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跟踪检测(七)功和能1.(2020·江苏高考)质量为1.5×103 kg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速度为20 m/s,受到的阻力大小为1.8×103 N。
此时,汽车发动机输出的实际功率是() A.90 W B.30 kWC.36 kW D.300 kW解析:选C根据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得此时汽车的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f=1.8×103 N,此时汽车发动机的实际输出功率即瞬时功率,根据P=F v,代入数据解得此时汽车发动机的实际输出功率为36 kW,A、B、D项均错误,C项正确。
2.[多选](2020·保定调研)静止在斜面底端的物块,在外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在某位置撤去外力,经过一段时间物块返回斜面底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沿斜面上滑的过程中,机械能一直增加B.物块下滑过程机械能一定守恒C.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块回到底端时的动能D.外力所做的功小于物块到达最高处的重力势能解析:选BC撤去外力后物块依然有向上的速度,所以还可以上滑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机械能不变,所以选项A错误;下滑时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选项B正确;合外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因此选项C正确;物块从底端到最高点,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零,动能无变化,所以外力做功等于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选项D错误。
3.[多选](2020·呼伦贝尔一模)如图为儿童游乐场的滑梯示意图,滑梯可视为倾角为θ、质量为M的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小美手持细线下端悬挂一小球沿滑梯滑下,小美连同小球的质量为m,下滑时,细线呈竖直状态,则在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梯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m)gB.小美、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小美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为tan θD.系统增加的内能大于小美减少的机械能解析:选ACD由于下滑时细线呈竖直状态,说明小美、小球一起沿滑梯匀速下滑,将滑梯、小美、小球看成一个整体,则滑梯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m)g,故A正确;由于小美、小球一起沿滑梯匀速下滑,则小美、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由于小美、小球一起沿滑梯匀速下滑,则有mg sin θ=μmg cos θ,所以小美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为tan θ,故C正确;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小美和小球减小的机械能等于系统增加的内能,则系统增加的内能大于小美减少的机械能,故D正确。
4.(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我国自主研制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若某段工作时间内,“天鲲号”的泥泵输出功率恒为1×104 kW ,排泥量为1.4 m 3/s ,排泥管的横截面积为0.7 m 2。
则泥泵对排泥管内泥浆的推力为( )A .5×106 NB .2×107 NC .2×109 ND .5×109 N解析:选A 由排泥量和排泥管横截面积可求排泥速度v =1.4 m 3/s 0.7 m 2=2 m/s 。
由P =F v 可求F =P v =1×107 W 2 m/s=5×106 N 。
5.[多选](2020·浙江7月选考)如图所示,系留无人机是利用地面直流电源通过电缆供电的无人机,旋翼由电动机带动。
现有质量为20 kg 、额定功率为5 kW的系留无人机从地面起飞沿竖直方向上升,经过200 s 到达100 m 高处后悬停并进行工作。
已知直流电源供电电压为400 V ,若不计电缆的质量和电阻,忽略电缆对无人机的拉力,则(g 取10 m/s 2)( )A .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始终大于或等于200 NB .直流电源对无人机供电的额定电流为12.5 AC .无人机上升过程中消耗的平均功率为100 WD .无人机上升及悬停时均有部分功率用于对空气做功解析:选BD 无人机在上升过程中先加速上升后减速上升,最终速度减为零,在减速上升过程中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小于无人机的重力,即小于200 N ,A 项错误;直流电源对无人机供电的额定电流I =P U =5×103400A =12.5 A ,B 项正确;无人机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的功W =mgh =2×104 J ,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P ′=W t =100 W ,同时无人机上升过程还需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故C 项错误;无人机上升过程及悬停过程均会使空气动能增加,即对空气做功,D 项正确。
6.(2020·江淮十校联考)用竖直向上的恒力F 将静止在地面上的质量为m 的物体提升高度H 0后,撤去力F 。
当物体的动能为E k0时,试求此时物体的高度h 为(已知h ≠H 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A .若h =E k0F -mg ,则h 一定还有一解为h =FH 0-E k0mgB .若h =FH 0-E k0mg ,则h 一定还有一解为h =E k0F -mgC .若h =E k0F -mg,则h 的另一解一定小于H 0D .若h =FH 0-E k0mg,则h 的另一解一定大于H 0 解析:选A 根据题意可知h ≠H 0,则当动能达到E k0时可能还未撤去力F ,若h =E k0F -mg,说明物体在未撤去F 之前动能就达到E k0,撤去力F 之后,物体的速度减小,故还有一个位置动能为E k0,该位置高度一定大于H 0,从地面到该位置由动能定理:FH 0-mgh =E k0,得到:h =FH 0-E k0mg,故选项A 正确,C 错误;若撤去F 之前动能未达到E k0,则物体的动能一定是在下落到高度h <H 0的某位置等于E k0,由动能定理:FH 0-mgh =E k0,得到:h =FH 0-E k0mg ,故选项B 、D 错误。
7.(2020·安徽名校联考)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半径为R ,AB 是其直径。
一质量为m 的小球穿在环上且受到沿AB 方向水平向右的风力大小恒为F =mg 。
小球由A 点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2gRB .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为(2+1)mgRC .运动中小球对环的最大压力为26mgD .运动中小球对环的最大压力为(32+2)mg解析:选D 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 和水平向右的风力F =mg ,可知合力大小为2mg ,方向斜向右下方,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可等效为小球处在如图所示的重力场,等效重力加速度g ′=2g 。
小球从A 点运动到C 点速度最大,由动能定理得mg ′R 1+22=12m v 2,解得v =(22+2)gR ,最大动能为E km =12m v 2=(2+1)mgR ,故A 、B 错误;在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 v 2R ,解得F N =(32+2)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环的最大压力为(32+2)mg ,故C 错误,D 正确。
8.[多选](2020·苏州检测)如图所示,光滑的半圆轨道竖直放置,边缘处固定着光滑小滑轮,跨过滑轮的轻绳连接小球A 和B ,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小球A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静止于P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
现增大拉力F 使小球A 沿半圆轨道运动至Q 点,小球A 经过Q 点时速度为v A ,小球B 的速度为v B ,已知OQ 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小球A 从P 运动到Q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两球A 、B 质量之比m A ∶m B =1∶ 2B .小球A 经过Q 点时,两球A 、B 速度之比v A ∶v B =1∶ 2C .小球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直增加D .拉力F 对小球A 做的功等于小球A 机械能的变化量解析:选AC 静止时,对A 受力分析可得:m B g cos 45°=m A g ,解得:m A ∶m B =cos 45°=1∶2,A 正确;小球A 经过Q 点时,两球沿绳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即:v A sin 30°=v B ,解得:v A ∶v B =1sin 30°=2∶1,B 错误;小球A 从P 运动到Q 的过程中,拉力F 一直做正功,所以小球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直增加,C 正确;小球A 机械能的变化量等于除小球A 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功之和,除小球A 的重力对小球A 做功之外,还有拉力F 和绳的拉力T 对小球做功,拉力F 做正功,绳的拉力T 做负功,所以小球A 机械能的变化量小于拉力F 对小球A 做的功,实际上,拉力F 对小球A 做的功等于小球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变化量,D 错误。
9.[多选]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两根足够长的细杆M 、N ,两杆分离不接触,且两杆间的距离忽略不计。
两个小球a 、b (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 ,a 球套在竖直杆M 上,b 球套在水平杆N 上,a 、b 通过铰链用长度为L 的刚性轻杆连接,将a 球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轻杆与N杆夹角为30°),不计一切摩擦,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球和b 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b 球的速度为零时,a 球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等于gC .b 球的最大速度为3gLD .b 球的最大速度为2gL解析:选ABC a 球和b 球所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则机械能守恒,故A 正确;b 球速度为0时,连接a 、b 球的轻杆水平,a 球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作用,则加速度为g ,故B 正确;当a 球运动到两杆的交点后再向下运动L 距离,此时b 达到两杆的交点处,a的速度为0,b 的速度最大为v b m ,由机械能守恒得:mgL +L 2=12m v b m 2,解得v b m =3gL ,故C 正确,D 错误。
10.[多选](2020·珠海摸底)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圆弧轨道ABC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O 是圆心,OC 竖直,OA 水平,B 是最低点,A 点紧靠一足够长的平台MN ,D 点位于A 点正上方,DA 距离h 为有限值。
现于D 点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大小可以忽略的小球,小球从A 点进入圆弧轨道,并从C 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落在平台MN 上;P 点是小球落在MN 之前轨迹上紧邻MN 的一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由D 点经A 、B 、C 到P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 .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一直增大C .只要D 点的高度合适,小球可以落在平台MN 上任意一点D .如果DA 距离h 一定,圆弧轨道半径可自由调节,则当R =h 2时,OP 有最大距离h 解析:选AD 小球由D 点经A 、B 、C 到P 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A 正确;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在A 点时速度向下,重力功率不为零;在B 点时速度水平向左,重力的功率为零,所以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不是一直增大,故B 错误;小球恰好通过C 点,则:mg =m v 2R ,从C 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并落在平台MN 上:R =12gt 2,x =v t ,解得x =2R ,即小球落点至少离M 点(2-1)R ,所以C 错误;如果DA 距离为h ,小球从D 到C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 (h -R )=12m v C 2,小球离开C 点做平抛运动,有R =12gt 2,OP =v C t ,所以OP =2(h -R )·R ,当h -R =R ,即R =h 2时,OP 最大为h ,故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