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作业:第一部分专题八 工业生产与产业转移(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作业:第一部分专题八 工业生产与产业转移(Word版含解析)

专题练(八)工业生产与产业转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安徽合肥一模)独角兽企业是指爆发式增长并迅速成为行业巨头的创业企业,其衡量标准是创业十年以内、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

独角兽企业的数量是衡量区域创新程度的重要指标。

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有()①市场规模②创新、创业环境③能源、原料④相关产业基础⑤劳动力数量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⑤2.中国独角兽企业总部主要集聚于()A.广州、武汉、重庆、青岛B.北京、成都、重庆、厦门C.合肥、上海、大连、广州D.北京、上海、深圳、杭州3.下列行业中,最容易孕育独角兽企业的是()A.飞机制造行业B.汽车制造行业C.“互联网+”行业D.石油化工行业解析:第1题,据材料分析可知,独角兽企业属于新兴产业,影响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有科技、人才、环境、现代化的交通、产业基础、市场等。

能源、原料及普通劳动力不是其区位的主要因素。

据此分析①②④是其主要区位因素。

第2题,独角兽企业是高科技产业,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应为科技、人才、信息网络通达度等,因此该类企业主要分布于科技发达、人才集中、信息发达的城市,如北上深杭等。

与东部相比,中西部地区在科技、人才、信息通达度方面存在明显劣势。

第3题,独角兽企业属于新兴产业,科技、人才及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是产业发展的保证。

选项中,飞机制造行业、汽车制造行业、石油化工行业都不属于新兴产业,只有“互联网+”行业属于新兴产业。

答案:1.A 2.D 3.C(2019·浙江温州二模)虚拟企业是一种新型企业联盟,可以将分散的外围各实体企业的部分资源动态地整合在一起。

下图为虚拟企业组织构成图。

据此完成4~5题。

4.与实体企业相比,虚拟企业更加注重()A.生产协作联系B.国际商贸联系C.科技与信息联系D.交通地域联系5.构建虚拟企业的根本目的是()A.降低成本,共享资源B.应对市场环境变化C.加强工业集聚效应D.降低产品运输成本解析:第4题,结合材料信息,各联盟企业通过网络实现信息沟通和协调,从而整合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

与实体企业相比,虚拟企业更加注重科技与信息联系。

第5题,构建虚拟企业,进行不同区域企业的资源整合,根本目的不是加强工业集聚效应;不能降低产品运输成本;构建虚拟企业加强联系可以应对市场环境变化,但根本目的是降低成本、共享资源。

答案:4.C 5.A(2019·广东韶关一模)根据用户的需求个性化定制产品已成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未来中国如果能大规模地改造生产制造系统,使之都具备柔性生产能力,就可以把更多的制造业留在中国。

柔性生产是指主要依靠以计算机数控机床为主的制造设备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

据此完成6~8题。

6.在制造业中推进柔性生产的根本动力是()A.技术B.资金C.管理D.市场7.与传统的刚性规模化生产相比,柔性生产的优势是()A.提高产品质量B.提升产品市场适应性C.降低生产成本D.增加生产过程技术含量8.为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供应链柔性化,可依托于()A.智能机器人B.大数据平台C.仓储自动化D.交通高速化解析:第6题,由材料可知,柔性生产的核心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因此在制造业中推进柔性生产的根本动力是市场需求。

第7题,与传统的刚性规模化生产相比,柔性生产更能体现市场对产品产量的影响,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影响较小,A错,B对。

由于生产规模减小,可能导致生产成本升高,C错。

柔性生产只是使得生产出的产品更加接近市场需求,不一定能增加生产过程技术含量,D错。

第8题,为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供应链柔性化,可依托于大数据平台,以增加信息量,及时获取市场供需信息,进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智能机器人、仓储及交通无关。

答案:6.D7.B8.B(2019·河南郑州一检)中国汽车工业根基羸弱,依托市场换技术发展艰辛。

但在汽车玻璃领域,福建F公司四十年来聚焦发展,成就了自身规模和技术的全球龙头地位。

读F公司发展过程简图(如图),完成9~11题。

9.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该公司在海外投资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资金B.原料C.市场D.政策10.该公司在美国建厂生产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有()A.贸易壁垒加强B.成本提高C.市场竞争激烈D.技术革新缓慢11.近年来,该公司发展致力于()A.承接海外订单B.促进产品多元C.吸引海外投资D.加强研发与服务解析:第9题,据材料可知,2011年前,该公司并没有在海外设厂,其出口产品都来自国内福建工厂,说明其在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设立海外机构或子公司主要是为了拓展当地市场。

关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共同特点:经济发达,汽车工业发达,汽车玻璃需求量大。

第10题,该公司在美国建厂生产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即美国不利于建厂的区位因素。

在美国生产、销售,突破了贸易壁垒,A错;地租水平、工人工资水平等与国内相比有所上升,成本提高,B正确;减少了关税支出,其市场竞争力可能会增强,C错;美国技术水平高,技术革新快,更新周期短,D错。

第11题,读图可知,2017年该公司在德国动工建设面向欧洲客户的产品设计服务中心。

答案:9.C10.B11.D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2019·河北沧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美国的工业锈带横跨美国东北部,包括五大湖区以及中西部的一些州,煤炭、钢铁和汽车工业发达,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有匹兹堡、底特律、布法罗等,曾是美国立国的基石。

20世纪中期以来,制造业向东南部转移、自动化升级、美国钢铁和煤炭业的衰落、全球化和国际化等各种经济因素互相作用,这些工业重镇城市步入衰败和凋落的漫漫长路。

目前,工业锈带城市正经历着历史性复兴,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下图示意美国五大湖区工业城市和资源分布。

(1)阐述美国工业锈带曾经是美国煤炭、钢铁、汽车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6分)(2)分析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工业锈带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6分)(3)分析为了历史性的复兴,美国工业锈带应采取的有利措施。

(6分)(4)在振兴工业锈带的进程中,工业锈带曾经走过“去工业化”的弯路,效果不佳。

试说明其原因。

(4分)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有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以及五大湖、工业城市等;可从资源、交通、市场,以及科技、劳动力角度分析。

第(2)题,“全球化、国际化”因素使之衰落,体现了该地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则可从影响竞争力的因素角度分析;同时传统工业区一般具有高污染等环境问题,而不利于新兴工业发展。

第(3)题,可借鉴鲁尔工业区整治措施分析。

第(4)题,可从工业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角度分析。

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五大湖廉价的水运;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教育水平高,科技力量雄厚;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2)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差;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工业设备陈旧,管理方式落后;钢铁、煤炭过剩,市场竞争激烈。

(3)防治污染、美化环境、走绿色城市发展之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高端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金融、贸易、旅游、教育等第三产业;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及相关服务,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

(4)制造业作为重要的经济部门,在整体上仍为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岗位做出贡献,没有蓬勃发展的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难以发展;没有规模较大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提供多的就业岗位,人口拉力过小,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狭小,城市环境得不到改善,城市衰弱趋势难以遏制,工业锈带的振兴便是一句空话。

13.(2019·广东广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生产商,1987年创立于深圳。

华为早期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业务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发展中国家延伸至发达国家。

经过30多年发展,华为从代理产品起家到自主研发产品,员工从最初6人到目前全球共18万人,其中科研人员占比超过40%,科学家达数千人。

华为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业链供应商超过2 000家,其中核心供应商92家(如下图所示)。

华为在美国、瑞典、德国等国家建立了研究学院、研发中心、培训中心、技术支持中心,支撑全球的制造和服务体系。

2017年华为专利授权共74 307件,其中90%以上为自主发明专利,完成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

下图为华为全球核心供应商地区分布。

(1)说明华为发展初期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原因。

(6分)(2)分析华为产业链供应商遍布全球的原因。

(6分)(3)指出研究学院、研发中心全球化布局对华为成为ICT领先企业的作用。

(6分)(4)简述华为为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中走向全球化带来的经验启示。

(6分)解析:第(1)题,可从自身技术与农村需求吻合,农村市场易于开拓角度分析。

第(2)题,可从最优区位与市场角度分析。

第(3)题,“成为ICT领先企业”,说明技术领先。

可从全球人才引用、技术合作与创新、信息获取等角度分析。

第(4)题,启示要从华为的成功做法角度分析。

答案:(1)初期产品技术水平较低、品牌影响力小;农村和发展中国家通信和信息较落后,普及率低;故采用低成本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农村包围城市”发展路径。

(2)根据各国优势,选择最佳零部件供应商,保证产品质量;根据华为产品消费市场需要,选择本土企业,有利于合作与双赢;通过全球供应商价格比较,选择合理的价格,降低生产成本。

(3)吸收、利用和发挥各国在通信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合理利用全球人才资源;研发中心本土化,有利于针对和解决各国自身通信的技术难题,发明、创造通信领域中的各种专利;全球化布局有利于科学和技术研究的全球协作、共享资源;全球化布局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推进通信领域技术更新和发展。

(4)产学研全球化思维和布局;科学技术、创新、发明专利是核心竞争力;本地化有利于各国合作与双赢,共享发展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