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教育学复习题(含答案)

健康教育学复习题(含答案)

健康促进的具体目标:
1)全面提高我国公民健康素养
2)促进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环境的健康
3)预防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中相关的危险因素
4)促使个人和社区人群降低因不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所致的危险
5)降低性别、种族、年龄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公平性,特别关注脆弱人群的健康促进的主要策略:
1)社会动员:
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基础,以社区参与为原则,以自我完善为手段。
A型行为模式:
往往表现为雄性勃勃,争强好胜,富有竞争力和进取心,工作节奏快,有时间紧迫感。这种人警戒性和敌对意识较强,具有攻击性,对挑战往往是主动出击,而一旦受挫就容易恼怒。——冠心病
C型行为模式:
是一种与肿瘤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其核心行为表现是情绪过分压抑和自我克制,爱生闷气。
1
3、"疾病的三级预防
健康信念模式:
是基于信念可以改变行为的逻辑推理。健康信念的形成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因素:1)对疾病威胁的认知2)对采取健康行为得益的认识和克服改变行为中困难的决心3)提示因素4)其他相关因素。
在信念模式中引入了“自我效能”的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执行某一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自信心。
行为转变阶段模式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了根据个人或群体的需求来确:
反馈技巧:1)积极性反馈2)消极性反馈3)模糊性反馈4)鞭策性反馈5)情感性反馈
23、"熟悉剧场测试法、把关人调查法、重点人群调查法P115
剧场测试法:
将大量的受试者集中在一起,同时将评价对象和非评价对象放臵在一起,即事先不公布这次测试的真正目的。受试者自行选择所需要的材料进行观看,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优点是获得的是定量资料,且信息量大。缺点是技术性要求较高,对于地点的选择、调查表的拟定及活动的组织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很难深入的了解一些开放性问题。
种类:
形成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总结评价
40、"健康教育评价的意义
取得成功的必要保障;
科学地说明健康教育活动的价值;
科学的证据;
修正完善计划的手段;
提高专业人员的水平。
4
1、"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1)净现值法2)年当量净现值法3)效益成本比率法4)内部收益率法5)增量的效益成本比率
(1)重点人群组调查对于一项传播计划的形成具有特别的价值,必须精心选择重点人群组成受试对象
(2)在正式讨论前可对受试者进行背景调查以决定其是否合格,避免将专业人员作为受试对象,参加者彼此之间不熟悉。
(3)讨论进行的次数无特定要求,可根据项目需要及资源情况而定。主持人应具备主持小组讨论的技巧,讨论结果应有专人记录
1)建立领导机构2)积极动员靶人群参与3)加强网络建设和部门间的协调4)制定政策,支持项目的开展。
3
6、"实施时间表的作用:
实施进度表是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依据,也是对照检查各项工作进展速度和完成数量的依据
37、"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计划应着重于哪些内容
①确定培训的目的和宗旨,选择培训对象。
②编写培训计划、教学大纲及基本教材。
制定健康促进的目标。
7、理解社会大卫生的理念
以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理论——协同论为基础,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强调组成伙伴关系(partnership)以适应全球化趋势。
8、健康相关行为的含义,分类,并能辨别和理解不同的行为的类型
健康相关行为:
指的是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分类:
促进健康的行为(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危险行为)
控制:
对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单极化管理,对各个部门进行协调、组织、监督、培训等。
3)格林模式:1诊断阶段(和需求评估)即PRECEDE阶段2执行阶段即PROCEED阶段
步骤:1)社会学诊断2)流行病学诊断3)行为与环境诊断4)教育与组织诊断5)管理与政策诊断6)为评价阶段。
社区诊断又称社区评估:
通过客观的科学的方法对社区人群认可的该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这些问题有关的该社区内的组织机构、政策和资源现状进行确定的过程。
2
0、"熟悉人巧:
1)谈话的技巧
2)非语言传播技巧:
无声的动姿、有声的类语言、时空语
3)倾听技巧
4)提问技巧
5)反馈技巧
6)组织小组讨论技巧
21、"理解5求心理P106——求新、求真、求近、求短、求奇、求乐
22、"理解各种反馈的方法
反馈方法:1)“语言反馈”2)“体语反馈”
定行为干预的策略;不同阶段所采用的转发策略也不尽相同。把行为转变分为5个阶段:1)没有准备阶段2)犹豫不决阶段3)准备阶段4)行动阶段5)维持阶段。行为的干预首先要确定靶人群所处的阶段,然后用相应的干预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1、"行为危险因素对疾病和死亡的影响比例
全球为60%。
1
2、"A型、B型和C型行为模式的特点
2)倡导与游说
3)协调
健康教育的主要特点:1)多科性和跨学科性;2)以行动改变为主要目标3)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4)注重计划的设计和效果的评价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
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的行为改变。
3、在健康促进中,政府的角色
促进健康和社会发展是政府的核心义务和职责,并由社会其他所有部门共同承担。如果没有一个由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组成极具凝聚力的领导机构是难以完成促进健康的使命的。重新认识健康促进面临的挑战、建立新的战略伙伴关系、调整战略方向。
2
8、"理解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倾向因素:
与目标行为密切联系的认知因素,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或诱发某种行为的动机,如知识、态度、信念、价值观,等。
促成因素:
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形成某行为所必须的技能和资源。这些资源也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健康教育队伍,健康信息和技术以及行政部门的支持、立法等。
2)整体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3)前瞻性原则6)参与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7)成功的原则
27、"规划设计的三个模式,重点是格林模式,每个阶段主要的工作。社区评估。
1)评估-分析-行动模式
即3A模式
评估(assessment)通过科学、完整的资料收集进行社区需求评估,确定当前发展水平,取得的成绩和存在地问题。
分析(analysis)根据上述的评估,分析原因所在和需求。
行动(action)按程序决定规划内容并执行。
2)归元-赋权-控制模式
归元:
把健康促进各项目的各项工作具体分解,将各项工作“回归”到相关单位。
赋权:
依据项目多元分工,把项目工作责、权、利赋予有关部门,由有关部门按照本部门运行规律统筹本部门的健康教育工作。
强化因素:
是存在于干预行为后加强或减弱某种行为的因素。强化因素多指与个体行为有直接影响的人,包括父母、同伴、保健人员、及领导的赞扬劝告等社会支持、影响;也包括自己对行为后果的感受,如社会效益,生理效益、经济效益、心理收益,等。
29、"确定优先发展项目的依据,各种方法
依据:1)重要性2)可行性3)有效性
三级目标人群:
决策者、经济资助者及其他对项目的成功有重要影响的人。
31、"规划设计的具体目标的要求:
明确的、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
32、"项目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政府的积极支持
33、"健康促进计划执行的要素
1)领导重视。2)组织网络健全。3)资源保证4)人人参与
34、"什么是支持性环境,什么是规划的群众基础——人人参与
健康:
身体的、精神的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健康教育:
是通过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公民的健康素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
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
1、影响人类健康因素和主要的因素,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增加的原因(不良健康行为)。
1)急性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威胁所造成的突发事件
2)慢性、持续性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构成的威胁
3)自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4)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主要的因素是行为与生活方式
2、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促进的具体目标和健康促进的主要策略。健康教育的主要特点和核心问题。
17、"传播的特征
1)社会性2)普遍性3)工具性4)共享性5)互动性
18、"健康传播的出发点。——“人人健康”
19、"熟悉人际传播、把关人
人际传播是指人们面对面地进行信息和情感的交换。具有三个功能:
信息沟通、思想沟通和情感沟通。4种人际传播网络:
环型、链型、Y型、轮型。
把关人:
是指在信息传递路线上,决定让哪些信息通过的人。
24、"健康信息的特点:
1."符号通用
2."科学性
3."针对性
4."适用性
5."通俗性
25、"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
1)知晓健康信息2)健康信息认同3)态度转变4)采纳健康行为
26、"规划设计的原则,其目标原则是指什么?
原则:1)目标原则:
规划设计必须自始自终坚持以正确的目标为指向,使规划活动紧紧围绕目标开展,以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应有明确的总体目标。
把关人调查法:
把关人调查是预试验时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可与受众的预试验同时进行,从两个方面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使传播材料的制作更完美。调查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