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技术ppt

测量技术ppt


(二)尺寸公差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它等于
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 之差。
孔的公差 Dmax Dmin ES EI
轴的公差 dmax dmin es ei
公差值是不为零的绝对值。 公差与偏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公差代表制造精度的要求,反映加工难易程度。公差越 大,制造精度越低,加工越容易。 偏差表示某一尺寸偏离基本尺寸的多少,与加工难易无 关,可为正值、负值或零。
四、有关配合的定义
(一)配合:基本尺寸是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 关系。 (二)间隙配合
孔公差带位于轴公差带之上,具有间隙(包括零间隙)的配合。 举例2-1。 (三)过盈配合:孔公差带位于轴公差带之下,具有过盈(包括零 过盈)的配合。 (四)过渡配合
孔公差带与轴公差带相互交叠,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 盈的配合。 注意:具体对一个孔和轴的结合时,不会有过渡配合,只是对一批
二、有关尺寸的定义 (一)尺寸:以特定单位 mm 表示。 (二)基本尺寸:通过基本尺寸,应用上、下偏差可计算出 极限尺寸。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基本尺寸相同。 (三)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某一孔、轴的尺寸。 注意: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实际尺寸并非尺寸真值。 (四)极限尺寸: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即: 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第四章 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检测
在机械新产品中,常用尺寸为小于或等于500mm的尺寸,该尺 寸段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 一、公差等级 国家标准将标准公差分为20个公差等级,用IT和阿拉伯数字表 示,20个公差等级为:IT01、IT0、IT1、IT2……IT18,其 中IT01最高,等级依次降低,IT18最低。
表4-3为标准公差数值。
如φ25IT8的标准公差值为33 m。
二、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偏差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 上偏差或下偏差。
大写字母代表孔,小写字母代表轴。如图4-2所示。H和h的基本 偏差值均为零。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完整地表达了某一确定的公差带。
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装配图上,在基本尺寸之后标注配合代码,如图4-4(a)。
零件图上,在基本尺寸之后标注上、下偏差数值或同时标注公差带
代号及上、下偏差数值。
如装配图上标注配合代码 25H 7 / f 6 。
零件图上标注上、下偏差数值或同时标注公差带代号及上、下偏差
数值
25
f
6( 0.020 0.030
)

25 00.021。
第二章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一、有关孔和轴的定义
孔: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 轴: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
孔的特点: (1)装配后孔是包容面; (2)加工过程中,零件实体的材料减少,尺寸变大。
轴的特点: (1)装配后轴是被包容面; (2)加工过程中,零件实体的材料减少,尺寸变小。
三、有关偏差与公差的定义 (一)偏差 偏差: 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代
数和。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和。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和。
孔的上偏差: ES Dmax D
孔的下偏差: EI Dmin D 轴的上偏差: es dmax d
轴的下偏差: ei dmin d
至计算机辅助制造,有利于实现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机 械化
、自动化,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质量。
第二节 标准与标准化
制定标准、贯彻标准是实现互换性生产的基础。
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 国际标准的代号为ISO。
行业标准的代号各不相同,如机械标准的代号为JB。 林业标准的代号为LY。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兵器规格、驰道、和 车轨宽度等,这对古代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公差带图 为了简明、清晰地表示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公差以及
孔与轴的配合关系,引入极限与配合图解。即:公差带图。
(四)零线 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正偏差在上,负偏差在下。
(五)公差带 在公差带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
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
在图中约定:基本尺寸单位为mm。偏差的单位为 m 。
工件的配合而言。
五、配合制
配合制:同一极限制的孔和轴组成的配合的一种制 度。
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 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的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图2-12(a)所示。
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 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的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图2-12(b)所示。
二、互换性与公差及检测
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设备、工艺、刀具参数及 环境条件诸多因素的影响,使零件的尺寸、形状、位置及 表面粗糙度等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总有误差存在。允许零 件几何要素误差有一定的变动范围,这个允许变动范围就 是公差。
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产品设计者的任务就是正确地规 定零件几何要素的公差,协调使用要求与经济性的关系。
测量技术
第一章 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互换性的基本概念 一、互换性及其意义
定义:零部件的几何要素的尺寸、形状、位置和表面粗糙度等 应当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只有保证了这些技术要求,才能满足 装配或更换后机器的使用性能。 本课程就是研究零件的几何要素的尺寸、形状、位置和表 面粗糙度零等方面的互换性。 互换性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 有重大意义。
零件合格与否,要通过检测加以判断。因此,互换性是 以公差与检测为保证的。检测是机械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的 重要环节,是互换性生产的重要保证。
三、互换性与设计、制造及使用的关系
(一)设计工作:采用具有互换性的标准件、标准部件 和通
用件,可以简化设计计算、绘图,缩短设计周期,有利 于产
品更新和新品开发。
(二)制造:有利于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用设备, 乃
三、一般、常用和优先公差带
国家标准规定了20个公差等级,28个孔(轴)的基本偏差,它们可以组 成很多种公差带。考虑到机械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的实际需要和将来的发 展以及ISO和其他国家的标准情况,将公差带加以限制,在常用尺寸段 内,国家标准规定了一般用途的轴公差带119种,孔公差带105种如图48和图4-9所示,从中选出常用轴公差带59种,孔公差带44种,图中用方 框表示;在方框中又用圆圈明确表示出孔、轴各有13种优先公差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