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生物技术
第一节《发酵技术》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内容主要涉及的是身边的发酵技术和工业化的发酵产品,重点是让学生动手制作酸奶的过程,难点是米酒制作的过程及原理。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微生物的种类与人类的关系,现在将更近一步认识利用微生物来开发生物技术产品,体会生物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浓,甚至在上实验课时,很多学生都是抱着好玩的心态,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怕动手、怕脏等情况出现,乃至在实验中都缺乏理性的思考。
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做到对实验小组进行优先构建,让实验小组分工合理,相互促进及监督,在实验中加强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和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运用发酵技术制作一种传统食品。
(3)体会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品尝酸奶,引出身边的发酵技术。
(2)、通过自制酸奶(或制酱,或酿米酒)的实践活动,了解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一般原理。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体验与生物发酵技术有关的职业。
三、教学重点
1、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四、教学难点
1、米酒制作的过程及原理。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活中常见的发酵产品:酸奶、调味品、米酒、面包、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教法】
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参与活动
【引入新课】
直观看实物介绍并引出今天的课题《发酵技术》
演示一个实验稍后观察,通过导学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分组讨论自主学习。
稍后学生观察其演示实验现象并解释其中的原理,教师针对导学案的知识点分别提问,摸清学生掌握程度酌情归纳要点。
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是密可不分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那现在我们就动手操作自制酸奶的活动。
(一)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你可能品尝过多种各有特色的酸奶,但你品尝过自制的酸奶吗?今天老师提前先制作了一份酸奶,并展示给同学们看。
那现在我就要请大家分成6个大组,进行我们的分组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提问:
(1)为什么要将容器清洗干净并煮开消毒?为什么要将牛奶煮开?
(2)煮开的牛奶为什么要冷却后,才可加入酸奶?
(3)制作酸奶的步骤可以归为几个?
(4)你能举出一种利用相同原理制做的食品或饲料吗?(教师要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给予肯定的指导)。
教师小结:酸奶的制作需要乳酸菌的参与,温度适宜,没有氧气条件,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所致。
步骤有灭菌--接种--密封--发酵。
四川泡菜、青贮饲料等根据同样的发酵原理。
(二)酿一醇香浓郁的米酒
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闻一闻,是什么?同学打开的同时伴随着一股轻淡的酒香飘出,学生边看边作吸气状,好香,有酒香味。
学生相互交流着,下面就请同学们看教材111页活动:酿一瓶醇香浓郁的米酒。
在看书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看。
师提问
(三)建议活动
1、选做一种调味的发酵酱
(四)课堂巩固
今天我的收获是什么?
(五)课堂小结及板书
发酵技术-----食品发酵
1、酸奶的制作;乳酸菌
2、米酒的制作:酵母菌、霉菌
3、发酵酱的制作:米曲霉
(六)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我深知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活动的重要性,因为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特别是导学案的介入让学生自主学习先入为主掌握了知识后,动手操作更是得心应手,从而更提高学生
的科学素养及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