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学笔记参考资料目录第二章档案价值的鉴定 (2)知识点1:档案价值及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理解 (2)知识点2: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基本内容 (2)知识点3: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意义 (2)知识点4、档案价值鉴定标准 (2)知识点5、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 (3)知识点6、档案保管期限表 (3)第三章档案的收集 (4)知识点1、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 (4)知识点2、档案收集工作的意义 (4)知识点3、归档制度 (4)知识点4、档案室在形成文件与组织归档工作中的作用 (5)知识点5、馆藏档案的补充源 (5)知识点6、档案馆对历史档案的接收与征集 (5)第四章档案的整理 (6)知识点1、含义、内容和意义 (6)知识点2、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 (6)知识点3、全宗相关知识 (6)知识点4、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7)知识点5、案卷知识 (7)知识点6、档号 (7)知识点7、档案整理中的组织管理 (7)知识点8、文号索引 (7)第五章档案保管 (7)知识点1、档案保管概念 (7)知识点2、档案保管工作任务 (8)知识点3、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要求 (8)知识点4、档案保管的物质条件 (8)知识点5、基本概念 (8)第七章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8)知识点1、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含义 (8)知识点2、开发的意义 (8)知识点3、开发原则 (8)知识点4、开发面临的主要障碍 (9)知识点5、开发应采取的措施 (9)知识点6、简述档案提供利用、档案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9)第八章档案检索 (9)知识点1、档案检索 (9)知识点2、检索效率 (9)知识点3、档案著录 (9)知识点4、档案标引 (9)知识点5、档案检索工具 (10)知识点6、档案目录中心 (10)知识点7、档案的计算机检索 (10)第九章档案的编研 (10)知识点1、概念和内容 (10)知识点2、编研意义 (10)知识点3、编研特点 (10)知识点4、大事记 (10)知识点5、组织沿革 (11)第十编档案提供利用 (11)知识点1、档案利用工作概念 (11)知识点2、档案利用工作的地位 (11)知识点3、怎样做好档案利用工作 (11)知识点4、档案利用服务利用方式 (11)知识点5、档案提供利用的宣传和咨询服务 (11)知识点6、开放档案 (12)备注说明 (13)绪论一、档案管理学现状1.档案管理学:是研究档案系统的运行规律阐述档案管理的一般原理的技术和方法的学科2.档案管路学历史:从无到有的过程国外苏联我国:20世纪20、30、40年代1935年周连宽《县政府档案处理法》1936年程长源《县政府档案管理法》1938年何鲁成《档案管理与整理》1940年龙兆佛《档案管理法》特点:照搬照抄3.档案管理学现状二、学科类型、定位与特点(一)学科类型1.文书档案或普通档案管理学2.科技档案管理学3.专门档案管理学4.综合性档案管理学(二)学科定位档案学是以档案及档案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各门系统性专业知识体系的总称,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档案管理学”的特点:是以档案管理的全过程为研究对象,其更偏重于对档案管理纵向的、全面的、系统的研究。
(三)学科特点1.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2.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3.社会性与服务性的统一三(1)在学习档案管理学时要坚持如下原则:从我国国情出发,重视总结我国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批判精神。
(2)在学习档案管理学时应掌握如下具体方法。
1.历史研究法2.调查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5.理论研究法第一章档案实体管理概论一、档案实体管理的概念1.(1)档案实体管理:指针对处于实体状态的档案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基本特点:根据事物现实存在状态及情况对其实施管理实体:(1)所有触之有形的实际物(2)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实物(3)表示数据库中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对象或概念(4)真实具体的东西,第一性的东西(5)能够独立存在,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源的东西(2)虚拟管理:根据事物抽象的属性、特征所实施的管理。
虚拟:(1)不一定符合事实虚拟的情况(2)编造的(3)由高科技技术实现的仿实物或伪实物的技术虚拟管理:(1)网络时代公司成员分布于不同地点的管理,跨时空组织边界的实时沟通和合作,以达到资源合理配置,效益最大的目的。
(宏观)(2)对虚拟团队进行协调,提高团队效益。
(微观)2.档案实体管理的内容: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统计收集:分散到集中整理:无序到有序、零乱到系统鉴定:判断档案是否保存或销毁统计:反映数量的关系保管:目的是延长档案的寿命统计:2.实体管理与内容信息开发利用的关系档案实体管理是手段,档案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是目的二、档案实体管理原则原则:(1)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2)长期检验所整理出来的合理化现象1.来源原则:把同一机构、组织或个人形成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管理的原则2.全宗原则(1)全宗:一个国家机构、组织或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文件整体,是档案馆档案的第一层分类,统计单位。
同一全宗的档案不能分散,不同全宗档案不能混淆。
(2)全宗原则的理论意义:全宗原则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全宗原则深刻揭示并维护历史活动的有机联系全总原则对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全宗原则在方法上简便求实全宗原则的理论意义:全宗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尊重历史,作为档案管理的基本方法性原则和理论基石对整个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指导意义(3)实践价值:○1维护了历史本来原貌,最大限度体现了档案的本质属性○2使分类方法简便易行(4)面临的问题:○1在管理实践中难以彻底贯彻落实○2社会各组织之间关系界限模糊○3组织和个人共同活动中形成的独立性较强的档案全宗划分问题3有机联系原则4保管和利用方便原则三、档案实体管理的方法1.方法:历史方法逻辑方法二者区别:○1历史方法是根据事物的客观现实存在状态及界线对事物进行直接认定性的区别与划分○2逻辑方法是根据事物抽象属性和特征来区别2.实体管理中应用历史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尊重和突出档案的本质属性、遵循档案的形成规律、维护档案的有机联系,从而维护历史本来面貌的历史注意思想(2)历史的方法较多适用于档案实体管理,逻辑方法较多适用于档案的内容信息,开发利用这一基本结论,两者要结合使用档案价值的鉴定知识点1:档案价值及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理解(P33~35)档案鉴定:是指区别与判定档案真伪和档案价值的鉴定。
档案价值:档案价值是档案这一客体对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凭证和情报作用,而表现出来的有用性及有用程度。
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是指档案馆(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的一项工作。
简单地说,就是判定档案价值、决定档案存毁(生死存亡)的工作。
知识点2: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基本内容(P34)(1)制定档案鉴定的有关标准,包括单行规定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等。
(2)具体判定档案材料的价值——有用性及有用程度,确定其保管期限。
(3)剔除本无保存价值和保管期满的档案,按规定进行销毁或做相应的处理。
知识点3: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意义(P34)(1)便于发挥档案的作用:通过鉴定工作,剔除无价值的档案,把有价值的档案管好,利用时就可以按照利用者的需求及时查找出来,发挥档案的作用。
通过鉴定工作,去粗存精,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2)便于档案的安全保管通过鉴定工作,分清主次,对价值大的档案,给予良好的保管条件,尽可能延长档案的寿命,维护它的安全。
剔除销毁无价值的,腾出空间保管有价值的档案。
(3)便于应付突然事变经过鉴定,区分主次,遇突然事件,能及时、迅速地将重要档案抢救和转移。
(4)档案价值鉴定是决定档案生死存亡的基本手段。
档案多为孤本,有的十分珍贵,如果错误销毁了有价值的档案,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因为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担当的特殊使命,使其成为现代档案管理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其他各环节的开展知识点4、档案价值鉴定标准档案价值鉴定标准由档案属性标准、社会需要标准及相对价值标准三方面内容组成。
一:档案价值的特点价值的特点○1多维性○1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2潜在性○2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3相对性○3社会性和主观性的统一二(一)档案属性标准1、来源标准档案的来源是指档案的形成者。
来源特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它是作为国家各级档案馆确定档案收集范围的基本根据。
2)机关在鉴定档案时,应注意区分不同的作者。
3)在本机关制成的文件中,具体的撰写者、制发机构也对档案价值产生影响。
2、内容标准档案内容是决定档案价值最重要、最本质的因素。
对档案内容的分析可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A、档案内容的重要性;B、档案内容的独特性;C、档案内容的时效性;D、此外,对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完备性等也要加以考察,以准确地把握档案的价值。
3、形式特征标准档案的形式特征是文件的名称、责任者、形成时间、载体形态、记录方式等。
在某种情况下,这些形式特征也可能对档案的价值发生影响。
(二)社会需要标准1、社会需要方向2、社会需要面3、社会需要时间(三)相对价值标准在一定的情况下,某些文件的保存价值和保管期限可以相对地提升或降低。
主要有两方面:1、相关档案的保存状况:看档案的完整程度;看档案是否重复;看文件可靠程度;看档案内容的可替代程度。
2、保管提案件和费用:现有保管条件;保管费用。
在根据上述标准分析档案价值的时候,要始终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切忌机械、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忽略其他。
知识点5、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P48档案价值鉴定原则是必须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分析主体与主体本身的需要,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效益的观点,判定档案的价值。
(一)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去衡量档案的价值(二)分析主体与主体本身的需要。
(三)全面的观点1、鉴定时,不仅要看到局部,也要看到整体,既要考虑到本单位的利用,也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
机关档案的鉴定存在的问题,往往只顾到本机关的利用。
2、鉴定时,还要看到全宗之间及全宗群的联系,甚至要考虑到国家全部档案。
3、要从把档案移交到档案馆的角度来考虑,既要考虑到进馆档案的完整性,也要考虑避免馆内档案的过多的重复。
重复在档案馆是不可避免的和必要的,允许少量的重复、必要合理的重复。
(四)历史的观点档案本身就是历史的记录,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此鉴定时应当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档案的价值。
根据档案产生的时代背景、具体的事件、本身的历史作用等方面来预测档案的历史价值、反对狭隘的实用主义观点。
(五)发展的观点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决定了档案的价值不断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