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川教版课后辅导
练习九十一
第1题【单选题】
小说《活着》里写道:“我回来的时候,村里开始搞土地改革了,我分到了五亩地,就是原先租龙二的那五亩,龙二做上地主,神气了不到四年,一解放他就完蛋了。
共产党没收了他的田产,分给了从前的佃户……”材料描述史实的作用是( )
A、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废除了地主阶级的所有制,实行农民的所有制
C、标志看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走上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道路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对联中的两次“分田”分别指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B、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50年,中国受到美国怎样的侵略威胁( )
①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②美军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③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④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学校举办“抗美援朝英雄事迹展览”,你将选取下列哪些素材( )
①黄继光以身躯堵枪眼②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③罗盛教冰下救少年④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这场不是战争而称为‘警察行动’的战争结束了……美丽的岛屿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上,三年之后,战争结束于几乎同一地点……”文中描述的战争是( )
A、苏德战争
B、太平洋战争
C、解放战争
D、朝鲜战争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这件事发生在( )
A、抗日战争时期
B、包产到户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同学们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图片资料,这些资料共同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
A、八路军将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B、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
C、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事迹
D、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2013年3月11日起朝鲜不再承认《朝鲜停战协定》的效力,朝鲜将不受停战协定的约束,全面终止朝鲜人民军板门店代表部的活动,并切断板门店朝美军事联络电话,朝鲜半岛进入军事敌对状态。
1953年7月签署《朝鲜停战协定》的代表不包括( )
A、中国
B、美国
C、朝鲜
D、韩国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包产到户”的实施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侯永禄是陕西省的一位普通农民,从1940年起他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2004年3月。
下面的日记内容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
B、“(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
”
C、“干部脱离实际、胡吹虚报产量,和实际相去甚远。
”
D、“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枪口被堵住了,你的生命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这首名为《永恒》的诗歌所献给的英雄是( )
A、邱少云
B、黄继光
C、王崇伦
D、王进喜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列依次为( )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②“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③“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某班在进行主题学习时,同学们利用互联网收集到以下资料:“上甘岭战役”“最可爱的人”“朝鲜停战协定”。
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新中国成立
D、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经济发展关系到各国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
20世纪50—70年代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1955年7月,国家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速度,各地迅速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到1956年底,9 6%以上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四: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
……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据材料一的文件,我国农村掀起了什么运动?此运动使哪一阶层获得了解放?
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根据材料二,我们知道当时农业正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请写出与此同时正在进行的另外两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
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指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
材料四反映的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国城中的哪次严重失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造成这个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说出一点原因即可)
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材料二: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材料三: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
”
材料四:“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
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1979年)
材料一反映的什么事件?
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也在高速进行。
据材料二指出: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除了对农业改造,还有哪些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什么运动的什么现象?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请问政府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改革措施?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