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 4.2《爱护水资源》

高中化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 4.2《爱护水资源》

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的】
1. 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 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水体污染的类型及其危害,改善水质的主要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观看视频《水的重要性》、《水的污染》
阅读并思考:1. 20世纪50年代,日本出现了水俣病和痛痛病,病者痛苦不堪,甚至死亡,你能解释致病的原因吗?
2. 2003年5月28日~6月2日,渤海辽东湾的葫芦岛海域接连发生两起赤潮,你知
道赤潮是怎样形成的吗?它有什么危害?
3. 有关水体污染的事件,你知道的还有哪些呢?
4. 对于水质的改善,你能提出哪些应对措施呢?除教材所提及的,你所了解的
还有哪些方法呢?
知识讲解:
一、重要的水资源
地球上70%都是水,但是淡水只占全球储水量的2.53%,而其中冰川和雪覆盖的冻土层中的水难以利用,可利用的淡水就只有其中30.4%。

我国的总水量居全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水量居世界第八十几位,在加上人为的污染,那么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就少之又少了,因此有人预言21世纪的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将如同20世纪的石油一样,成为决定国家富裕程度的珍贵商品!
二. 水体污染的类型
1. 重金属污染
成分: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和铬
(Cr)等;
来源:主要来自化工、冶金、电子电镀的行业排出
的废水;
危害:(1)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通过水中的食物链被富集,进入人体,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
(2)某些污染物可以被微生物转化为毒性更大的有机化合物,如:
重要事件:日本的水俣病和痛痛病事件
水俣病就是无机汞转化为有机汞而引起的汞中毒事件
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为氮肥厂排放了含有汞废渣和废水,造成水俣湾水体受到汞和甲机汞污染,并在鱼贝类体内富集,人长期食用这种鱼贝会引起中毒,引起麻痹,运动失调,痉挛中枢神经病症,严重眼睛失明,精神错乱。

在当时发病人数283人,其中60人死亡。

金属镉与疼痛病
1931年起,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出现了一种怪病,使许多妇女自杀。

原因是得了骨痛病,又名痛痛病,表明痛得厉害,用一个痛字还不足以形容。

这种病一开始是在劳动过后腰、手、脚等关节疼痛,在洗澡和休息后则感到轻快;延续一段时间后,全身各部位都神经痛、骨痛尤烈,进而骨骼软化萎缩,以致呼吸、咳嗽都带来难忍之苦,因而自杀。

事后据研究发现,此病是由于锌、铅的冶炼厂排放了含镉的废水污染了河流,而农民用污染的水灌溉农田,人们又长期食用含镉水灌溉的稻米,因而中毒。

水俣病疼痛病
2. 植物营养物质污染——富营养化(思考:何谓植物营养物质)
概念:氮、磷、钾等的一些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料,称为植物营养素。

原理:蛋白质在水中分解的过程是:蛋白质—→氨基酸—→氨,NH3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 HNO2,既而进一步氧化成HNO3,最后以硝酸盐的形式为水生植物养料,其过程为:
2NH3 + 3O2 === 2HNO2 + 2H2O2NHO2 + O2 === 2HNO3
危害:形成赤潮
3. 其它水体污染
(阅读教材P92《案例3 世界上最大的原油泄漏事件》与科学史话《杀虫剂DDT的功与过》)
原油泄漏DDT的结构式
三. 改善水质
三级处理:
1. 混凝法——明矾净水
主要原理:Al3+ + 3H 2O Al(OH)3(胶体)+ 3H+
产生的Al(OH)3胶体带正电,而水中悬浮颗粒大多数都是带负电,当带负电的悬
浮颗粒遇到带正电的氢氧化铝胶体时会凝聚,而达到净水的效果。

2. 中和法
主要原理:通过加碱中和酸或加酸中和碱的污水处理方法;
常用试剂:碱熟石灰;酸硫酸和二氧化碳
C a(O H)2 + H2SO4 === CaSO4 + 2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中和法注意事项:
(1)对于高浓度的酸、碱废水,应先考虑回收利用,如采用浓缩的方法回收酸碱,节省资
源,又保护环境;
(2)用熟石灰处理污水,钙离子的浓度有所增加,水的硬度增大;
3. 沉淀法
主要原理:加沉淀剂使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的污水处理方法;如在含汞离子的水中加入硫化钠就可以使汞离子转化为硫化汞沉淀除去。

Hg2+ + S2- === HgS
4. 氧化还原法
主要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除去水中有毒物质的处理方法;
5. 饮用水消毒
主要作用:杀灭可引起霍乱、伤寒、痢疾等疾病的细菌;
消毒原理:细菌属于微生物,其抗氧化性、耐温性都较弱,加入氧化剂或施加高温等均可使水无毒化;小课堂:如何培养中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在中学阶段,至关重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01学习内容的自主性
1、以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作为目标,努力超过他。

2、有一个关于以后的人生设想。

3、每学期开学时,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立一个学期目标。

4、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会分析原因,再加把劲。

5、学习目标设定之后,会自己思考或让别人帮助分析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6、会针对自己的弱项设定学习目标。

7、常常看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或自己找(课外题)习题做。

8、自习课上,不必老师要求,自己知道该学什么。

9、总是能很快选择好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

10、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也好好学。

11、课堂上很在意老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12、会花很多时间专攻自己的学习弱项。

02时间管理
13、常常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14、为准备考试,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15、会给假期作业制定一个完成计划,而不会临近开学才做。

16、常自己寻找没有干扰的地方学习。

17、课堂上会把精力集中到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上面。

18、做作业时,先选重要的和难一点的来完成。

19、作业总是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0、作业少时,会多自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03 学习策略
21、预习时,先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一遍抓住要点。

22、根据课后习题来预习,以求抓住重点。

23、预习时,发现前面知识没有掌握的,回过头去补上来。

24、常常归纳学习内容的要点并想办法记住。

25、阅读时,常做标注,并多问几个为什么。

26、读完一篇文章,会想一想它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

27、常寻找同一道题的几种解法。

28、采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帮助自己记住学习内容。

29、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常常标记下来以便问老师。

30、常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比较。

31、常回忆当天学过的东西。

32、有时和同学一起“一问一答”式地复习。

33、原来的学习方法不管用时,马上改变方法。

34、注意学习别人的解题方法。

35、一门课的成绩下降了,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合适。

36、留意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学来用用。

37、抓住一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做题或思考。

38、不断试用学习方法,然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

04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39、解题遇到困难时,仍能保持心平气和。

40、在学习时很少烦躁不安。

41、做作业时,恰好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仍会坚持做作业。

42、学习时有朋友约我外出,会想办法拒绝。

43、写作文或解题时,会时刻注意不跑题。

44、解决问题时,要检验每一步的合理性。

45、时时调整学习进度,以保证自己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05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
46、做完作业后,自己认真检查一遍。

47、常让同学提问自己学过的知识。

48、经常反省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进步与否。

49、常常对一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

50、考试或作业出现错误时,仔细分析错误原因。

51、每当取得好成绩时,总要找一找进步的原因。

52、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心里就过意不去。

53、如果因贪玩而导致成绩下降,就心里责怪自己。

54、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鼓励自己加倍努力。

06学习环境的控制
55、总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56、常和别人一起讨论问题。

57、遇到问题自己先想一想,想不出来就问老师或同学。

58、自己到书店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

59、常到图书馆借阅与学习有关的书籍。

60、经常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有关课外学习的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