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风舞
【教学理念】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用音乐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耍中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把音高、节奏、情感等基本要素通过各种形象生动的教学环节展现出来,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学会在音乐中与同伴团结合作,完成可参与的音乐活动,创造协调的音响,演练优美的音乐。
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启发学生发挥表现力、创造能力,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
【教材分析】
《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f大调2/4拍子。
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
它由六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三乐句是严格地向下模进;第四、六乐句是完全重复;第五乐句是歌曲的对比乐段。
歌曲中使用“特啦……”这一很有特点的衬词,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听辨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通过节奏练习、演唱、创编、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集体表演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切分音节奏的听辨与正确演唱。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铃鼓、沙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律动
2、师生问好
二、新课。
(一)导入引出
设置情境:通过图片认识一位捷克友人,在捷克友人的带领下
A、了解捷克的地理位置
B、认识捷克民族的服饰、民俗习惯。
C、领略捷克风光引出歌曲《土风舞》。
(二)听赏中认识
1、感受歌曲,师生跟随音乐舞动起来。
学生从中感受《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从律动中感知2/4拍子。
2、认知歌曲,学生展现热闹情景。
A、领会歌曲的速度、力度。
B、请学生说出歌曲的大意。
C、请学生跟随音乐用小乐器表现出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
(三)新节奏型
1、出示节奏型X X | X X | X X X | XX X0 | |
2、分析切分节奏X X X
A、切分节奏概念
B、课件演示切分节奏演变过程。
3、读、拍切分节奏:照镜子游戏
A、模仿船工号子:嗨咗—咗
B、模仿口头语:哎哟—哟
C、手拍口读切分节奏。
D、读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歌词。
(四)读读、找找、唱唱
1、随伴奏读歌词。
2、找一找,分一分。
A、划分歌曲乐句。
(六个乐句组成)
B、听歌曲,用手臂画出音的高低进行的线条,感受旋律进行的特点。
(第一、二、三乐句是严格地向下模进)
C、找出完全重复的乐句。
(第四、六乐句是完全重复)模唱重复乐
句。
D、找出哪一句是歌曲的对比乐段。
(第五乐句是歌曲的对比乐段)模唱对比乐句“3 . 1 | 5550|”
3、范唱歌曲,掌握特点衬词。
A、请学生找出衬词部分,说出衬词的作用。
(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
B、请学生设计动作。
C、师范唱,学生听到衬词部分配合动作。
D、跟琴哼唱衬词部分。
4、学唱歌曲。
A、跟琴用“la”哼唱
B、随范唱边律动边唱歌
C、跟琴唱歌词
D、师生接龙:重点突出切分节奏,如“粮食呀”、“愉快呀”、“跳舞呀”、“到处呀”。
(学生对歌曲的难点节奏X X X 就很容易掌握了)5、演唱处理。
(换气、副歌是高潮力度应逐渐变强)
(五)歌曲比较:
1、将《红叶》与《土风舞》进行比较,完成表格填写。
(重点是力度和速度)
2、让学生试验唱《土风舞》时把速度变慢,力度变弱会出现什么样不同的效果(让生亲身体会速度、力度对歌曲情绪的重要性。
)(六)表演唱
1、分小组:一组学生上台表演丰收的情景、一组同学用乐器伴奏、其余四组同学边律动边欢快地唱歌。
2、互评自评
三、小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切分音节奏,根据找出全曲的主要节奏,首先,我在新授课环节中先解决这一难点,从拍节奏开始,先模仿船工号子,让学生轻松掌握切分音节奏的读法并感受其强弱特点。
学唱过程中,先让学生聆听和模唱,感受歌曲中最突出的切分音节奏;再以接龙游戏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找找歌曲中节奏完全相同的乐句,清楚歌曲的节奏;设计动作表现衬词,表达高潮;正确处理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情绪;与《红叶》进行对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会了歌曲。
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和课件设计方面还是存在不足,将在今后继续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