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及实施路径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许多学校都普遍重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但在目前的教学评价中,还存在认识的误区,往往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这影响了教学评价的信度和效果。
下文就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过程性评价的内涵特征和实施途径进行探讨。
一、目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内容的缺陷。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实训,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过多注重对其书本知识传授方面的考察,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辅导和培训学生的能力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考察。
2.评价标准的缺陷。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为教师设定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统一指标,而忽视了对不同专业的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不同要求,考评过程中也没有做到尊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的差异。
3.评价方式的缺陷。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多地注重教师期末总评时的量化结果,而没有关注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质的变化,对教师的教学过程缺乏发展性的评价。
4.评价过程的缺陷。
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期末的终结性评价,往往忽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努力程度和发展进步情况等方面的评价,评价过程的缺失使得教学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功能没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因此,学校需要对传统的这种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
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引进“过程性评价”的教学评价理念和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评价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过程性评价的内涵
教学评价一般分为预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评价理念和范式,是教学评价领域的重要环节。
它的理论基础是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建构主义哲学、过程哲学和学习(教学)心理学。
这些理论认为,事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其终极结果都是由一个个的过程链发展而成的。
教学过程论也认为,教学是一种过程,教师教学是一个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解疑答难和辅导实训的过程,因此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应考察其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而不是只考察其结果。
过程性评价具有以下的特征:(1)促进性。
过程性评价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注重评价对教师教学的改进与激励功能,是一种注重过程、强调发展、改进与激励的评价理念和方法。
(2)辩证性。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全面渗透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全方位的评价方式,它不是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的评价,而是涉及到预测、过程和效果三位一体的评价,是与终结性评价互为因果的评价。
(3)发展性。
过程性评价立足于发展,评价不是为了鉴定,而是为了发展,所以过程性评价也可称为发展性评价。
(4)开放性。
采取开放、实时的评价方式,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支持,为教师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总之,过程性评价是贯彻“以人为本”评价理念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以导为主”评价原则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约束、激励”评价目标的有效措施。
三、过程性评价的实施途径
在学校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中,进行教学过程性评价是十分必要的,下面结合笔者在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评估督导办公室的工作实践,就如何进行教学过程性评价,提供一些工作思路。
1.研发和建立适合学院特点的“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系统。
如我院建立的“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 系统包括了三级权限等级划分、9类用户类型、62项系统栏目和各用户使用路径等内容。
教师通过登陆系统,可查看教学督导对自己教学情况的评价意见,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教学反馈意见以及系(部)对自己的评分以及期末总评和排名情况等信息;各系(部)负责人可查看本系所有任课教师的评价情况;学院领导则可查看全院任课教师的评价情况。
2.设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可分为学生网上评价、教学督导评价和系(部)评价三个部分。
具体做法是,三个部分均设立评价指标,学生在期末时通过网络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教学督导在100%完成每学期听课任务的基础上,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系(部)则组成评价小组,按评价指标进行学期过程性评价;最后,这三个部分按照5:3:2的权重得出期末终结性评价。
3.设立教师日常教学情况的反馈平台。
评估督导办公室的“过程性评价” 系统管理员会及时将教学督导的听课评价意见及时在校园网上发布;学校还应定期召开各种教学信息反馈会议,如学生学习信息员会议、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等,收集各方意见,并及时反映在“过程性评价” 系统中,以便教师认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
4.改进听课评价方式方法。
对教师评价实行“点面结合,过程评价,三方联动,期末总评”方法,点面结合就是要既评价一堂课又评价一门课,既评价理论教学又评价实践教学,既评价校内教学又评价校外教学;过程评价就是既评价结果又评价过程,讲求过程性、持续性和发展性;三方联动就要实现主体多元化,既有学生评价,又有督导、系(部)评价,还有同行评价等;期末总评就是每学期末,教学督导根据平时听课评价情况,分成专业组,汇总听课评价意见后给予每位任课教师一个公正的总评分。
5.重视和做好期末总评后的跟踪反馈工作。
除了及时做好“过程性评价”信息反馈外,还在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并把期末的总评情况反馈给给相关的个人或部门。
另外,对排在学院、系(部)前10%的教师加以奖励,对后10%的教师进行警示,对于连续两学期均排在后10%的教师,学校会安排其进行进修,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若情况没有改善并加以恶化者,调离教师岗位。
教学督导委员会和评估督导办公室还在期末总结一学期以来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经验,并听取各方意见,力求把教学评价工作做得更好。
[本文系“广东文艺职业学院2010年教育教学研究资助项目”《关于高职院校建立“教学过程性评价系统”的研究》(项目编号:2010[GYKY-014])的研究成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