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矿产资源评价 第三章 地质评价
矿产资源评价 第三章 地质评价
5
三、区域价值估计法 (一)几个基本概念
1.单位区域价值(u·r·v) 在选定的区域内,将已经开采的矿产资源量换算成总的
货币价值,定量说明该区域矿产的总价值,然后将该地区的 面积除以该总价值,则得到该地区单位区域价值。
计算单位区域价值时,可以计算所有矿产的价值,也可以计 算若干或者某一矿产的价值,取决于研究的目的。
7.矿产资源相异性测度统计分布 将许多研究地区的矿产资源相异性测度作成频率分布图,
目的在于对比。进行差值分析。 8. 地质相异性测度的统计分布
将许多研究地区的地质相异性测度作成频率分布图目的 在于对比,进而寻找具有相同相异性测度的一组地区。 9.相异性测度回归方程
Y a bX
回归方程可根据实际观测的地区相异性测度X来估计一个矿 产资源相异性测度Ý。而估计的资源相异性测度Ý,同该地 区实际的资源相异性测度Y之间有一个差值A=Ý-Y,这一差 值即为矿种的潜力,因此,相异性测度回归方程也是预测矿 产资源潜力的重要工具之一。
X S 1
式中: X—地质相异性测度; S—该区域出现的时代一岩性单位数。
12
三、区域价值估计法 (一)几个基本概念
(2)信息函数 时代一岩性单位所占百分比。
13
三、区域价值估计法 (一)几个基本概念
(3)地质相异性测度指数(IGD)计算法 IGD值也被保证在0~1之间。
14
三、区域价值估计法 (一)几个基本概念
地矿图上的单位转换成时代一岩性单位。 具体的做法是:首先设计一个标准的转换表,然后将一
个方格网蒙在研究区的地矿图上,将网格交点所对应的时代 和岩性记入表内的相应位置。 4. 矿产信息转换表
按照一个标准格式将区域内的矿产进行登记,以利于比 较。在美国,该格式包括75种标准矿产的总量及其价值。
8
三、区域价值估计法 (一)几个基本概念
6
2. 区域价值的统计分布
单位区域价值统计分布是实现区域价值估计 的重要工具之一,分析和对比所研究的区域在该 统计分布图上的位置以及同其他区域的差异,将 形成研究区内矿产潜力的重要结论。
7
三、区域价值估计法 (一)几个基本概念
3. 地质信息转换表 按照一个标准格式将区域内的地质信息进行登记,再把
5. 资源相异性测度(富有度) 它是一个反映矿种丰富程度的指标。矿种愈多,则矿产
资源相异性测度愈大。相异性测度有以下三种计算方法: (1)简单记数法
Y S 1
式中:Y—矿产资源相异性测度; S—矿产种类数。
根据标准的矿产信息转换表,当一个区域内75种标准矿 产均出现时,则达到矿产最大相异性测度Y=75-1=74;而 当该区域仅有一种矿产时,其资源相异性测度Y=1-1=0。
3
第一节 区域矿产资源评价
三、区域价值估计法
区域价值估计法的实质是,选择地质工作程度较高和矿 物商品生产丰富而发展的地区,将历年的矿物商品和价值统 计起来,再由统计结果和地质变化特征(控制区和评价区), 建立价值与地质相异性测度和资源相异性测度的数学关系, 从而确定评价区内有可能产出的资源种类,预测产出的新的 资源类别,近似地确定未来可能达到的资源生产量,该法简 单易行,只要具备必要的地质资料,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国家级的资源评价工作。
9
三、区域价值估计法 (一)几个基本概念
(2)信息函数法 这样计算出来的相异性测度是一个由0到1的数。当所研究区 域只有一种矿种时,其资源相异性测度为0;当75种矿产均 存在,且各占1/75时,其资源相异性测度为1。利用相对信 息量作相异性测度指标的优点是它考虑了这些矿种所占的百 分比。
10
三、区域价值估计法 (一)几个基本概念
16
三、区域价值估计法 (二)基本假设
(3)以地质变量综合和分解理论为基础,地壳某部分 的矿产资源富有度与该地区出露或赋存的岩石类型有关,即 矿产资源相异性测度和地区相异性测度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 系,因而可以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
第三章 矿产资源地质评价
第一节 区域矿产资源评价 第二节 矿区矿产资源评价 第三节 找矿靶区优选
1
第一节 区域矿产资源评价
一、基本概念
区域矿产资源评价是指对一个大地构造单元、成矿带,甚至对整个 洲、大陆乃至全球范围的矿产资源作出评价,评价的成果主要作为区域 矿产普查勘探和开发远景区选择及长远经济规划的依据。
(3)矿产资源相异性测度指数(IDM)计算法 参照经济分异度指数计算公式,建立矿产分异度指数计
算公式。 这个值本概念
6.地质相异性测度 地质相异性测度的3种计算法完全类似于矿产资源相异
性测度。按时代——岩性单位65个,得出以下3种算法: (1)简单记数法
二、主要评价方法
目前,在区域矿产资源评价实践中已经使用和公认的方法有:单位区域 价值估计法、体积估计法、丰度估计法、德尔菲估计法、矿床模型法, 和综合方法。
2
第一节 区域矿产资源评价
区域矿产资源评价方法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这是因为: 矿产资源勘查进入又一轮高度发展期; 矿产资源数据库的应用刚刚起步,前景广阔; 近年来数学的优秀成果带动的数学地质研究与实践对矿 产资源评价有巨大推动作用。
15
三、区域价值估计法 (二)基本假设
区域价值估计法建立在以下四点基本假设: (1)根据地壳矿产资源富有度理论,等面积的地壳具 有相等的矿产资源(或价值相等),且所掌握的各个地区的地 质特征〔或资料水平)是相对真实的(都立足于同一比例尺的 地矿图)。 (2)评价获得的矿产资源评价结果对有些地区是相对 真实的(接近其实际资源值),而对有些地区是不真实的(低于 该区真空的资源价值),因此,根据类比理论,可以利用这种 差别对这类地区作出评价。
4
概括的讲: 区域价值估计法是一种据已知地区的单位区域矿产量和 单位区域价值去类比、估计研究区的资源概况的资源评 价方法。 就是通过对一个地区内所开采各种矿产资源给出一个综 合量,并将其数量和价值与其它相似地区的资源进行比 较分析,以确定: a.在研究的地区内可能出现哪几种矿产? b.是否能获得新的资源? c.已经开采的资源未来还可获得多少? 所以,这种方法也是以类比法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