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管换热器的设计
摘要:U型管换热器由于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壳程可清洗,一个管板,管子可自由伸缩,无温差应力等特点,适用于管、壳壁温差较大的场合,尤其是管内介质清洁不易结垢的高温、高压、腐蚀性较强的场合。
在石油、化工行业应用广泛。
本文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钛制换热器为例,谈谈U形管换热器的设计。
关键词:U形管换热器;材料;公称直径;设计压力;名义厚度
1基本资料概述
本换热器为某石化企业一台325mm的四管程的U形管换热器,换热管尺寸为φ19×2 ,L=6000,管心距25 mm,排列方式为正三角形,换热面积为21.3㎡。
其主要设计参数见表1,换热器简图及外形尺寸见图1。
表1 主要设计条件
壳程管程
设计压力MPa 0.6 0.35
工作压力MPa 0.35 0.06
设计温度℃56 188
工作温度℃32~36 168~40
物料名称循环冷却水重质物
程数 1 4
焊缝系数 1 0.9
换热面积㎡~21.4(直段)
2标准规范的选择
2.1 《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标准适用的范围:
《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适用于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和填函式换热器。
适用的参数为:公称直径DN≤2600 mm;公称压力PN≤35 MPa;且工程直径(mm)和公称压力(MPa)的乘积不大于。
2.2H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
2.3JB/T4745-2002《钛制焊接容器》
图1换热器外形简图
3 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3.1壳程筒体的设计
3.1.1壳程筒体材料的选择
壳程介质为循环水,无毒、无腐蚀性,工艺推荐筒体材料为Q235B,但由于筒体为外径φ325的钢管,因此我们可以选择20(GB9948) ( 管材)作为筒体的材料。
3.1.2壳程筒体壁厚的计算
计算厚度 =
Pc 计算压力
t设计温度
Di 内径
t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焊接接头系数
将设计参数代入上式中进行计算,计算厚度 =0.68mm,根据GB151中5.3.2的规定,换热器筒体最小壁厚为8mm,其中包含1mm的厚度附加量,因此本换热器的名义厚度n =8 mm。
经SW6软件复核,液压试验通过。
3.2后端封头的设计
封头材料选择容器钢板20R(热轧) (板材),形式选择EHB形椭圆封头。
形状系数K =
计算厚度 =
Pc 计算压力
t设计温度
Di 内径
hi曲面高度
t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焊接接头系数
将设计参数代入上式中进行计算,计算厚度 =0.89 mm。
封头厚度取跟筒体厚度一致,后端封头最终定为椭圆封头EHB325×8。
3.3前端管箱筒体的设计
3.3.1前端管箱筒体材料的选择
管程介质为易燃的重质物,根据工艺推荐材料为钛材,我们选择TA2 ( 板材)作为前端管箱筒体的材料。
3.3.2前端管箱筒体壁厚的计算
计算厚度 =
Pc计算压力
t设计温度
Di 内径
t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焊接接头系数
将设计参数代入上式中进行计算,计算厚度 =0.7mm,钢板负偏差C1 =0.6mm.,腐蚀裕量C2取3mm,名义厚度取+ C1+ C2,圆整,n =6 mm。
经SW6软件复核,液压试验通过。
3.4前端管箱封头的设计
管箱封头材料选择与前端管箱筒体一致,选择TA2 (板材),形式选择EHB 形椭圆封头。
形状系数K =
计算厚度 =
Pc 计算压力
t设计温度
Di 内径
hi曲面高度
t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焊接接头系数
将设计参数代入上式中进行计算,计算厚度 =0.74 mm。
钢板负偏差C1 =0.6mm.,腐蚀裕量C2取3mm,名义厚度取+ C1+ C2,圆整,n =6 mm。
,前端管箱封头最终定为椭圆封头EHB325×6。
3.5管板的设计
3.5.1管板材料的选择
由于管程介质对管板的影响,管板材料应选择钛材,但由于钛材的价格太高,出于经济性的考虑,我们可以选择钛钢复合板作为管板的材料。
母材选择16Mn Ⅲ锻件,复合层材料选择TA9。
3.5.2管板厚度计算
本换热器管板与法兰或圆筒连接方式为a型,换热管根数30根。
管板计算厚度
垫片压紧力作用中心园直径DG,按GB150-1998第9章,DG=354.00mm 隔板槽面积按GB151 5.7.1.1节进行计算得出=5835.00
U型管根数n=30
换热管中心距S=25mm
三角形排列,管板布管区面积38310.00
管板布管区当量直径220.86
系数0.62
管板边缘旋转刚参数,对于a 型,= 0
旋转刚度无量刚系数0.00
系数,按和,查图得:
管板设计压力取、大值,=0.6 MPa
强度削弱系数=0.40
设计温度下管板材料许用应力,管板为钛钢复合板,母材是16MnⅢ锻件,因此计算中用16MnⅢ锻件的许用应力来进行计算。
=137.88。
管板计算厚度=14.921 mm
壳程腐蚀裕量=3mm
管程腐蚀裕量=0mm
管板名义厚度圆整,考虑管壳程结构开槽深度,最终取=26mm。
管板厚度为26+6mm。
3.6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型式的设计
为了保证管板与换热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和抗拉脱强度,减少壳程介质对管孔处的缝隙腐蚀,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连接采用强度焊加贴胀,具体连接型式见图2。
图2 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详图
4 制造、检验要求
管、壳程上的A、B类焊缝要求进行100%射线探伤,并符合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中II级要求。
制造管程的钢板逐张进行超声波探伤,应不低于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中I级要求。
设备内部钛表面应进行铁污染试验和酸洗处理。
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连接焊缝应按JB/T4730-2005进行渗透检测,I级合格。
5 结语
管壳式换热器易于制造,生产成本较低,选材范围广,清洗方便,同时适应性强,容量大,工作可靠,并且能适应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
目前仍是应用最广泛、理论研究水平最高、设计技术最完善、标准化和规范化历史最悠久以及计算
机程序软件开发最早的换热设备。
U形管换热器作为管壳式换热器中的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的换热器,也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的。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中所遇到大量的U形管换热器的设计任务,我们必须更多地理解市场上最先的技术,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的标准规范,力求做到在保证设计的安全性的气体下,做到设计的经济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巨贤《热交换器概述》
[2] 薛明德,李世玉《GB151中U形管式换热器管板设计方法的改进》
[3] 李世玉《管壳式换热器管板设计中若干重要参数的确定》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