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生物变异的类型与来源
(完整版)生物变异的类型与来源
基因重组
二、基因重组
1、概念: 在生物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 性状的基因的自由组合.
2、类型:
①基因的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
自由组合
例
②基因的互换: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体之间
发生局部互换.
随机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重组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
Ab 和 aB
B
B
AB 和 ab
2、不可遗传的变异: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没有 发生改变的变异。如:断了尾巴的老 鼠、温室里的韭黄等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问题探讨
(1)英语句子中的一个字母的改变,可能导致 句子的意思发生怎样的变化? 可能导致句子的意思不变,变化不大或完全改 变这三种情况.
(2)如果DNA分子复制时发生类似的错误,DNA 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可能对生物体产生怎样的影响? 对生物体有的有害,有的有利, 有的既无害也无利
引起基因突变的外因是……?
1、二战时,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导致 以后大量畸形胎儿出生,畸形生物出现。
2、苏丹红的致癌原理:苏丹红进入人体 后,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形成苯和萘环 羟基衍生物,进一步生成自由基,自由基 可以与DNA、RNA等结合,从而产生致癌作
用。
3、乙肝病毒的致癌原理:肝炎病毒的基因融合于肝细胞 的基因,使肝细胞发生变异。肝脏炎症的不断刺激,使肝 细胞进一步变异,肝细胞不凋亡,而且不断地再生,就形 成了肿瘤。
GTA
根本原因
基因突变的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替换 、____增__添 和_缺__失____,而引起的 基因结的构改变。
┯┯┯┯ ATGC TACG ┷┷┷┷
替
换
┯┯┯┯ ACGC TGCG ┷┷┷┷
┯┯┯┯ ATGC TACG ┷┷┷┷
增
添
┯┯┯┯┯ ATAGC TATCG ┷┷┷┷┷
等位基因是如何产生的?
为何基因突变对生物体而言, 多数为有害突变? 基因突变对生物 岂不是没有意义?
①打破对环境的适应性
②产生新基因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六)应用:
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诱变育种
(六)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诱变意义: 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 型的重要方法(举例)
(1)常用的方法: 物理因素:X射线、Y射线、紫外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A.只相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 B.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其他顺序也有改变 C.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 D.A、B都有可能
2、在一个DNA分子中如果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则 A.不能转录 B.不能翻译 C.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前的遗传密码改变 D.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后的遗传密码改变
(二)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 Why?
物理因素
(三)基因突变的外因
化学因变____与_人__工__诱__变___
按突变后对生物个体的影响分_有__利__突__变__与_有__害__突__变_, 对生物体而言,多数为__有__害__突__变____。
(五)基因突变的特点
①普遍性: 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 ②随机性: 可发生在任何时期 ③稀有性: 自然界突变率很低:10-5- 10-8 ④有害性:(打破对环境的适应性)多数有害,少数有利 ⑤不定向性:A=a1或A=a2
┯┯┯┯ ATGC TACG ┷┷┷┷
缺
失
┯┯┯ AGC TCG ┷┷┷
请思考: ①由于碱基对的改变,是否一定会引起蛋白质的改变?
②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吗?取决于什么? 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则会遗传给后代;
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
1、若某基因原为30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300个 碱基对,它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合成的蛋 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可能为
(2)优点: ①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 ②大副度改良某些性状
(3)缺点: ①成功率低,有利个体往往不多 ②诱变的各种因素都是致癌因素, 如有泄漏将造成人体伤害或环境污 染
这种太空南瓜王最大能长 到200多公斤,在生长繁 殖期高峰时,南瓜每天能 增大5公斤。
“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种个体 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问题:生物在遗传的同时为什么会有变异? 有哪些因素能引起变异? 这些因素是如何导致生物变异的?
生物的变异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与来源
(改变)
表现型 (改变)
不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型
+
(改变)
可遗传的变异
环境条件
1 、可遗传的变异:
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变异。 如:人的眼睛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 人的辨色能力有正常的和色盲等
(1)生物性状的表现不仅受基因控制而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分) (2)①实验组甲: 在30℃条件下将其培养成成蛙 (1分) 对照组乙:在20℃条件下将其培养成成蛙(1分) ②有分裂能力的 (1分) ③性染色体组成(2分) ④a 实验预期:甲乙两组实验的装片被观察到的蛙细胞的 性染色体组成均是XX:XY≈1:1(2分) b 实验预期:甲组实验的装片(30℃条件下培养的成蛙) 被观察到的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都是XY。乙组实验的装 片(20℃条件下培养的成蛙)被观察到的蛙细胞的性染色 体组成是XX:XY≈1:1 (3分) 结论:较高的温度使发育着的蝌蚪(XX)性染色体组成变 成XY,从而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2分) (3)2 (1分) 1(1分)
A.有丝分裂间期 (但一般不能传给后代) 体细胞 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生殖细胞 中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可以通过受精作用直接传给后代)
内因: DNA在进行复制时发生错误或由于某种原因 断裂后进行修复时发生错误。
3、人类能遗传的基因突变常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
B.四分体时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有丝分裂间期
(3)如果DNA分子中含遗传信息的碱基对发生变化则意 味着__基__因__发生了改变,我们称这种变化为_基__因__突__变__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正常型红细胞
镰刀型红细胞
请查阅密码子表,完成以下图解
蛋白质 氨基酸
正常 谷氨酸
异常
缬氨酸 直接原因
mRNA DNA
G AA
GUA
CTT 突变 CAT
G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