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也纳体系分析

维也纳体系分析


六月起义Βιβλιοθήκη 1848年 巴黎无产阶级发动 六月起义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 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
1)1851年,路易· 波拿巴发动政变 2)1852年,路易· 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3)第二帝国时期,法国工业革命深入进行, 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最终确 立。
法兰西第 二帝国
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
梅特涅 19世纪保守主义的巨擘,在维 也纳会议后的三十几年里,他 划定了19世纪前期欧洲发展的 脉络,维持了欧洲各转自国家 长达30多年的专制统治,被称 为“梅特涅时代”。 他主持了维也纳会议和多次四 国同盟会议,策划镇压欧洲各 国的革命。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门罗宣言 Monroe Doctrine
革 命 爆 发
1848年,意大利首先爆发革命火花。 革命范围: 从巴黎到维也纳,从柏林到布达佩斯的广大地区
1848年3月13日,奥地利首都维也 纳的工人、大学生和小资产阶级掀起 武装起义。欧洲著名反动人物、奥地 利首相梅特涅男扮女装仓皇出逃。奥 地利革命取得了胜利。
原因: 政治
1、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解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2、遭受外来压迫的东南欧各国要取得民族独立
1、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正统原则) 2、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照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 图
内容:
3、分割海外殖民地,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进一步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4、继续维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局面
含义: 维也纳会议确立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 维也纳体系 实质: 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
这是圣马丁的画像,该画现藏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历史博物馆。圣 马丁是南美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著名领袖之一,他生于阿根廷一个 西班牙殖民官吏家庭,8岁时迁居西班牙,就学于马德里军事学校。 1808梍1811年参加西班牙反抗拿破仑入侵的解放战争。由于受到美 洲独立运动思想的影响,1812年初他返回阿根廷,参加反对西班牙殖 民统治的斗争。他在阿根廷训练了一支革命军队,攻入智利。1818年, 他们与智利军民联合起来打败了当地的西班牙殖民军,智利宣告独立。 1820年攻入秘鲁,次年进军利马,秘鲁宣布独立。1822年7月圣马丁 到瓜亚基尔会晤玻利瓦尔,随后便引退。1824年后侨居法国,直至去 世。 由于他的英雄业绩,在圣马丁诞辰100周年时被阿根廷、秘鲁和智利 共尊为“祖国之父”,这充分表现出广大人民对他的崇敬之情。
门罗宣言

门罗宣言和门罗主义 拉丁美洲国家正在进行独立的时候,美国已经把拉丁美洲看作自己的 势力范围。1822~1823年,当欧洲“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 独立运动时,美国积极推行起‘美洲事务是美洲人事务’的政策。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提出咨文,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 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他又称, 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 这项咨文就是通常所说的“门罗宣言”。它包含的原则就是通常所说 的“门罗主义”。 门罗主义的含义主要有三个:(1)要求欧洲国家不在西半球殖 民。这一原则不仅表示反对西欧国家对拉美的扩张,也反对俄国在北 美西海岸分扩张;(2)要求欧洲不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事条;(3) 保证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包括欧洲现有的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事务。 门罗主义在当时未产生多少影响,因为英国在拉美的影响要大大超过 美国。19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又重新提起门罗主义。
第一次巴黎和约

1814年5月30日法国与第六次反法同盟所签订的的和约。 法国保持1792年1月1日以前的疆域,较革命爆发前为多 。 列强承认波旁王朝为正统,法国承认荷兰、德意志各邦国、 意大利各邦国及瑞士独立


英国须交还某些法国的殖民地,英国继续拥有毛里求斯及 马耳他等海外据点 法国不需向列强支付任何赔偿 拿破崙自愿流放至厄尔巴岛,可保留法兰西帝国皇帝称号, 且每年收取法国政府二百万
资产 阶级 民族 民主 革命
近代史上法国政权的演变:
1789-1792:波旁王朝 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1830:波旁王朝复辟 1830-1848:七月王朝 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

东方问题的解决方案与大国矛盾
1.列强在争夺土耳其遗产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矛 盾,如俄英矛盾、俄法矛盾、英法矛盾、列强与土耳 其的矛盾、土耳其与其附属国的矛盾 2.列强争夺的重点集中在黑海两海峡和巴尔干半岛, 它是东方问题的核心。 3.为解决东方问题、列强们曾提出三种方案:
一是维持土耳其现状; 二是在列强之间瓜分土耳其; 三是在土耳其境内建立民族独立国家。
四国 同盟
内容:缔约国保证不惜使用武力莱永久剥夺拿破仑及其家族在法 国统治;缔约国应及时向受到攻击的驻法盟军提供军队;定期举 行会议。
目的:维护欧洲反动秩序,调和列强矛盾。
评价
1、欧洲专制君主们企图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 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 2、该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使近 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玻利瓦尔出身于委内瑞拉首府加拉加斯一个土生白人贵 族家庭,曾在欧洲接受教育,1810年参加领导委内瑞拉独立 战争。1814年,他在失败后流亡国外。1816年,玻利瓦尔从 海地重新回到委内瑞拉,宣布解放奴隶、战士分得土地等改 革,并曾在委内瑞拉和新格兰纳达多次打败西班牙军队, 1819年建立大哥伦比亚,任总统。1824年他又领导解放秘鲁 全境。1825年在上秘鲁建立的玻利维亚共和国,就是以他的 姓氏命名的。1830年玻利瓦尔病逝。 玻利瓦尔是领导南美独立战争的著名领袖。由于他的伟 大贡献,南美人民尊称他为“南美洲的解放者”。


欧洲民族民主运动 东方问题:东方问题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奥斯曼土耳其的
衰落以及由此产生的西方列强对其“遗产”的争夺斗争是“东方问题” 产生的根源。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沙俄彼得一世时期对土耳其的战争。
杜桑· 卢维杜尔是海地独立运动的著名黑人领袖。他出 生在一个种植园的黑人奴隶家庭,从童年起,他就开始给 种植园主放马喂羊,稍大些便当了马车夫;他亲眼目睹、 并亲身经历了奴隶的悲惨境遇。1791年,海地革命爆发, 他领导黑人举行起义,并且先后抗击法国殖民者和西班牙、 英国的侵略军。1801年,卢维杜尔解放海地岛。1802年, 法国侵略者用诡计逮捕了他,并将他押送到法国,囚禁在 阿尔卑斯山的茹乌(w&)城堡。第二年,卢维杜尔死在狱 中。 这幅画描绘的是卢维杜尔骑着白马临阵指挥对殖民者作 战的情景。
经济:农业歉收,工商业危机——阶级矛盾尖锐 任务: 消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18 序幕: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 48 年 过程 高潮:法国二月革命 欧 影响最大:匈亚利起义 洲 1849年,欧洲革命烈火基本被扑灭 革 结果: 命 失败 1、以沙俄为首的欧洲封建君主疯狂镇压革命
原因
2、资产阶级的背叛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组织上的不成熟
欧洲大国协调

梅特涅体系 亚琛会议:1818年9月(俄奥普英法)赔款与驻法盟军撤军问题。
特洛波-莱巴赫会议:1820年10月,五国特洛波会议。
1821年1月,(俄、奥、普、英、那不勒斯)莱巴赫会议。(欧洲协 调裂痕扩大)

维罗纳会议:1822年10月,(俄奥普英法)策谋反革命武装
干涉。(英国放弃欧洲协调)

第二次巴黎和约




“百日政变”后,1815年11月20日。 法国只保持1790年的领土疆界,失去了一些 重要的战略据点。 法瑞 边境上的工事必须拆毁 联盟军15万人占领法国三到五年,占领军的 费用由法国负担 法国对联盟国赔款7亿法郎 拿破仑自各国夺来的艺术品必须归还
时间: 1814——1815年 维 也 纳 会 议 目的 : 进行分赃,同时恢复法国大革命前的欧洲旧秩 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 操作国:俄、英、普、奥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和瓦解
形 成
维也纳会议 维 护 严重动摇 瓦解
恢 复 旧 制
重 划 版 图
瓜 分 殖 民 地
维 持 德 、 意 分 裂
神 圣 同 盟
四 国 同 盟
希 腊 独 立
法 国 七 月 革 命
比 利 时 独 立
一 八 四 八 年 欧 洲 革 命
克里米亚战争与巴黎和约
1853~1856年。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 俄国和英国、法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撒丁、奥地利、普鲁士于1856年3月30日在 巴黎签订。 主要内容是: ①俄国将卡尔斯城及其占领的奥斯曼帝国其他领土归还土耳其,法、英、撒丁将占 领的塞瓦斯托波尔、巴拉克拉瓦等克里木城市归还俄国。 ②承认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列强同盟有共同利益,各国尊重其独立和完整。 ③宣布黑海中立,黑海各港口和水域对所有国家的商船开放,禁止各国军舰航行,俄 土均不得在黑海沿岸设置兵工厂。 ④多瑙河在国际委员会监督下实行自由通行和免税。 ⑤俄国让出比萨拉比亚南部,使其并入摩尔多瓦公国。 ⑥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塞尔维亚诸公国仍处于土耳其政府宗主权之下。 和约还附有3项协定,主要内容是:重申1841年伦敦公约关于禁止除土耳其以外所 有国家的军舰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通行的规定;限定俄国和土耳其 在黑海担任警戒任务的轻型军舰的数量,每方可拥有6艘各800吨的汽船和4艘各 200吨的船只;规定俄国不得在波罗的海奥兰群岛构筑军事工事。该和约削弱了俄 国在欧洲和中东的势力,增强了法国在欧洲大陆和英国在中东的地位,使土耳其 处于受欧洲列强摆布的地位。
正统主义原则
塔列朗和正统主义。塔列朗是近代史上 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为最大限 度地保护法国利益,在维也纳会议上他 提出了“正统主义”原则,其主要内容 主要是恢复欧洲各“正统王朝”的统治, 各国恢复到1792年疆界。正统主义原则为 保全法国,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瓦解 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外交遏制具有重要意 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