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产资源评价中

矿产资源评价中

矿产资源评估中值得研究的若干问题及国际规范谢孟华肖竹升(新疆志诚矿业评估咨询事务所新疆830001)矿产资源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一些矿山企业,由于转制和扩张的需要,不断寻求合作伙伴,先后与国外公司成立了合资、合作企业。

这些事例对我国开放资源市场,引进资金和技术,扩大国际合作,无疑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促进了我国矿业产业的发展。

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合资、合作过程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于矿产资源评估不到位,造成矿产资源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国家所有者权益得不到保障。

另外,矿山企业在并购、兼并或矿权转让中因矿产资源评估不规范而造成另一方经济损失。

本文针对这一情况提出矿产资源评估中值得重视的一些问题,供有关方面参考。

1 评估中有待弄清的若干问题矿产资源评估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在具体评估中涉及的因素较多,并且这项工作起步较晚,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只有把这些问题探讨清楚了,才能找出合理的处理方法。

1.1地质勘查不同阶段及矿产资源储量级别不同的评估地质勘查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生产过程,为缩短勘查周期、进一步提高矿产勘查与矿山建设的经济/ 社会效益,我国将原地质勘查四阶段划分为目前实行的三阶段,即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

普查阶段之前,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勘探阶段之后,为矿山开发地质工作。

勘查阶段不同,反映了该阶段到矿产资源开发时间不同和地勘工作量及资金投入不同,从动态的角度考虑,时间因素和资金因素都直接影响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

在具体评估时,应估算后续勘查时间及后续地勘资金投入量,使其作为经济参数纳入到计算过程之中。

矿产资源由自然资源状态,经过一系列地质工作形成被探明的A、B、C、D级储量。

储量级别不同,标示着求得不同级别的储量投入的勘查工作不同。

对资源的探明程度、控制程度不同,也反映各级储量的风险程度或可靠程度不同。

因此,在同等条件下,不同级别的储量最终反映到其价值上也将不同。

在评估中需考虑各级别储量相应的风险系数,即由低级别储量升到高级别储量时质与量的变化程度。

该参数可通过大量矿床的统计求得。

1.2生产矿山占用和未利用矿产资源资产的评估生产矿山占用的矿产资源指正在生产的矿山、停产矿山及建设中的矿山所占用的矿产资源。

对这类矿产资源资产的评估,原则上应按照矿山正常生产的实际指标进行,因生产矿山大的格局已定,在方案上难以进行大的变动,但对明显不合理的指标,如矿山生产的“三率”指标、生产成本构成、国家需要而又大矿小开及矿山生产中特殊因素的影响等,需进行合理的调整。

未利用矿产资源指已完成地质勘查工作而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被开发利用或正在进行地质勘查工作的矿产资源。

这类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区分不同情况,选择国内先进的开采技术及生产增值较高的产品,以求得合理利用下的矿产资源资产价值。

1.3评估中的最终产品问题矿产资源开发中的产品有原矿产品、精矿产品、采选冶联合企业的金属产品以及非金属矿开采与加工一体时的加工产品,如开采的大理石荒料经切、磨、抛光等工序产品为建筑装饰材料,膨润土等经超细粉碎可作为化工、造纸、化装品等填料。

矿产品加工深度不同,产品价格不同,计算出来的矿产资源价值也不同。

因此,在矿产资源资产评估时,应规定产品评估到什么阶段,不能随意改变产品的加工深度。

本文认为,对一般矿产资源资产的评估,原则上应评估到矿产品,即矿产资源经过开采获得的原矿产品或需要选矿才能符合后续利用要求的采选后精矿产品,对特殊矿产如黄金因冶炼投资较小、工艺简单,可计算到金金属。

1.4地质勘查成果资产的处理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地质勘查工作逐渐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资金来源由过去单一的国家投入发展成为多样化的资金渠道,如地勘单位自有资金、地方资金、对口工业部门的资金投入等,这就出现了地勘成果的归属问题。

原则上,地勘成果应是谁投入归谁所有。

在矿产资源资产价值计算中,要包含地勘成果资产价值,这适合于国家投入地勘工作的情况。

如果是其他资金投入而取得的地勘成果,应将地勘成果资产的价值扣除之后才是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

1.5矿产资源资产评估值正与负的问题矿产资源赋存条件各异,外部条件复杂多样,其评估值有正也有负。

矿产资源资产评估值都出现正时(包括国民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表明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国家和企业都能带来收益:当矿产资源资产商业价值为负、国民经济价值为正时,表明矿产资源开发为企业不能带来超额收益,企业即使无偿利用矿产资源也是不合算的,但国家可得到符合社会折现率的社会盈余。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及扶持政策,矿产资源仍可开发利用,并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

当都出现负值时,表明国家为矿产资源开发付出代价后得不到符合折现率要求的社会盈余,即国家若获得这部分矿产资源则需付出更大的代价,说明这种矿产资源在目前不宜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资产评估值出现正或负都是可能的,要正确理解正与负的含义,一味强调矿产资源资产评估值应为正值是不妥的。

1.6矿产资源资产评估中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确定问题矿产资源资产评估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如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等因素,这就要求评估工作者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熟悉有关的国家政策。

矿产资源资产评估中有关技术经济参数主要包括:可采储量系数(设计可采储量与地质储量之比)、矿山开采方案及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及产品价格、采矿回收率、矿石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矿山建设投资、产品生产成本、国家税收、行业或部门基准收益率、社会折现率等。

这些参数有的是国家制定发布的,评估中应参照执行,但多数需评估人员自己去确定。

评估人员确定的参数,难度较大,往往准确性较差,建议矿产资源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制定有关参数。

1.7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的时效性问题矿产资源资产评估同一般资产评估一样,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也就是说,矿产资源的价值将因矿产资源开发的技术工艺、市场条件、国家政策、社会经济条件及建设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评估工作并非是一劳永逸的,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应每隔一定时期组织有关评估人员进行重新评估。

2 矿石储量评估矿石储量是矿产资源评估的基础,评估结果对哪一方都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这是矿产资源评估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从地质研究程度来说,矿产资源不仅包括已发现的并经工程控制的矿产,还包括目前虽然未发现但经预测或推断是可能存在的矿产。

从技术经济条件来说,矿产资源不仅包括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利用的矿物质,还包括根据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能够利用的矿物质。

矿产储量是指已被地质勘探工程揭露的并已基本控制的矿产资源蕴藏量,是查明资源的一部分。

作为评估对象的储量,按照新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解释,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储量,是当时经济可采部分。

基础储量是指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经可行性或预可行性研究,认为是经济的或边际经济部分,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储量。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规定矿产资源储量必须经过评审,再经国家认定,方可作为矿山开发、设计的依据。

现行的储量评审,大都从地质角度出发,没有把经济因素引入矿产勘查开发的各环节,虽然在工业指标审批下达过程中进行了论证,但由于方法、原则不统一,其结果达不到可研或预可研结论,对矿床开发不具意义。

另外,储量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对储量计算的结果也会造成较大差异。

现行的储量计算方法有地质块段法、垂直纵投影法等。

这些方法经过实践,证明可行。

但由于适用条件的限制,不能通用。

过去常常先用一种方法计算,再用另一种方法进行验证,是不合适的。

国际上通常采用地质统计方法,如普通Kriging 法、协同Kriging法等。

由于考虑矿化规律与被估块段的相对距离,位置等影响因素,因而在计算品位和储量时,比其他方法估计的精度高,通用性好,不但能解决矿床勘探和矿山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地质问题,还能根据市场供求及价格因素及时调整生产方案。

所以地质统计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某些国家已把它作为储量计算的标准方法。

我国于1997年建立了以地质统计学为基础的SD储量计算方法,由于主客观原因,SD法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是否可行还有待实践检验。

掌握先进的储量计算方法,是正确计算储量的基础。

目前我国储量计算方法仍采用传统方法。

主要原因就是地质统计学法对技术人员掌握的知识结构要求比较高、难于掌握,而传统方法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使用起来娴熟。

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与国际接轨已势在必行。

因此,尽快研制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上通用作法相适应的储量计算方法迫在眉睫,使储量评估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为我国矿业制度与国际矿业制度接轨提供契机。

3 矿产价值评估储量评估的下一步就是价值评估。

在进行价值评估时,涉及的技术经济参数较多,是一项复杂又严谨的工作。

其中,矿产品的价格是矿产储量价值评估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矿产品价格一直偏低,这一现象制约了我国矿业的发展,根本原因是矿产品定价不合理,用部门平均成本代替边际成本定价,更没有考虑国际市场因素。

因此在进行矿产资源价值评估时,掌握国内国际市场价格变化情况,才能使评估结果真实合理。

矿产一般含有三个层次的价值。

一个是矿产资源本身的价值;一个是矿产资源资产的权益价值;最后是地质勘查劳动投入产生的劳动价值。

矿产资源本身的价值,将其转换成货币形态就是矿产资源的底价。

计算原理是根据资源丰度不受任何勘查成本和采矿成本的制约,即不管投入多少劳动消耗,都不会改变资产的丰度,但同样的劳动耗费获得的矿石品位却不同,收益大小也不一样,因此它是自然有用性创造的价值量,是超额于社会利润水平之上的超额利润和垄断利润。

根据矿床的地质品位,可以计算出矿产资源的底价。

用公式表示为:P d = L ×C q×Q j式中:P d ——矿产资源资产底价L — 矿石单位品位(品级)的平均收益增量C q — 扣除边际品位的平均品位Q j — 可利用储量或经济储量矿产资源资产的权益价值,指矿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矿业权权益价值。

其中矿产资源所有权是所有者出让合作者而获得收益的价值,是对于拥有支配该项资产现在和将来所有服务的权力的代价,通过使用矿产资源资产的租金预测来确定。

矿业权是一种依附于实体的无形资产产权,包括探矿权、采矿权和矿产发现权。

其权益价值是通过使用开发矿产资源获得超额的收益来确定。

矿产发现权,是一种特殊的脑力劳动凝结在地勘成果之中,具有排他性,其价值大小根据地勘成果获得的矿产资源的价值来确定。

地勘成果资产价值,指通过各种勘探手段获得的阶段性成果,其价值包含各项劳动耗费和风险报酬率。

4边际品位的确定问题我国现行采用的矿产工业指标都是边界品位。

但在实际评估中,需要确定出边际品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