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 教案
第一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 教案
1.5 电子设备可靠性、故障的宏观规 律及其故障机理分析
二、电子设备的故障机理分析 ▲ 电子设备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 设备本身有缺陷 ①元器件失效 ②设计缺陷 ③制造工艺缺陷
设备使用外部条件恶劣 ④使用维护不当 ⑤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
1.5 电子设备可靠性、故障的宏观规 律及其故障机理分析
三、提高电子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1.可靠性设计原则 2.合理选用元器件 3.元器件老化筛选 1)元器件老化筛选原理及作用 2)老化筛选项目有哪几项 ? 3)筛选的价值:7美元----120美元—1000 美元
1.6 维修电子仪器设备的一般程序
九、校验 校验就是进行维修后的性能检定和检验。 1.检定----计量检定。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指定的检定单 位,依法执行,具有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 制性和强制性。----------以保证仪器的性能参数符 合标准要求。 2.检验----检查验证,测试整机性能指标,进行调整与 校正,使性能参数到达标准要求。 十、填写检修记录及交付使用 1.填写记录是一项总结经验、积累资料的工作。仪器 设备修复后,维修人员要填写检修记录。表1-4 2.交验工作的内容;还要完成总结报告。
3.振动条件 4.电源质量要求:电压变化范围、频率变化范围、 波形失真率、备用电源、吸收电压突变设备等
1.3 电子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
第 4学时
▲ 制定设备日常维护规范,应严格照章执行。 ▲ 仪器保管的环境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 无尘、无腐蚀气体 ▲ 电子仪器设备日常维护的基本措施有六个 方面:
作业:P39 1-2 :3、4、5、6题
课后预习
P16--------24页
第4、5节内容
第5、6学时的内容 及教学要求
1.4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使用注意事项 (掌握) 开机前、开机时、运行时、用完后 4个方面 1.5 电子设备可靠性、故障的宏观规律及其 故障机理分析 1.可靠性与宏观规律 (了解) 2.故障机理分析(熟悉) 3.提高可靠性的方法(了解)
1.6 维修电子仪器设备的一般程序
五、维修前的定性测试 开机通电观察故障现象 六、拟定故障检测方案 分析故障现象,初步分析故障产生的部位和原因, 拟定出检测方案。(检测的内容、方法、使用测 试设备、测试点;准备设备正常工作时关键点的 电平、波形等资料) 七、故障分析、诊断 1.检测-----分析-----再检测----再分析,确定正常工作 部分和有问题部分,在有问题部分查出故障元器 件及虚焊等故障。它最关键最费时的环节。 2.遵循的原则:先外后内,先粗后细,先易后难、 先常见后稀少,先大部位后小部位。(先软件后 硬件)
1.6 维修电子仪器设备的一般程序
二、熟悉操作运行规程 维修人员必须首先会使用须维修的电子仪 器设备,熟悉操作运行规程,必要时要培训使 用操作人员。 三、了解故障情况,发现故障线索
维修前须了解故障发生的时间、现象、操作人员 的动作行为、设备使用维修历史等。 四、初步表面检查,确定故障症状 1) 先检查表面开关、旋钮、插口、探测器等 2)打开机壳,观察设备内部表面情况。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一、气候环境
表1-2
要素-----------影响-----------故障
1.温度 :高温 低温 2.湿度 :高湿度 低湿度(干燥) 3.气压 :低气压 4.盐雾 : 5.霉菌:(最佳温度?) 6.沙尘: 7.太阳辐射: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二、机械环境的影响
1.5 电子设备可靠性、故障的宏观规 律及其故障机理分析
4.降额设计 1)什么是降额设计?为什么要降额设计? 降额设计是电子设备可靠性设计常用的方法。 2)降额系数 S ?如何取值? 通常用降额系数来表示降额设计的程度。
降额系数S=实际工作应力 / 额定工作应力 3)对各元器件的降额设计
有电阻器、电容器、半导体器件、微处理器与数 字芯片的降额设计。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 电子教案
第1、2学时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认识) 第一章 1.1节: 一、维修基本概念(掌握) 二、现代电子装备维修特征(了解)
第 1学时
绪 论
电子仪器设备维修的重要性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一书的教学
目标
有7点
学好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的4点要求
第一章 电子仪器设备维修基础
电子仪器设备你知道多少?你维修过吗? 1.1 维修概述 第 2学时 一、维修的基本概念 1.维修 1)什么是维修? 维护和修理 2)维修要做哪些事? 查—修—调—验 3)电子设备维修等级:有三级 4)电子装备维修等级:大修、中修、小修
一、维修的基本概念
2.故障诊断
什么是故障诊断? 步骤? 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识别等 3.检修 什么是检修?
2.通电观察 看、听、闻、摸 3、烧保险丝的正确处理 1) 更换同型号、同规格 2)第一次熔断,可直接更换熔丝试;第 二次再熔断须检查电路是否过载或短路。 4、注意对风扇的检查
1.4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使用注意事项
三、运行时 1.操作开关、旋钮、线路连接等要按规程操作。 2.输入信号检查时,须接隔直电容。 3.测试时,先接低电位,再接高电位;测试完 毕,动作相反。 4.操作时熟记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四、使用完毕后 关闭电源开关、拨出插头、零部件整理归位、 各旋钮在最小位最高档、有仪器使用卡、及时 记录发生的故障情况等。
1.3 电子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
措施 一、防尘与去尘 二、防潮与驱潮 三、防热与排热 四、防振与防松 五、防腐蚀 六、防漏电
防 漏 电
▲ 双芯电源插头
机壳对地有 100~200V电 压,手摸时麻 木会触电!
如何检测 漏电程度?
防 漏 电
用兆欧表检 测漏电程度 用万用表检 测漏电程度
维修电子仪器设备的工作程序通常有10条!
1.6 维修工作程序
一、研究、熟悉工作原理 1、查阅设备档案资料 说明书、原理图、电路框图、装配图等。 2.研究工作原理
电路结构框图
电路原理图
装配图
3.做好维修资料的归档工作 1)绘制设备原理图 2)记录正常工作的 关键数据 3)查明设备中元器件型号及 测试正常工作数据。
预习
P24----------38
1.6 1.7 1.8
三节内容
第 7、8学时的内容及教学要求
维修电子仪器设备的一般 程序 (掌握) 1.7 电子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 (了解)
1.6
1.6
电子设备维修与装备条件
(认识)
1.6 维修电子仪器设备的一般程序
第 7学时
电子仪器设备维修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 合的技术工作。 既要熟悉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又要熟 悉单元电路原理及其调试基本技能; 既要掌握维修基本理论,又要掌握维修 基本技能并积累维修经验。
表1-2 要素-----------影响-----------故障 1. 振动: 2.冲击: 3.加速度: 课堂练习:P39 1-1 :1、2、3和1-2: 2 表1-2 记住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三、电磁环境
1.周围空间的电磁场 通电导线、静电场、来自天空电磁波等 2.供电电源的品质 尖刺形、振荡形瞬态干扰电压和电压瞬时跌 落 3.信号线路中的电气噪声干扰 电气噪声干扰、内部相互干扰
1.3 电子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 一、制定规范 二、仪器保管环境条件 三、六个方面的日常维护措施
(掌握)
第 3学时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一、气候环境
二、机械环境
三、电磁环境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 气候环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 气候环境的划分:热带(T)、亚热带 (ST) 、温带(N)、寒带 中国有无热带和寒带? 见:表1-1 气候环境参数和其他因素 ▲ 气候环境各要素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及引起 的故障 见:表1-2
小结与作业
1.4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使用注意事项(掌握) 开机前、开机时、运行时、用完后 4个方面 1.5 电子设备可靠性、故障的宏观规律及其故障 机理分析 1.可靠性与宏观规律 (了解) 2.故障机理分析(熟悉) 3.提高可靠性的方法(了解) 课后作业:P39 1-2 : 6、9、10 1-3:计算题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四、精密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条件
条件是什么? 温度 : ? 湿度:? 电源电压波动范围:? 要有良好消除电源干扰的条件? 高频精密电子仪器设备的增加条件?
措 施 有 哪 些?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五、智能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条件
1.温度、湿度条件 2.磁场的影响
1.5 电子设备可靠性、故障的宏观规 律及其故障机理分析 第 6学时
一、电子设备可靠性及其故障的宏观规律 ▲ 什么是可靠性?由什么来衡量? 1.可靠度R(t) 2.累计失效概率F(t) -------不可靠度 3.瞬时失效概率λ(t)及故障宏观规律 1)瞬时失效概率 λ(t) : 失效率曲线 (图1-3) ------“浴盆曲线” 2)故障宏观规律 浴盆规律,分三个时期
检查、检测和修复。
二、现代电子装备维修的特征
1.维修过程全程化:研制、生产、使用 2.维修工作精确化:时间、地点、部位、方 法与手段 3.维修手段高技术化和信息化: 4.软件密集系统维修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应 用: 5.快速应急维修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应用:
小结
பைடு நூலகம்
1.学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的目标
1.5 电子设备可靠性、故障的宏观规 律及其故障机理分析
3)产品的三个失效期: ①早期失效期: λ高,随时间下降 ② 偶然失效期: λ低,稳定,近似常数,又称 工作期。 偶然失效期失效率λ表示故障发生的概率。-----平均故障数----为常数,单位是 Fit ③耗损失效期: λ高,随时间增大,称衰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