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复习思考题
阻力而引起滑动。 人工在坡顶堆积废渣土,加大坡顶载荷而引发滑坡。 人工爆破或排水入滑坡裂缝中,也会促使土体产生滑动。 5. 论述蠕动的两种机理和形成条件
机理 1:冻融作用 在寒冷地区,斜坡上冬天地面冻结而膨 胀隆起从 AB 到 CD,土粒或岩屑 M 随 地面膨胀沿垂直坡面方向上升到 Mˊ; 解冻时,地面恢复到原来位置 AB,但 土粒或岩屑受重力作用则由 Mˊ移到 M″,经过这样一次冻融作用之后,土 粒或岩屑就由 M 移到了 M″。
4. 论述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物质基础——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 (1)构造破碎带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碎屑物质; (2)岩石风化形成的大量碎屑物质; (3)高山地区的厚层冰碛物; (4)山崩滑坡产生的大量崩、坡积物。 2)动力作用——暴雨和洪水,充足的水源供给和洪水驱动 固体松散物质受前期降雨或短时暴雨浸润和冲蚀,使其成为塑流状态而形成泥石流;洪水具 有强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沿途接纳大量固体松散物质,从而转化为泥石流。 3)地貌条件——陡峻的沟谷,坡面坡度与沟谷纵比降较大 以重力作用为主,土体失稳且供给大量的重力坡,有滑坡活动或冲刷严重的侵蚀坡,纵比降 大且有土质沟床的沟谷,最有利于泥石流形成。 5. 试论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几个主要措施 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对策
第三章 河流地貌
第一节 河流流水作用 第二节 河床(river bed) 1. 名词解释 河流地貌: 凡由河流作用形成的地貌称河流地貌。包括河流的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各种侵 蚀沟谷地貌,以及被侵蚀的物质沿沟谷向下游搬运并堆积的各种堆积地貌(譬如河漫滩、冲 积扇和三角等)。 溯源侵蚀:流水向上游源头方向的侵蚀。可以从源头或河口开始向上游侵蚀,或通过瀑布的 后退来实现。 河床:河谷中枯水期水流所占据的谷底部分称为河床 河床纵剖面:从河源到河口,沿河床最低点的连线。 河流侵蚀基准面:入海河流在河流作用停息、并为海浪作用或湖浪作用所代替的那一点的海 底高度。 壶穴:基岩河床中被水流冲磨的深穴。 河流裁弯取直:内生曲流发育过程中,曲流更加弯曲,曲流颈也越来越窄,洪水期水流漫溢 而截弯取直,原来的弯曲河道被废弃。 2. 根据水流侵蚀方向,河流有哪三种侵蚀作用? 根据水流侵蚀方向,侵蚀作用分为三种: 垂向:下蚀——下切加深河床。 纵向:溯(向)源侵蚀—— 流水向上游源头方向的侵蚀。可以从源头或河口开始向上游侵 蚀,或通过瀑布的后退来实现。 横向:侧蚀——河床摆动拓宽。 3. 河谷主要包括哪些地貌单元? 两大部分 谷底 河床、河漫滩
的,但地貌不仅仅包括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物质组成及结构,还包括它的形
成和演变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地形是静止的,而地貌是动态的,是变化的。
2. 地貌学: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3. 地貌外营力和内பைடு நூலகம்力各包括哪几种?
外营力 构造运动、岩浆活动
内营力 流水、风、波浪、潮汐、冰川、重力
机理 2:热胀冷缩 湿胀干缩 斜坡上的岩屑或土粒因温差或干湿变 化而发生胀缩,也可造成向下坡蠕动。 温差变化可使当碎屑颗粒增温或受湿 时,体积膨胀,颗粒相互挤压,碎屑 被挤出原来位置而向下坡移动;碎屑 降温或变干时,体积缩小,其间形成 空隙,上部碎屑失去支持而向下移动。
2. 论述影响沟谷侵蚀作用的因素 坡面线状流水侵蚀,也即坡面径流侵蚀,通常称为沟谷侵蚀(gully erosion) 影响沟谷侵蚀作用的因素 坡面三要素:坡长,坡度,坡形 控制坡面径流的冲刷速度和冲刷强度 坡面径流侵蚀力大小与地形、土壤、植被等因素有关。
气候变干,地表径流减少,河流中的相对含沙量增多,发生堆积,形成加积型河床。 气候冷暖变化也影响河床纵剖面变化。
冰期,大量地表水结冰,海平面下降,河流下游侵蚀,上游加积; 间冰期,大量地表水融化,海平面上升,河流下游加积,上游侵蚀。 5)人类活动——修建大坝引起河流泥沙量变化可以造成上游河道加积和下游河道下切。 7. 曲流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1)环流作用使河流一岸受冲刷,另一岸堆积,形成曲流; (2)河床底部泥沙堆积形成障碍,使水流向一岸偏转,形成曲流; (3)由于河床两岸岩性不一致或构造运动造成两岸差异侵蚀而形成曲流。
4 地貌学的主要分支有哪些?
气候地貌学
应用地貌学
构造地貌学
工程地貌学、砂矿地貌学、石油天然气地
动力地貌学
貌学、农业地貌学
实验地貌学
遥感地貌学
岩石地貌学(沉积地貌学)
灾害地貌学
5. 戴维斯地貌侵蚀循环理论分为哪三期?
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
第二章 坡地地貌
1 名词解释: 坡地地貌:坡地上的风化岩块或土体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动、或蠕动形成的地 貌,称为坡地地貌。 风化作用:出露地表的岩石,受温度变化、水的作用和生物作用,发生破碎、分解和变性, 形成大小不等的岩屑、砂粒和粘土,这种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崩塌:斜坡上的岩屑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坡移动,称为崩塌。 倒石堆:沿斜坡崩塌的物体,在坡度较平缓的坡麓地带堆积成半锥形体,称为倒石堆。 滑坡:斜坡上的大块岩体和土体,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动面 整体向下滑动,称为滑坡。 蠕动:斜坡上的岩屑或土屑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下坡运动,称为蠕动(Creep)。 坡积物:坡面片状流水侵蚀的物质堆积在坡脚处,称为坡积物。 洪积扇:季节性沟谷流水叫洪流,其堆积物是洪积物,堆积地貌称为洪积扇(alluvial fan)。 2 论述崩塌的形成条件和触发条件 1)形成条件 (1)地形条件 地形条件包括坡度和坡地相对高度。 坡度对崩塌的发生影响最为明显,一般大于 33 度的山坡不论岩屑大小,都有可能发生崩塌。 坡地相对高度与崩塌规模直接有关,当坡地相对高度超过 50 米时,就可能出现大型崩塌。 (2)地质条件
沟谷侵蚀与坡度的关系 并不是坡度越大越强 坡度介于 200 和 600 之间时, 坡面流水侵蚀(面蚀和沟蚀) 强度的综合效应最显著。
自然界的坡地形状是各式各样的,有凸形坡、凹形坡和直线坡及其组合。 不同坡形的坡面径流速度和径流方向是不同的,由此也影响坡面侵蚀的强度。 土壤结构对坡面径流侵蚀也有影响 如果土壤团粒结构好,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使地表径流量减少,坡面流水侵蚀减弱;如果 土层厚,能吸收的水分多,也可减少地表径流量,使侵蚀作用减弱。 植被对坡面径流侵蚀的作用 减少坡面径流量,控制坡面径流速度,阻挡雨滴直接冲击地面
谷坡 谷坡、阶地、谷肩 4. 论述河流搬运作用的三种方式 1)推移 是流水使泥沙或砾石沿底面滚动或滑动。主要是泥沙或砾石受水流的迎面压力作用所致。在
水底移动的砂砾重量与它的起动水流速度的六次方成正比,所以,山区河流在山洪爆发时可 以推动巨大的石块向下移动。 2)跃移 是床底泥沙呈跳跃式向前搬运。流水中的砂粒上下部产生压力差,上升力相对增强,泥沙颗 粒跃起,被水流挟带前进;泥沙颗粒离开底床后,颗粒上下部的水流流速相等,压力差消失, 泥沙颗粒又沉降到床底。如此反复进行,泥沙则呈跳跃式前进。有时,砂粒以较快的速度下 落,对床面泥沙产生冲击作用,砂粒会微微反跳起来再随水流一起向前搬运。 3)悬移 是较细小颗粒在流水中呈悬浮状态搬运。悬浮的泥沙受三种力的作用,一是纵向水流的作用 力使泥沙前进;二是向上水流的作用力使泥沙抬升;三是泥沙受本身重力影响而下沉。当河 流中泥沙颗粒受到的上升作用力大于或等于下沉作用力时,泥沙被带到距底床一定高度位置 而呈悬浮状态,并由水流向下搬运。 5. 河流弯道环流动力及其侵蚀堆积地貌组合 横向环流动力是弯道离心力和地转偏向力。一般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6. 论述影响河床纵剖面发育的因素和均衡河床剖面 1)水文情况的改变——流量、流速和含沙量 2)构造运动——可使整个流域发生升降,或者使流域内局部地区发生高差变化,不论是哪 种情况,河流纵剖面都将发生改变。 3)岩性——对河床纵剖面的影响是由于不同岩石抵御侵蚀能力的差异而造成差别侵蚀,在 坚硬岩层段形成岩槛或跌水。岩槛形成后,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 4)气候变化——使自然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河流的侵蚀、堆积和基准面的升降。
岩石中的节理、断层、地层产状和岩性都对崩塌有直接影响。 在节理和断层发育的山坡上,岩石破碎,很容易发生崩塌。 当地层倾向和山坡坡向一致,容易沿地层层面发生崩塌。 软硬岩性的地层互层,软弱岩层易受风化,形成凹坡,坚硬岩层形成陡壁或突出成悬崖,也 易发生崩塌。 2)触发条件 (1)气候条件
气候可使岩石风化破碎,加快坡地崩塌的形成。在日温差和年温差较大的干旱半干旱地 区,物理风化作用较强,较短时间内岩石就会风化破碎。崩塌通常发生在降雨季节。 (2)地震因素
3. 沟谷通常可分为哪四种? 细沟 切沟 冲沟 坳沟 4. 受新构造运动影响,洪积扇有哪三种组合形式? a、垒叠式洪积扇 b、串珠状洪积扇 c、不对称垒叠式洪积扇 5. 坡地发育有哪两种基本模式?
模式 1:谷坡受剥蚀并保持与原先坡地的坡度一致而后退,即平行后退发育模式。 模式 2:坡肩在风化作用、重力作用或片流作用下变得浑圆,坡度逐渐变缓,形成凸形坡, 然后,坡地被整体剥蚀,下段发育成凹形剖面,整个坡地形成上凸下凹的坡形,即整体剥蚀 发育模式。 6. 如何通过现场观察判断坡地侵蚀/堆积地貌及其反映的坡地重力稳定性状况?
地震是崩塌的触发因素。地震时,能形成数量多而规模很大的崩塌体。 (3)人为因素
在山区进行各种工程建设时,如不顾及地形条件,任意开挖,常使山坡平衡遭到破坏而 发生崩塌。任意砍伐森林和在陡坡上开垦荒地也常引起崩塌。 3 滑坡的形态特征包括那些? 滑坡体是斜坡上沿弧面滑动的块体。 滑动面是滑坡体与斜坡主体之间的滑动界面,又称主滑动面。 滑坡壁是滑坡体向下滑动时,在斜坡顶部形成的陡壁。 滑坡阶地是滑坡体下滑后在斜坡上形成的阶梯状地形。 滑坡鼓丘是滑坡过程中滑坡体的前端受到阻碍而鼓起的小丘。 滑坡裂隙 4 论述影响滑坡发育的因素 (1)地下水 地下水可使岩体和土体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失去稳定而产生滑坡。
《地貌学》思考题整理 参考资料 课件+教材 水平有限,仅做参考,不当之处,还望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