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县污水处理厂
环保项目验收工作报告
2009年7月20日
内丘县污水处理厂验收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谨代表内丘县污水处理厂全体职工向你们莅临我厂指
导工作、组织验收表示热烈的欢迎!
受内邱县城建局领导的委托,我就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建设、
投资、环保等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如下:
1、项目概况
内丘县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于2002年10月申请立项,2008年1
月邢台市发改委批准立项,2008年1 月11日市发改委批准初步设计。
该工程项目位于内邱县城北部(李阳桥东侧200米处),厂区选
址符合内邱县城总体规划和内邱县城区环境规划要求,交通运输便利,供电等配套设施齐全。
该项目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加深度处理工艺,总投资6895.4 万元,
3
设计规模为日处理城市污水3万m ,处理后可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工程占地面积46 亩。
邢台中瑞达水务有限公司作为本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单位。
2、项目建设情况
2008 年8月,污水处理厂一期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9
年6 月厂区主体工程及设备安装全部竣工。
新建粗格栅、集水池、
提升泵房、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一体化氧化沟、污泥回流池、
集泥池、接触消毒池、消毒间、污泥脱水间、综合办公楼、变配电 室等建构筑物约 6300m ³,铺设配套进、出水总干管 23.8 千米,污
水收集管网已基本形成。
2008 年 6 月完成设备的安装及调试。
三、工艺介绍
我县城市污水中 NH3-N 较高,达到 40mg/L ,因此本工程中污
水处理厂工艺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1)
机械处理阶段;2)二级生化处理阶段;3)污泥处理阶段。
综合考
虑本工程的建设规模、进水特性、处理要求、工程投资、运行费用
和维护管理,以及工程的分期实施、资金筹措等情况,参照国内外
的研究成果和各种工艺的技术经济性能等指标,选用生物循环流化 床处理工艺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
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该工艺的简介与主要特点为:
剩余污泥
粗格栅及提升泵井
污水
细格栅井
涡流沉砂池
好氧生物流化床
二次沉淀池
出水排放
风机来空气
絮凝剂
污泥脱水机 泥饼外运 厌氧生物流化床
硝化液回流
污泥回流 配水井出水区
二氧化氯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技术是传统生物流化床工艺的改进。
流化床内填充有惰性载体以供微生物附着生长,当在升流区进行曝气充氧时,由于升流区和降流区之间的密度差,使废水、载体及气泡在升流区和降流区之间循环流动,载体表面的微生物与废水充分接触,完成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与传统三相流化床不同之处在于反应装置内分为升流区和降流区。
在升流区内进行曝气充氧,由于气流的扰动以及升流区和降流区之间密度差的存在,使得废水和载体在升流区和降流区之间循环流动。
整个反应装置内载体颗粒受到的剪切和摩擦力比较均匀,因此不会出现传统三相生物流化床内因生物膜增厚、载体颗粒变轻而在床内分层的现象。
同时由于床内水力剪切、摩擦较为剧烈,过厚的生物膜会自行脱落,达到控制膜厚的目的,不需要专门的脱膜装置。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在保持了传统三相流化床所具有的传质速率快、污泥浓度大、有机物负荷高等优点的同时,新的特点为:1)可以控制生物膜厚度;2)
载体流失量少;3)载体流化性能好;4)氧的转移效率高;5)放大设计
较为容易;6) 流体混合性能良好;7)耐冲击能力强。
因此该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开展了各方面的研究。
本工程处理工艺即为内循环生物流化床(Bio-CFB)工艺。
工艺所
采用的惰性载体为废胎载体、活性炭、粘合剂组成的直径为5—
10mm的颗粒填充,该载体的比表面积比国内常规载体的比表面积
2 3
要大得多,超过4500m /m ,并具有很好的弹性、耐磨损和化学稳
定性,由于其密度较小,所以流化床能耗较小。
该载体与一般载体
相比,还具有附着性好,表面生物菌属多的优点,所以对负荷冲击
有较强的适应性。
混合液中的微生物和生物膜微生物共同分解污染物质,使BOD处理量达到4—20kg/(m ·d),是活性污泥法处理
3
量的10倍以上。
由于处理效率高,结构紧凑,使生物反应设备的占地面积仅为传统设备的1/4~1/8。
本工程所应用的生物流化床技术相比其它生化处理工艺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可增加反应槽内微生物的数量,有机物去除率较高;
2、它在运行时进水水流和曝气气流在反应器内形成逆流,增大
了气水接触面积;并且池内载体填料在反应器内部由于升流区与降流区密度差以及特殊的流化床内部结构的作用下,形成循环流动,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氧利用率10%-15%,有利于氧的转移。
3、反应器内填料载体相互激烈碰撞的运行方式,克服了传统接
触池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生物膜过厚脱落造成的阶段性出水水质变差的缺点。
并且这种激烈碰撞的方式,非常有利于提高水体中污染物在生物膜上的传递速率,有利于提高处理效率。
4、粒状填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其上生长着各种碳化菌、氨化菌和硝化菌组成的高活性生物膜,具有优良的氧化降解和吸附过滤水中污染物的作用,可提供较大的微生物生存空间;
5、提供繁殖硝化微生物的场所(填料表面);
6、填料表面为硝化细菌提供了良好的固着生活与繁殖的场所,
这在一方面提高了硝化细菌在反应体系中的污泥停留时间,另一方
面,由于硝化细菌易于固着在填料表面的特性,也有利于提高整个
反应体系中的硝化细菌百分比。
一般活性污泥法中,硝化菌仅占MLVSS的8%,而在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内活性污泥体系中,硝化菌
可占MLVSS的25%。
从这方面来讲氨氮去除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7、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无污泥膨胀问题。
微生物生长在粗糙多
孔的填料表面,属固定化微生物,不会流失,因此运行管理方便简单。
8、混合液中的微生物和生物膜微生物共同分解污染物质,使
3
BOD 处理量达到4.0—20kg/(m ·d),是活性污泥法处理量的10
倍以上。
9、由于处理效率高,结构紧凑,使生物反应设备的占地面积仅为传统设备的1/4~1/8,基建投资节省25%-35%。
10、由于在流动床生物膜体系当中,既可以保有较高的MLSS 值的同进,又能有效保有较高的硝化菌浓度。
因此,该系统出水除了COD等常规指标较低外,其出水NH3-N 浓度可以小于2mg/L,甚至于小于1mg/L。
也就是说对于中水回用来讲,采用流动床生物膜处理工艺,可以不再进行三级生物处理。
11、好氧流化床前配置厌氧流化床,可使硝化后的NH3-N 反硝化最终达到T-N的完全去除。
四、试运行情况
2008 年6月15日污水处理厂开始进行微生物培养和工艺设备
调试,经过试运行,设备运行状况良好。
目前,平均日处理污水量约1 万立方,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到或低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
染物排放标准》(GB1898-2002)中规定的一级A排放标准。
(进水COD: 450mg/L,出水COD :50mg/L)
5、再生利用
污水处理厂的达标排放水近期通过雨水管网进入李阳河,可作
为周边地区农灌用水;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可进行卫生填埋或用作农肥。
6、运行管理
我厂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成立了以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并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运行管理记录、运行管理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已制定《水区运行管理制度》、《泥区运行管理制度》、《化验室运行管理制度》、《变配电室运行管理制度》、《行政岗位管理制度》
等多项规章制度,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将逐步补充完善。
7、今后努力方向
尽管我们投入了不少资金,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管理和治理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我们要趁这次验收的大好机会,对各位领导、专家提出来的问题虚心接受,认真研究,落实到位,抓好节
能减排,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使我厂所有工作做的更好。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领导、专家批评指导!
谢谢!
2009 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