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企业管理形考1

国际企业管理形考1

客观题共45 题(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每题 2 分)第1 题. 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A.劳务进出口B.直接投资C.证券投资第2 题. 国际企业对东道国经济的正面影响有()。

A.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B.扩大对外贸易C.形成垄断第3 题. 资本运动国际化首先采取的形式是()。

A.商品资本国际化B.货币资本国际化C.生产资本国际化第4 题.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实行专业分工,制造不同的产品,经营不同的业务。

这种国际企业属于()类型。

A.水平型B.垂直型C.混合型第5 题. 国际利益分配模型表明,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的国家利益。

A.资本输入国B.资本输出国C.资本输入输出双方国家第6 题. 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这是()。

A.所有权优势B.内部化优势C.区位优势第7 题. 外汇储备较少的发展中国家鼓励企业以()的形式对外投资。

A.土地B.现金流出C.设备和机器第8 题. 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有()。

A.制定完整的全球战略B.主要投资于邻近国家和地区C.大规模生产销售第9 题. 东亚国家吸引投资最快的时期是在其经济发展的()。

A.起飞阶段B.成熟阶段C.高消费阶段第10 题. 胞波一词强调的是()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

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社会文化环境第11 题. 美日等西方国家在海外经营中用于()项目达1/4 以上。

A.金融产业B.信息产业C.自然资源开发第12 题. 政治经济越是稳定发达的地区越是投资者趋之若鹜的理想目的地,说明国际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模式是()。

A.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环境适应模式B.以文化信息为中心的环境适应模式C.以政治经济为中心的环境适应模式第13 题. IBM 在国外长期推行的是()战略。

A.独资企业B.战略联盟C.并购第14 题. 在美国,()已成为增长最快的贸易形式。

A.许可证贸易B.特许经营C.分包第15 题. 实施产品出口战略可以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这在()中表现显著。

A.纺织品B.餐饮业C.飞机制造业第16 题. 国际企业各种全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是()的。

A.互补B.完全独立C.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第17 题. 缺乏出口经验和不具有出口自营权的中小生产企业多采用()。

A.直接分销渠道B.间接分销渠道C.邮购渠道第18 题. 为增进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所采用的促销形式是()。

A.公共关系B.广告C.营业推广第19 题. 美国的明信片制造商将产品销往欧洲市场,维持原有的设计和包装,总是打不开销路。

此时,应采取()产品营销策略。

A.产品发明B.双重适应C.改变产品实体第20 题. 将多向发展产品和多个目标市场结合起来是()产品组合。

A.加深型B.专业型C.多种经营型第8 题. 为减少风险,寡占行业中竞争行业通常采用的投资策略是()。

A.进攻策略B.跟进策略C.转移策略第9 题. 21 世纪企业的环境适应模式是以()为中心的适应关系。

A.文化信息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第10 题. ()又称为成文法。

A.英美法系B.判例法C.大陆法系第12 题. 美国政府支出占GNP 的比重25%,反映了()对国际企业的影响。

A.经济环境B.政治法律环境C.社会文化环境第4 题. 国际企业对本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有()。

A.绕开贸易壁垒B.产业结构失衡C.丧失以往在技术上的垄断优势第6 题. 跨国公司进行市场内部化,是()A.根据供求关系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B.会遇到贸易壁垒的限制C.为了替代效率低下的外部市场第15 题. 通用动力公司为了向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销售F-16 型战斗机,曾达成协议,规定在这 4 个国家制造及装配零部件是属于()。

A.制造生产战略联盟B.许可证贸易C.合资企业第16 题. 最早缔结国际战略联盟的是()。

A.美国福特与日本马自达B.东芝建立的联合企业C.爱迪生与科宁玻璃制业第17 题. 构成延伸产品的标志是()A.包装B.商标C.附加价值第19 题. 制定()定价策略时,必须以市场可分性和产品不会从低价市场流向高价市场为前提。

A.价格调整B.心理定价C.差别定价第20 题. 以现有产品或市场为基础,利用技术、设备、销售等潜力,扩大产品组合的广度,这是()产品组合。

A.有限型B.扩张型C.加深型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题,每题 3 分)第21 题. 资本运动国际化经历了哪些阶段()。

A.货币资本国际化B.商品资本国际化C.生产资本国际化D.借贷资本国际化第22 题. 国际企业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有()A.有助于解决资金短缺问题B.有助于经济结构调整C.扩大对外贸易D.增加就业人数第23 题. 所有权优势是指()。

A.管理技能B.创新能力C.劳动成本D.资源禀赋第24 题. 下列哪些特点属于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

A.非贸易导向B.贸易导向C.资源开发比重大D.主要投资制造业第25 题. 人口因素从哪些方面影响着国际企业的经营()。

A.人口总数及其变化趋势B.劳动人口的数量与就业水平C.企业能够获取的劳动力资源D.对企业产品的现实或潜在需求第26 题. 考察东道国政局的稳定性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A.政权更迭的频繁程度和形式B.国民生产总值C.政治冲突D.网络技术的运用第27 题. 国际企业之所以热衷于采用并购方式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主要原因是()。

A.利用原有企业建立国外产销据点B.扩展产品线的宽度C.技术当地化D.市场当地化第28 题. 参与国际战略联盟需具备的条件有()等。

A.相近的战略目标B.各自的比较优势C.独立的法人资格D.暂时的合作伙伴第29 题. 属于国际分销渠道的是()。

A.用户邮购B.上门推销C.通过中间商销售D.直接接受用户定单第30 题. 麦克塞把营销因素分为四类,以下哪些属于其中()。

A.产品B.价格C.市场D.销售渠道和公共关系第25 题. 自然资源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展开()。

A.气候B.资源的拥有情况C.自然资源的可开采性D.资源的已开发程度第26 题. 下面哪些要素属于国际企业经营所面对的间接环境()。

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客户D.供应商第30 题. 选择取脂定价策略的条件有()。

A.拥有专利权B.生产能力较大C.需求弹性小D.长期性策略三、判断题(共15 题,每题 2 分)第31 题.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活动领域是国际市场。

对错第32 题. 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可以进入或退出世界市场,这是当代世界市场呈现的多极化的特征。

对错第33 题. 技术的跨国转移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已超过一般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

对错第34 题. 两缺口理论指出,约束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储蓄和外汇。

对错第35 题. 邓宁的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即所有权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区位优势。

----规模经济优势改为内部化优势。

对错第36 题. 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必须具有一体化的决策体系。

对错第37 题. 文化冲突是无法回避也无法制止的。

对错第38 题. 需要有从事生产研究与开发的部门将技术转化为基础技术,并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

对错第39 题. 经济发展处于起飞阶段时,特别注重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重视耐用品的生产及质量改善。

-----起飞改为高消费阶段对错第40 题. 许可证贸易成为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弥补研发费用的有效途径。

对错第41 题. 国际战略联盟是以合作代替对抗,是更高形式的、更为激烈竞争的开始。

对错第42 题. 出口的意义在于它是全球化战略的起点。

对错第43 题. 直接销售主要适合于消费品的销售。

对错第44 题. 企业推出新产品时,为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及早收回投资,通常采取渗透定价策略。

对错第45 题. 国际营销组合是企业可以控制的的各种营销手段的综合。

对第36 题. 当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可进行技术转让等国际经营活动。

对错第38 题. 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与文化风貌。

对错第40 题. 相对新建企业形式,并购可以避免出现太少的企业、太少的竞争、太高的价格的格局。

对错第41 题. 实施产品出口战略有利于避开贸易壁垒。

对错第42 题. 分包可能导致生产经营的空洞化。

对错第23 题. 海默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是()。

A.市场不完全B.区位优势C.垄断优势D.市场完全竞争第29 题(已答). 产品处于成熟期的特点是()。

A.产销量大B.成本降到最低值C.竞争激烈D.销售增长速度较快第32 题(已答). 国际企业的技术输出,有助于本国与东道国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对错第34 题(已答). 寡占反应论主要研究的是防御性投资。

对错第41 题(已答). 实施产品出口战略有利于避开贸易壁垒。

对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