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9.颐和园的长廊

29.颐和园的长廊

29.颐和园的长廊【课时目标】1、学习并掌握生字新词。

2、感知课文内容,解读描写长廊建筑艺术美的部分,体会长廊建筑艺术的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2.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介绍名园,导入新课。

1、教师: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板书:颐和园讲解“颐”字的字形),你们能借助搜集到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座皇家园林吗?2、展示资料,介绍颐和园。

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3、教师: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了。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板书:的长廊)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颐和园?按什么顺序记叙?3、画出你觉得优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教师检查指导:(一)字词1.生字需读准字音记清字形:颐辑拱湛范2.词语:颐和园、雕刻、编辑长廊、斗拱、引人注目精湛、典范、赏心悦目乾隆引人入胜3.优美语句示例:“长廊,可以说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

”“长廊的美还美在长廊上的那些话。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两句话,再想一想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指名反馈)三、图文结合,体会建筑艺术美1、教师导读:今天,我们先来观赏长廊的建筑艺术美。

2、指名分段读描写长廊建筑艺术美的段落,其他学生思考:作者从那几个方面介绍长廊的建筑艺术美?指名反馈。

4、再读这些自然段,和同桌交流长廊的造型、风水、结构分别绝在哪里。

指名反馈。

5、教师小结:这就是长廊的三绝,这三绝让你感受到怎样的建筑艺术美呢?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把相关句子画出来。

指名反馈。

6、教师小结:这就是长廊的三绝,它们构成了长廊建筑艺术的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

7、教师:长廊的建筑艺术美还表现在哪里?(指名反馈)8、教师:也正是因为此,颐和园成为建筑美学的典范,在世界上知名度也很高。

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颐和园长廊的建筑艺术美。

下节课,我们再去了解长廊的绘画艺术的美。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判断下面带点的字的正确读音。

(用“√”表示)痕迹(hãn hãng)佛香阁(gã gě)堤岸(dī tí)横槛(kǎn jiàn)颐和园(yí yì)树丛(cōng cóng)二、补充词语。

引人(注)目依山(傍)水精(湛)技艺赏心(悦)目意(犹)未尽装饰烘(托)三、给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好:①便于②表示数量多③跟“坏”相反④容易⑤很,特别1.一阵风吹来,好凉快啊!()2.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

()3.这道题真好做。

()4.我是班上的一名好学生。

()【参考答案】一、hãn gě dī kǎn yí cóng二、注傍湛悦犹托三、1.⑤ 2.② 3.④ 4.③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长廊绘画的特点,体会长廊绘画艺术的美。

2、总结全文,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欣赏到了颐和园长廊的建筑美,而这建筑美主要表现在长廊的三绝:长廊的造型绝、长廊的风水绝、长廊的结构绝。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3、指名读,集体评议。

4、教师导:今天,我们继续随作者去欣赏颐和园长廊的画。

二、图文结合,想象画美1、学生自读相关的部分。

2、指名反馈:这三个自然段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长廊的美还美在长廊上的那些画。

)3、教师导读:长廊的画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指名反馈。

特点一:画多。

特点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5、教师小结:这些画来历不凡,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颜色各异,精美绚丽,堪称艺术珍品,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三、总结课文,介绍长廊1、教师:这篇课文中作者从长廊的建筑艺术以及长廊的画两个方面,为我们展示了长廊的美。

2、教师:那么,在表达上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3、生自由回答,教师适当引导与补充。

4、教师导:此外,作者在描述颐和园长廊的过程中,还大量运用了四字词语,请同学们找一找。

5、要求学生用上四字词语介绍长廊。

四、写法借鉴。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指导:1.作者以总分形式介绍了长廊的美,结构合理,条理清楚。

2.各部分的介绍能够围绕总起句来写。

3.运用了比喻、设问、列数字等方法介绍。

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颐和园中除了长廊外,还有许多优美的景色,我们为我国有这样的建筑闻名于世而感到骄傲。

希望你们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

dà diàn chánɡ lánɡ zhù zi zhū hónɡ yuǎn tiào dīàn ()()()()()() diāo kâ shī zi zī tài liú lí wǎ jīn bì huī huánɡ()()()()()二、填空组词。

姿态( ) 神( )气( ) 登楼远( )金碧( ) 隐( )约( ) 郁郁(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柱子()的栏杆()的公园()的宫殿()的杨柳()的堤岸()的树丛()的长廊()的画()的琉璃瓦()的城楼()的景色四、读一读,选一选。

1.经过几(jǐ jī)个星期的努力,我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

2.就是这一句的鼓励,几(jǐ jī)乎改变了我的一生。

3.茶几(jǐ jī)上放着一本书,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五、读一读,写一写。

例: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跑步比赛开始了,运动员快得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散在草丛里的野花,多得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大殿长廊柱子朱红远眺堤岸雕刻狮子姿态琉璃瓦金碧辉煌二、(不一)(清)(爽)(眺)(辉煌)(隐)(约)葱葱三、(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美丽)的公园(辉煌)的宫殿(倒垂)的杨柳(长长)的堤岸(葱郁)的树丛(有名)的长廊(五彩)的画(黄色)的琉璃瓦(古老)的城楼(迷人)的景色四、1、几(jǐ jī) 2、几(jǐ jī) 3、几(jǐ jī)五、离弦的箭天上的星星【板书设计】29.颐和园的长廊颐和园的长廊美、壮观【课后反思】本文的重点是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词语所描绘的情境,感受长廊的美。

我先通过播放一组山水名胜的图片来展现祖国的壮美,过渡到对颐和园长廊的介绍,以此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课堂效果来看,这个导入非常自然、非常成功,只是时间稍长,后面用时相对紧张。

接着播放的介绍长廊的影片对长廊的美做充分的展示,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对长廊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后面内容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对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了解是课文的重点。

我采取读-讨论-汇报-课件展示的方式进行。

特别是课件展示环节,非常形象直观,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效果非常好。

课文理解完后,我通过教学生写长廊的导游词和查阅长廊的有关资料来对知识进行拓展,这种设计很有必要,能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是课外完成,需要家长的配合。

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比如开展“我来当导游”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将对长廊的了解展示出来。

总之,本堂课我利用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度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方面,本堂课做的很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多想办法。

【说课稿】颐和园的长廊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颐和园的长廊》,我将从教材、设计、目标、教法、学法、过程、板书等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说教材《颐和园的长廊》是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长廊的建筑和绘画的美,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长廊建筑和绘画的赞美之情。

说设计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

教学目标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重点句子,感受颐和园长廊的绝美。

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长廊的建筑和绘画的美,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教法设计本节课时,我更多的是让学生去“自我学习”、“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在读中去感悟,在读、看、思、议中体会颐和园的美丽风光,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了都会得到发展。

说学法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美。

读、看、讲写结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说过程一、激趣导入二、出示学习目标(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理解重点句子,感受颐和园长廊的绝美。

(三)、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诵读课文整体把握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长廊的?2.课文哪些自然段介绍了长廊的建筑艺术,哪些自然段介绍了长廊的绘画艺术?四、深入学习欣赏长廊(一)、自由读4-7自然段,思考: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长廊的建筑艺术?2、和同桌交流:长廊的造型、风水、结构分别绝在哪里?造型:像倒挂的蝙蝠。

风水:从气候上看,冬暖夏凉;从环境上看,依山傍水。

园中美景随水波而动,随四季而变。

结构:斗拱结构,没有用一颗钉子。

(二)、自由读8-10自然段,思考:1、这三个自然段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2、长廊的画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读一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五、品读句子感受绝美1 、园中美景随水波而动,随四季而变,真可谓是变化无穷。

2、长廊是斗拱结构,全部是由木头搭成,竟没有一颗钉子。

3、在273间长廊里,随处可见赏心悦目的彩墨画,一共有14000多幅。

4、课件再现长廊的美,让学生再一次形象地了解长廊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