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1.为什么说吸烟是当今世界较严重的社会问题?①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达到250万,烟是人类第一杀手。
经证实,吸烟是导致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恶性病症的元凶,是普及世界的公害。
②吸烟会带来劳动力的丢失。
吸烟者常常离开工作场所,会减少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从经济效益来看,与吸烟相关的疾病造成的损失远远高于烟草销售收入额。
2.试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①吸烟导致血栓,引发各种心脏病吸入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吸收氧气的能力。
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的承受能力减弱,心肌缺氧引起冠状动脉梗塞,心脏局部缺血(或心胶痛)促使动脉粥样化累积,许多心脏疾病开始发生。
在30和49岁之间,吸烟者心脏发病的机率极高,是不吸烟者的五倍。
戒烟者发现一年后他们心脏发病的机率下降一半。
②吸烟对脑部的损害吸烟会引致多种脑部疾病,会减低循环脑部之氧气及血液,引致脑部血管出血及闭塞,而导致麻痹、智力衰退及中风。
中风原因是吸烟导致脑部血管痉挛,使血液比较容易凝结。
吸烟者中风机率较非吸烟人士高出两倍。
③吸烟对口腔的损害吸烟还可引起食管癌、喉癌、上呼吸道癌、口腔癌的发生。
烟雾是对支气管的慢性刺激,使黏膜溃疡、出血,是急慢性支气管炎发生的主要原因。
香烟中的焦油及烟雾的热量会使唾液腺发炎,味蕾受损,口味和嗅觉能力大大减弱。
接下来,就很容易导致口腔癌,大约2/3的患者在发现口腔癌后仍可艰难地活下去。
同时,烟气可使咽喉中的温度从37°C增加到42°C,引起里面的粘膜微度烧伤而产生慢性热创伤,最终则导致喉癌。
④吸烟对肺部的损害吸烟能引致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纤毛变短和不规则及其和运动发生障碍,降低局部性抵抗力,容易受到感染。
吸烟会引致肺癌。
90%的总死亡率是由吸烟所导致。
初期病徵不会被察觉,直至癌性细胞漫延至血管及其他器官。
吸烟亦会引致肺气肿,肺部支气管内积聚之有毒物质,会阻碍人体吸入之空气正常呼出,令肺部细胞膨胀或爆裂,导致患病者呼吸困难。
⑤吸烟对胃部的损害患有肠胃性疾病者,吸烟足以使肠胃病更恶化。
患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者,溃疡处的愈合会减慢,甚至演变为慢性疾病。
吸烟能刺激神经系统,加速唾液及胃液的分泌,使胃肠时常出现紧张状态,导致吸烟者食欲不振。
另外,尼古丁会使胃肠黏膜的血管收缩,亦令食欲减退。
⑥吸烟对全身骨骼的损害尼古丁令血管收缩,降低了流到新生骨骼的血量。
吸烟时吸入的一氧化碳,亦同时减少进入身体的氧气比率。
吸烟会引致盘骨炎及背痛,有严重背痛的人大部份都有很大烟瘾,这是由於吸烟会引致流向关节盘的血液减少,关节盘因而提早退化。
吸烟会引致关节炎。
每天吸食一包烟,将提高患病率达50%。
吸烟导致骨质流失更快。
吸烟会干扰雌激素,而雌激素正是骨骼发展的重要荷尔蒙。
⑦吸烟对肝脏的损害吸烟会加重肝脏负担。
经常抽烟会影响肝脏的脂质代谢作用,令血中脂肪增加,使到良性胆固醇减少,恶性胆固醇增加。
这个原因令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加负担。
⑧吸烟对肠的损害吸烟会导致结肠癌。
患此癌的机会则与吸食烟草的份量成正比。
研究显示停止吸烟虽然可以减低其他疾病例如心脏病、肺癌等的机会,但患上结肠癌的危险就仍然非常大。
⑨吸烟对生殖系统的损害吸烟对脊髓的神经中枢起抑制作用,使吸烟男人性欲变弱,又由于吸烟能使血管收缩、痉挛,引起末梢血循环障碍。
吸烟是导致阳萎的最主要原因。
澳洲和加拿大已在香烟盒上直接了当地印上这个信息。
另外,吸烟影响精子活力,使畸形精子增多,停止吸烟三至六个月后,方可恢复正常。
如想要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婴儿专家提倡一定要停止吸烟三到六个月。
妊娠妇女吸烟影响胎儿健康,相比不吸烟妇女,吸烟妇女更容易产下早产儿或体质衰弱的婴儿,婴儿猝死者增多。
吸烟妇女哺乳容易导致婴儿生理发育迟缓,智力发育缓慢,情绪发育障碍。
⑩二手烟的危害抽烟时喷出的烟雾可散发超过四千种气体和粒子物质,大部分这些物质都是很强烈的刺激物,其中至少有四十种在人类或动物身上可引致癌病。
在抽烟者停止吸烟后,这些粒子仍能停留在空气中数小时,可被其他非吸烟人士吸进体内,亦可能和氡气的衰变产物混合一起,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
当吸烟危害吸烟者本身健康的同时,二手烟也影响非吸烟者。
除了刺激眼、鼻和咽喉外,它也会明显地增加非吸烟者患上肺癌和心脏疾病的机会。
如果儿童与一些吸烟人士同住的话,他们的呼吸系统会较容易受到感染。
其他影包括增加咳嗽、气喘、痰多、损坏肺部功能和减缓肺部发育。
⑪吸烟对青少年危害性更大,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据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
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
3.试述控制吸烟的干预策略。
吸烟行为的形成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吸烟这一条件刺激与烟中尼古丁等物质入血的非条件刺激效应结合,即为强化。
因此,要想戒烟成功,必须改变行为。
因此,戒烟的干预策略可分为5步:第1步,增强戒烟动机,写出吸烟的不良后果,若不改变,对家人,对自己的不良影响; 第2步,保持记录,每天的吸烟支数,吸烟时间,吸烟场所,什么心境下想吸烟,以找出产生吸烟行为的扳机点,吸烟规律以及程度,即对自己的吸烟情况进项调查;第3步,制定计划,明确具体目标,如计划在3到5个月的时间里完全戒烟,每天,每周逐步减少香烟的数目,达到目标的奖赏办法,家人支持监督计划;第4步,采取行动,在调查,制定计划的基础上开始改变吸烟行为,如采取回避扳机点,以新行为取代旧行为,用厌恶疗法来取代吸烟,调动意志力和克服困难,取得家人和友人的支持与监督;第5步,维持新的不吸烟行为,并且巩固下去。
也可在公共场所,工作地点以及家中增加无烟区域,实施禁烟法令或限制吸烟范围的法令;减少初次吸烟人数,提高烟草的售价,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增加戒烟人数,戒烟系统提醒,减少戒烟花费等等。
4.案例题:在医学生中实施吸烟行为团体干预法五年效果评价。
北京医科大学从1988-1993年反复研究提出了“吸烟行为团体干预法”后,及时制定了1994-1999年控烟工作计划,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切入点,每年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开设控烟教育课,实施吸烟行为团体干预法。
经5年实践,于1998年12月作终期评价,获满意效果。
1988、1991、1995、1998年学生吸烟率分别为30.0%、26.7%、22.5%和5.0%,特别是男生吸烟率分别为58.6%、50.4%、42.5%和8.8%,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医学生的“吸烟行为团体干预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控制吸烟行为的健康促进模式。
这一方法对医学生更新观念,增进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转变态度,改变行为大有帮助。
对吸烟行为干预有什么意义?如何评价吸烟行为的团体干预法的效果?意义:对吸烟进行行为干预,其意义在帮助吸烟人群戒烟,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20分钟后:随着戒烟后身体里尼古丁含量的降低,全身的循环系统得到改善,特别是手和脚部,戒烟8小时后:血液中的含氧量达到不吸烟时的水平,同时体内一氧化碳的含量减少到一半,烟24小时后:戒烟给心脏、血压和血液系统带来的益处便会显现出来,戒烟48小时后:尼古丁全部消除,你会发现你的味觉和嗅觉开始得到改善,戒烟72小时后:呼吸变得更加轻松,同时你会感到整体精神状态有所改善,戒烟3-9个月后:任何呼吸问题都得到了改善,而且肺部的效率增加了10%,戒烟1年,冠心病的超额危险性比继续吸烟者下降一半,戒烟5年后:中风的危险性降到从不吸烟者水平,戒烟10年后:患肺癌的几率达到了正常人的一半,戒烟15年,患冠心病的危险与从不吸烟者相似。
死亡的总体危险度恢复到从不吸烟者水平。
因此,任何时间戒烟都不算迟,而且最好在出现严重健康损害之前戒烟,如果你在35岁前戒烟成功,那么你的预期寿命将和正常人一样。
戒烟的近期好处:1、味觉改善2、口臭消除3、牙齿变白4、咳嗽痰液减少或停止5、血压降低6、睡眠改善7、视力提高8.戒烟后头痛和肩部酸痛会逐渐消失,并且不象以前那样容易感冒。
戒烟后的远期好处:1、患癌的危险性减少2、冠心病的死亡率下降3、防止肺功能变化4、有利于优生5、溃疡病容易治愈6、防止寿命缩短评价:吸烟行为团体干预法是以健康传播学,健康教育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经过六七年反复试验,探索而提出的一种以团体为干预单位,以特定人群为对象的控制吸烟行为的方法。
其特点是,针对性强,干预对象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医学院一年级新生,有男生有女生,有吸烟者,有不吸烟者,根据问卷分析,针对他们形成吸烟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及其对吸烟与健康的知识的不足,采取相信的对策进行干预。
目标要求明确,通过团体干预,使全班学生对控烟问题在思想上,行动上,组织上得到了极有力的支持与鼓励。
占用课时少,授课内容少而精。
信息反馈及时,在大众传媒大力宣传反对吸烟所形成的社会氛围中,针对特定人群,采用人际传播强化控烟教育。
强调传播与教育并重,联系实际,注重群众参与,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思考,在吸烟与健康之中做出正确选择。
着重发挥集体力量,使团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支持与鼓励,互相帮助和约束,建成一个文明的,无烟的集体。
5.案例题:对戒烟行为的干预研究。
戒烟干预项目往往由于人们的参与率太低而收效不大。
Velicer(1995年)等发现:在人群中无戒烟意识、考虑戒烟和准备戒烟的比例一般是稳定的,在自然状态下,吸烟者中约有40%的吸烟者无戒烟意识;40%考虑戒烟;20%准备戒烟。
但是在中国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在中国的吸烟者中,60%的吸烟者无戒烟意识;17%的吸烟者打算戒烟;25%戒烟。
其中1/3戒烟者维持了6个月,进入了维持阶段,13%的人戒烟失败,初现复吸。
显然中国的大多数吸烟者还没有意识到烟草的危害和没有打算戒烟。
从上述案例看:你认为为什么我国吸烟者不打算戒烟的比例比国外要高?怎样对无戒烟意识、考虑戒烟、准备戒烟、开始采取戒烟行动的人进行戒烟干预?(一)有调查显示,我国3亿烟民中约有16.9%的人打算在未来一年内戒烟。
但戒烟并非易事,很多人戒烟多次却总戒不掉。
吸烟成瘾是一种疾病,戒烟者复吸率达三成,我国吸烟人群戒烟成功率极低,仅为13%左右,而在美国、加拿大等国这一数字则达到50%。
巨大的数字差距背后,除了各国控烟力度外,也与烟民在戒烟方面的选择有关。
多数戒烟者凭意志戒烟的背后,是戒烟服务的缺乏。
据介绍,我国91.8%的戒烟者未得到任何戒烟服务。
国外的戒烟体系相对中国更为完善,如将戒烟药物纳入医保体系,戒烟门诊的规模和数量较多,覆盖面较广,并且国外的科学技术水平较高,采用更为科学和更高科技的方式来进行戒烟,成功率更高,整个社会戒烟氛围也优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