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2玩偶之家节选课件人教版选修中册.pptx

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2玩偶之家节选课件人教版选修中册.pptx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特点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立足于生活实际,反映挪威社会的家庭、婚姻 和民主政治等重大问题,并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灵,对传统戏剧既继 承又革新。他把“讨论”带入戏剧,“讨论”与剧情和人物形象塑造紧 密联系;调动多种舞台元素细腻刻画人物心理,并使多种表现手法 互相作用,既增强了戏剧的思想性,又强化了戏剧效果。
知识整合
2.写对字形
词语
易错字
cuān duo 撺掇
bào歉

词语 按nà piǎo一眼
易错字 捺 瞟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3.掌握词语 (1)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 (2)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3)噩梦:可怕的梦。 (4)饶恕:免予责罚。 (5)颠扑不破: 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多指理论、道理)。 (6)花言巧语:①指虚假而动听的话;②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作者简介
4.词语辨析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推脱·推托
推脱:推卸。
推托:借故拒绝。
相同点:两者都有推卸的意思。
不同点:“推脱”侧重指摆脱、开脱,使之与自己无关,多指推脱责任、
问题或与自己相关的事情等;“推托”侧重借故拒绝,指婉言谢绝、
表示不接受,后面经常带有托词或者表示拒绝的原因,多指推托自
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想方设法要推.脱.责任。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1879年,正是挪威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 年代。易卜生先后结识了两位女权运动活动家。她们发动的强大 的女权运动,给易卜生以巨大的鼓舞,更促使他以自己的作品来支 持妇女解放运动。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戏剧 戏剧,综合艺术的一种。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情节、显示情 境的一种艺术。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曾 被用来专指话剧。其基本要素是情节性的动态造型,通过从空间到 时间、从视觉到听觉的对观众的多方面作用,引起演员与观众、观 众与观众之间的反复交流,进入集体的心理体验。按作品类型可分 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哲理 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尽情地玩着,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例句 ②对面的女孩瘦瘦的,乱乱的头发倒向头的一侧,没有化.妆.,
她正微笑着望着我呢!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本文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 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了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 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 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 争。
单元学习目标
12 玩偶之家(节选)
学习目标
1.分析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理解戏剧冲突的 层次、原因。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 义。 2.探究金钱观、爱情观等因素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影响,强化尊重人、 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剖析社会弊端,触及法律、宗教、道德、政党、妇女地位等资本主 义社会问题,主张通过道德的自我完善和个人的“精神反叛”来改造 社会。这些作品取材于资产阶级日常生活,采用散文体写作,废除 旁白与独白,舞台指示明确而具体。晚期剧作,自1884年的《野鸭》 至1899年的最后一部戏剧《当我们死人醒来时》,偏重于个人的生 活,特别是人物内心和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刻画,通过象征手段的运 用,表现出对人类困境的深刻的洞察力和人类精神层面上的哲理性 反思。作品对现代戏剧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四单元
单元学习主题
外国文化 外国文学作品反映了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 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文化现象,表现了人类广阔而丰富的心灵世界。 人们热爱和珍视这些作家及其作品,是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体现了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显示了人类成长的精神轨迹,并给世世代 代的人们以审美的愉悦。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领略世界的多姿 多彩! 本单元选取的戏剧和诗歌,都是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让我们敞 开心扉,尽情遨游于世界文化之海。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1.读准字音
相关常识
加点字 啰.唆. 撇.开 撅.折 按捺.
折.本 折 折.跟头
读音 luō suo piē juē nà shé zhē
知识整合
加点字 噩.梦 绷.着脸 饶.恕 赌咒.
茄.子 茄 雪茄.
读音 è běng ráo zhòu qié jiā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一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艺术技巧
1.娜拉出走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表现,请结合全文分析娜拉的形象
特点。
点拨娜拉是一个有着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妇女,美丽、活泼、真诚、
勇敢、善良、富有同情心。在识破海尔茂虚伪面目前,她一直生活
例句 ②她推.托.嗓子不好,怎么也不肯唱。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化装·化妆
化装:①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 化妆:用脂粉等使
而修饰容貌。②改变装束、容貌;假扮。
容貌美丽。
相同点:两者都有装饰、打扮的意思。
不同点:“化装”指改变装束、容貌,变成另外一个人的形象;“化妆”
指用脂粉使容貌美丽,只是修饰,而不是为了改变模样。 ①舞会上,大家化.装.成猎人、武士、女仆等各种神秘的角色,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易卜生(1828—1906),挪威剧作家。当过药店学徒。青 年时参加挪威民族独立运动。1848年开始写作。共写 剧本26部。早期剧作以挪威的民间传说、英雄传奇和 中世纪历史为题材,表现民族统一的爱国思想和民主意 识,主要有《英格夫人》《觊觎王位的人》等。 1852—1862年任剧院编剧、导演,倡导挪威民族戏剧,遭到保守势 力攻击。1864年出于对政府的不满而出国,侨居国外27年。先后发 表有感于小市民庸俗愚昧的精神状态的哲学诗剧《布朗德》和 《培尔·金特》。1877年后发表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 家》《群鬼》和《人民公敌》,以尖锐的批判精神和写实技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