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工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工程

(3)用三角木支撑作立杆的梁模板的安装,首先安 装底模,即在相对的两个柱模的 缺口下部外侧,钉一根 支座木(支座木上口的高度为梁底标高减去底模厚度), 将梁的底模放在支座木或排架上,(见右下图)然后竖立 三角支撑与纵向梁相垂直。
③钢筋与混凝土有相近的温度线性膨胀系数。钢筋 为0.000012,混凝土为:0.00001~0.000014,它们不会 因外界温度变化产生热胀冷缩,产生温度应力而破坏粘结 力。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方法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结构工程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两种,重点是现浇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包括模板、钢筋和混凝土三个分项。 其工艺流程见下图,由于施工过程复杂,要求做好施工准 备,在施工中合理组织,各工种间应密切配合。确保施工 质量和工程进度。
3、梁模板
梁跨度大,宽度小,梁底一 般都是架空的。侧模有水平侧压 力,底模有垂直压力,梁模及支 架必须能承受这些荷载而不发生 较大变形。
梁模由底模、侧模、夹木、 支架系统组成,为承受垂直荷载, 在梁底模板下每隔 600~1000mm用顶撑顶住。顶 撑可用圆木、方木、钢管。顶撑 底要加垫一对木楔块以调整标高。 底层顶撑底加铺垫板。多层建筑, 上下层顶撑应在同一条竖向直线 上。侧模底部用夹木固定,上部 由斜撑和水平拉条固定。
梁模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因 此,梁的侧模包在底模的外侧。柱模与梁侧模一样,可较 早拆除,因此梁模不应伸到柱模的开口内,如图。同样, 次梁模板也不应伸到主梁侧板的开口内。
当梁跨度≥4m时,梁底模应起拱,起拱高度为 1~3/1000。
4、楼板模板
用木模板支楼板模板:
一、材料要求:
胶合板厚度≥15mm,材质不低于Ⅱ类,木楞为 50mm×100mm木方,对拉螺栓为HPB235φ14圆钢制作。 梁、板支架可与柱间排架相结合,用φ48钢管及相应扣件 连接,也可用圆木作支架。
如梁截面较大,应在梁底板下增设顶撑,直接顶撑于 梁底木楞上,顶撑须从楼(地)面向上设置,并与排架组 合成整体,见下图。
(2)在排架水平杆上支设木楞,如排架为钢管架, 须要用铁丝绑扎牢固。并用水平尺校正水平。如梁跨大于 4m,应按规范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的1‰~3‰,然 后再铺设底模。钢管架须在水平杆与立杆连接处加设扣件。
墙体施工的大模板
用于桥梁建筑柱墩模板
墙体大模板
酚醛红木竹胶板
用于桥梁建筑的墩模
正在施工的大模板
隧道式模板 施工
二、模板分类
1、按所用材料不同,可分:木模板、钢模板、钢木模板、 胶合板模板、塑料模板、玻璃钢模板等。
2、按其装拆方法不同,可分:固定式、移动式、永久式。 3、按规格形式不同,可分:定型模板、非定型模板。 4、按结构类型不同,可分:基础模板、柱模板、墙模板、
二、施工准备
(1)梁、板分模板和支撑两个系统,梁、板的模板 系统由底模、侧模、铛口木方、背楞、对拉螺栓组成,侧 模、底模一般用胶合板或平板铺钉;梁、板的支撑系统由 格栅、水平杆、支撑立杆、斜支撑杆等组成,如下图。施 工前应按梁板荷载进行模板和支架设计。
梁及楼板模板图
(2)施工前须按施工图列出梁、板截面的高宽尺寸图, 梁、板底模一般用厚度≥25mm板材与背档50mm×100mm 木枋制作,木枋净距不宜大于400mm,如用15厚胶合板, 木枋净距不宜大于200mm。梁的侧模用胶合板与 50mm×100mm木方配成木框;竖向木楞间距≤300mm, 通常是梁侧模包梁底模作法。
梁和楼板模板、楼梯模板。
三、现浇结构中常用模板的构造与安装
1、基础模板 基础模板的特点是高度较小、体积较大,一般利用 地基或基(槽)坑进行支撑。安装阶梯模板时,要保证上 下模板不发生相对位移,条形基础如下图。
阶梯基础模板
2、柱模板
柱子的断面尺寸不
大但较高,柱模的构造和 安装主要考虑保证垂直度 及抵抗新浇混凝土的侧压 力,也要便于浇筑混凝土 及清理柱内垃圾与钢筋绑 扎。矩形柱模由平面模板 与柱箍组成,柱箍除保持 柱的断面尺寸外,还要承 受由模板传来的新浇混凝 土的侧压力,柱箍的间距 取决于侧压力的大小及模 板的刚度。柱模顶部开有 与梁模板连接的缺口,底 部开有清理孔,高度超过 3m时沿高度方向每隔2m 左右开设混凝土灌筑口, 安装时应校正相邻两个侧 面的垂直度,合格后,即 用斜撑钉牢固。
第一节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包括选材、选型、设计、制作、安装、拆除和 周转等过程。
在框架、剪力墙等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模板工程占主导 地位,它决定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直接影响工期和 造价。一般情况下,模板工程费用占结构工程费用的30%左 右,劳动量占50%左右,工期约为主体工期的1/2。
一、模板的作用、组成及基本要求 1、模板定义:使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成型的模型。 2、模板组成:由模板及支撑系统两部分组成。 3、模板基本要求: ①要保证结构或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 的正确性; ②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③构造简单、装拆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④接缝严密,不漏浆。
(3)梁模高度≥400mm时,梁的侧模须增设水平背楞, 并设对拉螺栓,对拉螺栓间距应≤500mm。
三、梁、板支设
(1)支设梁模前须按楼、地面上梁轴线的弹线搭设支 模架,即按梁的布置在梁底部搭设排架,排架跨距和步距 须按模板设计要求搭设,一般排架两侧立杆间距应为梁宽 +2×300mm,如下图所示在750~1500mm之间,顺梁长 度即纵向立杆跨距≤1000mm,楼板模板纵横向跨距应 ≤1200mm。排架步距≤1200mm。
钢筋混凝土由钢筋和混凝土结合成一体的结构材料, 其中混凝土是利用其受压强度,钢筋则是利用其抗拉强度, 两者能共同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条件。
①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粘结力。 由于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以至在外力作用下结构发生 破坏,也不会分离。
②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收缩,体积缩小,混凝 土将钢筋压紧,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摩阻力,防止钢筋 滑动。施工时,钢筋端部加弯钩和采用螺纹钢筋,增强了 两者的粘结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