽取100例进行尸检和病理检查,以此 验证,这五个年份病人死亡前的临床诊断误诊率分 别为7%,12%,12%,11%,11%;各种检查的假 阴性率(漏诊率)分别为24%,30%,22%,34%, 41%;假阳性率(误诊率)分别为7%,11%,9%, 7%,15%。 (摘编自Wilhelm Kirch,et al. Healthcare quality: Misdiagnosis at
4.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个人信息如年龄、性别、 过去史和家庭背景,列出一系列可能会导致该 种类型症状的鉴别诊断(通常2~5个)。鉴别 诊断的清单应包括: ( 1 )根据各种疾病的患病率而订出最有可能 的诊断,考虑每种疾病引起该症状的可能性, 以及该症状由某种疾病所引起的机率有多大; ( 2 )一定不可漏诊的严重疾病,如癌症、心 肌梗塞、肺炎、脑膜炎等; (3)有多种表现而易漏诊的疾病,如贫血、 抑郁症、甲状腺疾病等。
三、全科医疗中的诊断与治疗思路
全科医生作为基层医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产生症 状的最可能的病因做出初步诊断,并在同时排除严 重的疾病。 病史(个人既往史、家族史、社会行为史)至关重 要,可据之对80%的问题做出诊断。非语言性线索, 如有肌肉骨骼疼痛的病人按摩疼痛部位,同语言性 信息一样重要。 体检应该根据诊断假设和病史有选择性地进行。细 致的检查对捕捉早期和模糊的体征十分重要。
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five medical eras. J Public Health, 2004, 12:154-161)
1959~1989与1999/2000年间德国一所大学附属医院不同的 检查技术诊断价值比较表
1959,1969,1979,1989(400具尸 检验证)
全科医疗基本的诊断大纲:
1. 细心倾听病人陈述症状。 2.了解症状的性质(特点、加重和缓解的因素)和病程 特点(急性、反复发作或慢性)。
3. 判断病人的症状是否危及生命或是紧急情况,如重度 呼吸困难、病人休克,是否需要正确处理后紧急转诊。 不管怎样,任何症状均可能指示着一种严重的病症,必 须及时识别出少见而危险的,但又可治疗的疾病,我们 必须对此保持警惕;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还要警惕新的问题--合并症的发生。
常见症状(2)
咽痛、闭经、痛经、贫血、乳房肿块、 足痛、脱发、手痛、烫烧伤、冻疮、髋 部疼痛、膝部疼痛、腿部疼痛、淋巴结 肿大、心悸、气短、性功能障碍、尿频、 尿急、尿痛、痴呆、皮肤损伤、食欲不 振和亢进、消化不良、烧心 牙痛、牙龈出血、口臭、口疮
常见问题
吸烟问题、酗酒问题、毒品问题、性乱问题、 各种家庭暴力(虐待儿童、妇女、老人…) 文化低与健康知识贫乏的问题、营养不良问题、 记忆力减退问题 避孕问题、青少年怀孕问题、儿童早期智力开 发问题、计划免疫 难对付的病人问题 各种预防保健问题 各种健康教育问题 经济、社会、家庭的其他问题 宗教问题
澳大利亚五步诊断法
1. 什么是最可能的诊断? What is the probability diagnosis? 2. 哪些是不能漏诊的重要疾病? What serious disorders must not be missed? 3. 哪些是经常被漏诊的疾病? What conditions are often missed (the pitfalls,盲点)? 4. 这位病人是否患有能伪装其他病情的疾病? Could this patient have one of the ‘masquerades’ in medical practice? (masquerades,伪装,故 意的或非故意的) 5. 该病人就诊是否还有另外一层原因? 见澳大利亚Monash大学 《John Murtagh‘s General Practice》,2007
表3.5 汉城国立大学医院家庭医疗中心家庭医疗的内容(共8484件病例)
疾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胃/十二指肠功能紊乱 体格检查 单纯性高血压 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 腹部疼痛 肺结核 肝硬化和其他肝部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性免疫接种 不适、疲劳、劳累 咳嗽 照料病情重的病人 传染性肝炎 肠功能紊乱 症状、体征不明确的疾病 累及靶器官的高血压病 腰背疼 头疼 血压升高问题 糖尿病 累计百分率(%) 7.1 11.9 15.2 18.9 22.2 25.5 28.7 31.8 34.2 36.5 38.5 40.2 41.8 43.4 44.9 46.5 47.9 49.2 50.4
利用常见的7种masquerade问题核查清单检查结果 序号 1. 2. 3. 4. 5. 6. 7. 问题 抑郁症 糖尿病 药物引起的问题 有或无 – – +
贫血
甲状腺疾病 脊柱问题
–
– ±
泌尿道感染
–
举例:打嗝症状鉴别诊断
(1)按概率诊断: 食物与酒精饮品过量 心理作用/功能的 术后反应:胃扩张、膈神经受刺激
217人去医生诊所,其中113人去基层医疗诊 所
65人找补充医疗或替代医学提供者看病
21人会去医院门诊就医 14人会得到居家医疗照顾
13人就诊于急诊部
8人住院治疗
不到1人到学术医疗中心住院
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POMR)
POMR(problem-oriented medical record) SOAP记录形式(subjective data, objective data, assessment, plan) ICPC(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primary care)基层医疗国际分类 个人健康档案(individual health record) 家庭健康档案 社区健康档案
7. 每次接诊后应产生出可行的诊断,用 于指导对病人下一步的治疗。有时不一 定能做出精确的病理学或病因学的诊断, 但全科医生应能确定排除了严重的问题, 如病人的胸痛不是由心绞痛引起的。 8. 随着时间推移和数次就诊后获得更多 的信息,可以对诊断进行修订以及考虑 新的鉴别诊断。
(六)健康问题具有很大的变异性和隐蔽性 (七)健康问题的成因和影响通常都是多纬度的 和错综复杂的 (八)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发生后就医的是少数人 (九)处理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基本策略不同于据(2000年)
1000 人
800人自述有症状
327人会考虑求医
20
51.6
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临床特点
(一)大部分健康问题尚处于早期未分化阶段 (undifferentiated stage) (二)常伴随大量的心理、社会问题 (三)急性问题、一过性或自限性疾患出现的比例 较高 (四)慢性疾患多,出现的频率较高持续时间长, 对健康影响大,主要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五)社区人群的患病率与医院就诊人群的大不一样
■“全科医学涉及的内容中,常见病多于少见 病及罕见病;健康问题多于疾病;研究整 体重于研究细胞”。这就是家庭医学的基 本思路。 因此,为了能够做出敏感的诊断,我们必 须掌握各种疾病的诱因、流行病学、自然 过程和不同的临床表现方面的知识。
常见症状(1)
发热、头痛、胸痛、腹痛、腹泻、头晕、昏迷、 贫血、恶心和呕吐、黄疸、血尿、便血、咯血、 呕血、腰背痛、水肿、抽搐、咳嗽、疲乏(乏 力)、消瘦、肥胖、便秘 生长迟缓、惊厥、皮疹、皮肤瘙痒、关节痛、 颈肩痛、白带异常、阴道异常出血、更年期综 合征、视力障碍、红眼、耳痛、耳鸣、耳聋、 鼻痛、鼻塞、鼻出血、流涕、呼吸困难、哮喘、 腹胀、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压疮、抑 郁、焦虑、失眠、异物
全科医疗的 临床思维训练
思维是指在表象(感知过的客观事物在人脑 中重现的形象)和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 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一个正确诊断或治疗方案的确立除了要求我 们掌握诊疗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经 验外,还必须具备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 全科医学的临床思维应体现的基本特征是: 以病人为中心(patient centered)的系统思维、 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 oriented)、以证据为 基础(evidence based)的临床思维。
诊断
现存问题的特性
假设
问题对病人的影 响 就诊 原因 其看法、担心和 期望
生物层面
心理层面
社会层面
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确认现存问题图示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诊疗思维模式
健康问题
●病人主诉、症状(主观体验) ●体征及辅助检查等其他临床表现(客观证据) ●疾病及预后(诊断、处理、治疗、疗效评价) ●心理/精神问题、心身疾病 ●个体、群体预防 ●病人的需求、患病行为、就医行为、遵医行为、 行为干预 ●解决现实健康问题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 ●与健康有关的家庭、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保健制度、法律法规 总之以健康为中心,面对所有的人、贯穿各个生命 周期、覆盖防治保康,从生物-心理-社会全方位提 供服务。
(2)不可漏掉的严重疾病: 肿瘤:中枢神经系统、颈部、食管、肺部 的 膈下脓肿 心肌梗死/心包炎 中枢神经系统病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
(3) 易漏诊的疾病(pitfall): 酗酒 吸烟 吞气症 胃肠道疾病:食管炎、消化性溃疡、食管裂孔疝、
胆囊炎、肝肿大
突然的温度变化 颈部囊肿和血管异常 (4) 还需考虑其他问题: 药物问题 病人的情感因素
5. 根据对所列举的鉴别诊断的特定的症状和体征的 了解,进一步收集病史,进行适当的身体检查,以找 出能确认可能性最大的诊断和排除其它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