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台州市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 以中国近代史为例

浙江省台州市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 以中国近代史为例


阶级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抵抗派 林、魏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
奕、曾、
洋务派 李、左、

资产阶级
维新派 革命派
康、梁、 谭、严
孙、章、 邹
激进民主 陈、李、 派 胡、鲁
师夷长技以自强; 自强、求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变法图强;君主立宪
暴力推翻清政府; 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 反对封建伦理道德
关于向西方学习,某重要官员在1898年4
物曲虽博取,王制乃常宗
……但变中又有不变,这便是张之洞对于传统的纲 常名教和社会政治秩序坚定不移的“卫道”立场。他采 纳“西学”、“西艺”、“西政”的选择标准,首先在 不悖离他认为美轮美奂的传统纲常的“亲亲、尊尊”精 神。讲求西学不过是手段,捍卫中学的核心地位才是目 的,正所谓“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
——雷颐《细说晚清七十年 ·走向革命》
• 张之洞倡导的“新旧兼学”中的“新学”亦包括 “西政”,这比早期“中体西用”论者的“西学” 等于“西艺”的观点进了一步,扩及“学校、地 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诸 项,但对“设议院”、“定国会”等涉及政体的 部分讳莫如深。
——冯天瑜《张之洞及其<劝学篇>》
关于向西方学习,
“激进中派学。为他体对,封西建君学主为专制 用政的体批”和判成纲。为常他洋名愤务教怒运进地行谴动了责的大专胆制
指君主导是思“想大,盗其”含,号义召是人,们 在冲封破建坚君束持主缚中和彻国伦底君常决主的裂网。专罗制,同
某重要官员在1898年4 月写成的著作中主张 “宗经”、“以君兼 师”,同时应“政艺兼 学” 。……并认为“大
——张之洞《劝学篇· 外篇·设学第三》144-145页
张之洞在19世纪末的“维新之举”
1.1895年11月,强学会筹办之时,身在南京的张之 洞,捐银5000两,并要儿子张权和亲信杨锐入会。
2.捐银1500两建立上海强学会;
3.拨出官银订阅《时务报》,寄送湖北全省文武大 小、各衙门、各局、各书院、各学堂。
4. 1896年,张之洞亲自写信邀请梁启超到湖北,写 道:“甚盼卓老中秋前后来鄂一游,有要事奉商”, 并捐银500元。 ……
——雷颐《细说晚清七十年 · 走向革命》243-245页
• 维新派主张政治体制改革,主张“兴民权”,梁 启超的许多文章都大力倡言民权,同时激烈抨击 官场的腐败无能,这使得张之洞大为不满。
制——度人和民版传《统历的史》伦必理修三道50页 德、纲常名教的基础
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 政尤急于艺。” 下列四
上,引进、学习和使 用西方的科学技术、 生产工艺,以求富国
人中,该“重要官员” 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 B.张之洞
强兵。
C.谭嗣同
D.孙中山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P49“知识链接”
“其学堂之法约有六要:
他认为:文化“开新”若“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 (dǐ),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 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用其诗句来表达,便是:“文 轨古自一,皮卉今交通。胡婴与蕃乐,汩(gǔ)乱安所 终?物曲虽博取,王制乃常宗。”
月写成的著作中主张“宗经”、“以君兼
师”,同时应“政艺兼学” 。……并认为
“大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
下列四人中,该“重要官员”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
B.张之洞
C.谭嗣同
D.孙中山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P49“知识 链接”
“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成为洋务运动的 指导思想,其含义是, 在坚持中国君主专制 制度和传统的伦理道 德、纲常名教的基础 上,引进、学习和使 用西方的科学技术、 生产工艺,以求富国 强兵。
关于向西方学习,某
重要官员在1898年4月写成 的著作中主张“宗经”、 “以君兼师”,同时应 “政艺兼学” 。……并认 为“大抵救时之计,谋国 之方,政尤急于艺。” 下
列四人中,该“重要官员” 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 B.张之洞 C.谭嗣同 D.孙中山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P49“知识链接”
谭嗣同属于维新派中的
——张之洞《劝学篇· 外篇·设学第三》
“其学堂之法约有六要:
一曰: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 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 为体,新学为用。
一曰:政艺兼学。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 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 声、光、化、电,西艺也。(西政之刑狱,立法最善。 西艺之医,最于兵事有益;习武备者必宜讲求。)才 识远大而年长者宜西政,心思精敏而年少者宜西艺。 小学堂先艺而后政,大中学堂先政而后艺。西艺必专 门,非十年不成;西政可兼通数事,三年可得要领。 大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然讲西政者, 亦宜略考西艺之功用,始知西政之用意。”
“鲜活的历史,客观地分析”
——以中国近代史为例
• 一道值得商榷的选择题 • 一个重要人物的日记 • 一张抗战统计简表 • 一幅饱经沧桑的人物肖像
知识回顾:近代前期主要派别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
阶级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抵抗派
地主阶级 洋务派
维新派
资产阶级 革命派
激进民主 派
知识回顾:近代前期主要派别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
——张之洞《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144-145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其学堂之法约有六要:
一曰: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 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 为体,新学为用。
一曰:政艺兼学。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 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 声、光、化、电,西艺也。(西政之刑狱,立法最善。 西艺之医,最于兵事有益;习武备者必宜讲求。)才 识远大而年长者宜西政,心思精敏而年少者宜西艺。 小学堂先艺而后政,大中学堂先政而后艺。西艺必专 门,非十年不成;西政可兼通数事,三年可得要领。 大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然讲西政者, 亦宜略考西艺之功用,始知西政之用意。”
一曰: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 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一曰:政艺兼学。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 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 声、光、化、电、西艺也。(西政之刑狱,立法最善。 西艺之医,最于兵事有益;习武备者必宜讲求。)才 识远大而年长者宜西政,心思精敏而年少者宜西艺。 小学堂先艺而后政,大中学堂先政而后艺。西艺必专 门,非十年不成;西政可兼通数事,三年可得要领。 大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