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汽车文化总结

1汽车文化总结


• •
• •
日本人以野心创新汽车
• 1920年,日本成立东洋汽车工业公司 • 1933年,丰田自动织布机成立汽车部, 后独立为丰田汽车公司 • 1933年,日产前身塞米股份公司成立 • 1936年,日本三菱公司开始生产汽车 • 1937年,五十铃汽车公司成立 • 1948年,本田公司成立 •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三次机遇:朝鲜战 争,国内需求,石油危机 • 1958年,日本首次向美国出口;1970 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 1980年日本汽车年产量首次超过美国 • 5大汽车集团:丰田,本田,日产,三 菱,马自达
庞蒂克
克尔维特
凯迪拉克
悍马
福特汽车公司
• 创始人亨利· 福特“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汽车”的 梦想和卓越远见,福特汽车公司历经一个世纪的 风雨沧桑,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卡车制造商和 第二大汽车公司。
福特旗下品牌
林肯
水星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 集团的厂牌包括克莱斯勒(Chrysler)、道奇(Dodge)、普利 茅斯(Plymouth)、吉普(Jeep)、老鹰(Eagle)。
• 集团主要产品有:广州本田雅阁、奥德赛、 飞度和思迪系列轿车;广州丰田凯美瑞轿车; 骏威牌和珠江牌系列客车;羊城牌货车和专 用车;五羊牌和五羊-本田牌摩托车;广汽丰 田AZ系列发动机以及汽车空调器、座椅、灯 具、弹簧、减震器等多种汽车、摩托车零配 件产品。
汽车起源于欧洲,但汽车的发展却在大洋彼岸的北美。
美国人发展了汽车
• •
• •
福特汽车公司 1896年亨利•福特研制成 功2缸4轮汽车,1903年 福特汽车公司成立 1908年福特T型车促进 大众化汽车消费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 最先建立流水线汽车装 配系统,并因此引发了 世界汽车制造业的一次 惊天动地的革命,促进 了汽车生产的规模化
• 斯图加特市的标志
标致汽车公司
• 标致汽车公司作为法国最大的汽车集团公司,年 产汽车220万辆。标致汽车公司是世界历史悠久 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 东风标致。
诺公司
• 雷诺三兄弟1898年创立公司。是法国第二大 汽车公司。 • F1雷诺车队。
菲亚特汽车公司
• 创始人是乔瓦尼· 阿涅利。它是世界上第一个 生产微型车的汽车生产厂家。菲亚特(FIAT) 是该公司缩写的译音, FIAT也是该公司产品 的商标。
超豪华轿车品牌---- 迈巴赫
• 迈巴赫62基本型售价在中国为618 万元,一 般来说迈巴赫的最终成交价在千万元以上。
BMW——宝马
Rolls-Royce 劳斯莱斯
保时捷
• 1930年由费迪南德•保时捷教授建于斯图加特。费迪南德• 保时捷是一位享誉世界车坛的著名设计师。本世纪30年代 中叶曾为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设计过风靡全球的甲壳虫轿车 的先行车。其子费里•保时捷继承父业,继续发扬光大。 保时捷以生产高级跑车而著名于世界车坛。
-1981-1999 快速全面发展阶段
80年代初期,中国汽车工业不但产品数量不能满足要求,产品 结构也以中型载货车为主,“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
• • • • • • • • 1979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汽车总局,局长饶斌(兼) 1981年9月国务院授权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批准上海轿车外资合营项目建 议书 1982年5月 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在北京成立 1984年1月15日 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经营的北京吉普 汽车有限公司举行开业仪式 7月 中法合资广州标致汽车公司 1985年3月 中国与德国合资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9月正式开业 成立 1987年8月国务院北戴河会议讨论发展轿车工业问题,确定一汽、二汽、上海 三个轿车生产基地 9月27日 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和德国戴姆勒.本茨公司关于重型汽车生 产许可证转让合同在北京签字。
新中国汽车历史



• •
1990年11月 一汽和德国大众公司15万辆轿车合资项目在北京签字 12月 二汽与雪铁龙公司轿车合资项目在法国签字 1991年1月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桑塔纳轿车1990年累积国产化率达 60.09%,整车和发动机开始 出口 2月8日 中外合资企业——一汽大众有限公司在长春成立 1993年11月15日 汽车行业名列前10位的是: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东风汽 车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重庆汽车制造厂, 江西汽车制造厂,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标致汽车公司,南京汽车制 造厂,湖南汽车制造厂 1998年6月中日合资广州本田成立 1998年12月上海通用别克下线
莲花
通用汽车
• 通用汽车公司(GM)成立于1908年9月16日,自从威 廉· 杜兰特创建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以来,先后联合或兼 并了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奥兹莫比尔、庞帝亚克、 克尔维特等公司,拥有铃木(Suzuki)、五十铃(Isuzu) 和斯巴鲁(Subaru)的股份。
通用旗下品牌
别克
雪佛兰 奥兹莫比尔部客车
奥迪汽车
兰博基尼
• 兰博基尼汽车有限公司是一家坐落于意大利圣亚 加塔· 波隆尼(Sant'Agata Bolognese)的超级跑 车制造公司。1963年,经由创业者费鲁齐欧· 兰博 基尼(Ferruccio Lamborghini)设立公司。
宾利汽车
• 宾利汽车是一家发迹于英国的豪华房车和GT车的制造商, 是由沃尔特· 欧文· 本特利(1888年–1971年)在1919年7 月于英格兰创立的。
汽车文化
一、汽车文化 • • • • • 汽车发展史 什么是汽车? 汽车是由谁发明的? 在那一年发明的? 汽车标志
• 苏格兰发明家詹姆斯· 瓦特被称为蒸汽机发 明家,于1769年发明蒸汽机,是工业革命 的关键人物。
德国人发明汽车
• • 1867年德国工程师奥托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往复活 塞式四冲程发动机,并于1885年宣布放弃专利,任何 人都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制作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购买了奥托的内燃机的专利, 并将一个内燃机和加速器安装在一辆三轮马车上。 1886年1月29日德国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本茨为在 1885年研制成功的第一辆单缸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 专利证书号位37435,从而获得了世界第一辆汽车的 发明权。这一天被大多数成为现代汽车诞生日

汽车标志
美洲豹 陆虎 罗孚
劳斯莱斯
宾利
莲花
迷你
阿斯顿•马丁
汽车图标
三菱 铃木 马自达
丰田
尼桑日产
本田
奔驰
宝马
保时捷
中华
吉利
奇瑞
汽车标志
起亚千里马
大宇
双龙
现代
法国标致
法国雪铁龙
-1949-1960 初创阶段
1. 1950年1月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莫斯科同前苏联会谈,商 定前苏联援助中国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其中包括建设一座现代化载 货汽车厂。 1953年7月15日 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工。 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 诞生。 1958年以后的大跃进期间,全国范围企业下放,各省市纷纷利用汽 车配件厂和修理厂仿制和拼装汽车,形成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 第一次“热潮”。到50年代未,中国的汽车制造厂迅速增长到16家, 汽车改装厂增加到28家,汽车、特别是载货汽车产量迅速稳步增长, 达到两万多辆的水平
丰田汽车公司
• 丰田汽车旗下有丰田、大发、雷克萨斯、 Scion四个汽车品牌。
日产汽车公司
• 日产汽车公司标志,圆表示太阳,中间的 字是“日产”两字的日语拼音形式,整个 图案的意思是“以人和汽车明天为目 标”。 • 尼桑
本田公司
• 本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 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 列。
法国人以科技推动汽车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古诺制造出第 一辆蒸汽驱动的汽车。 1803年,法国工程师特利维柯发明新型 高压蒸汽机驱动的汽车在实际中应用。 1860年法国工程师洛娜因发明世界上第 一只用陶瓷绝缘制成的电点火火花塞; 1859年,发明铅酸蓄电池;1862年电器 工程师来诺研制出二冲程内燃机。 1888年,法国标致汽车公司成立,发明 齿轮变速器和差速器。 1898年,路易斯•雷诺创建雷诺汽车公司, 发明汽车传动轴。 1913年,安德烈•雪铁龙创建雪铁龙公司, 发明人字型齿轮。 1999年与标致汽车公司合并成立标志-雪 铁龙汽车公司。
现代汽车公司
• 现代汽车公司是韩国最大的汽车企业。 • 现代汽车历史虽短,却浓缩了汽车产业的发 展史,它从建立工厂到能够独立自主开发车 型仅用了18年(1967-1985)。
其他一些韩日品牌
三菱 富士重工 斯巴鲁 起亚
马自达
铃木
双龙
一汽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开发、制造、销售全系列乘用车和商用车的 汽车公司,其主要产品有全系列乘用车、小 型商用车、轻型卡车、微型面包车和大中型 客车,全系列发动机等。
布加迪
• 布加迪车是古典老式车中保有量最多的汽车 之一,以布加迪为品牌的车型在世界多个著 名汽车博物馆中可以看到,而且性能上乘, 车身造型新颖流畅。豪华跑车。
戴姆勒· 奔驰汽车公司
• 奔驰汽车拥有3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译名:最 常见的是”奔驰”,此外,还有香港译 “平治”和台湾译“宾士”。梅赛德斯 “Mercedes” 是幸福的意思。
新中国汽车历史
2. 3. 4.
-1960-1980 摸索成长阶段
该阶段从1960年到1980年,跨越了四个“五年”计划,以第二 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的建设为主线。
新中国汽车历史
• 1967年4月1日 第二汽车制造厂正式破土动工,举行 开工典礼。9月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周期长达10年之 久。 • 60年代后期,为满足重型载货汽车需求,四川汽车制 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以及一大批配套厂先后投入 建设。 • 到1976年,全国汽车厂家增加到66个,专用改装车厂 增加到166个 • 到1979年,中国汽车产量己达到19万辆,形成了以载 货车和越野车为主体的汽车产品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