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平临床医师,欢迎您!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B解析: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分别为心房水平、心室水平和大动脉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导致肺血增多,临床表现为易患感冒和肺炎。
2. 男,3岁,头大颈短,面容呆板,唇厚,伸出口外。
身长为80cm,前囟未闭,乳牙18个,走不稳,反应迟钝。
X线摄片见腕部有3个骨化中心。
诊断为散发性呆小病,应尽早使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A解析:散发性呆小病患者需终身服甲状腺片。
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用药根据年龄而异,一般开始先用小量,每日10~20mg,以后每隔2~3周增加5~10mg,直到临床症状消失而又无甲亢表现时,该剂量即可作为维持量,维持量一般为:1岁以下每日20~40mg,1~3岁40~60mg,3~6岁60~80mg,6~10岁80~100mg,10岁以上120~160mg,每日量可1次服或分2~3次服。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C解析:该题是理解记忆题,考核贫血诊断的临床思维,它需要掌握贫血的基本概念,以及掌握婴幼儿贫血的特征。
此题错选皮肤黏膜苍白,可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的较多。
贫血的诊断应包括三步:①临床症状/实验诊断指标确诊贫血;②贫血的程度;③病因诊断。
题目中已明确:在选择中应选不是缺铁性贫血的特点,此外还应了解婴幼儿贫血与成人不同之处是会有髓外造血反应,因此婴幼儿贫血会常伴肝、脾肿大,甚至有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反应。
诊断思路中应掌握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诊断的依据,故对此题应针对“缺铁”。
婴儿发病率高和发病缓慢,病程长是贫血非特异性临床症状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E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的理解、鉴别。
该题的错误率较高,达30%左右,主要集中在选项“病毒颗粒侵入肠黏膜,引起广泛的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通过cAMP 的作用,使小肠分泌增加,导致水样腹泻”,这是由于对细菌和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混淆不清所致。
肠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不同,发病机制也不同。
细菌性肠炎主要分为肠毒素性肠炎和侵袭性肠炎。
产生肠毒素的细菌释放两种毒素,一种不耐热肠毒素,通过促进cAMP分泌,抑制小肠绒毛上皮吸收Na+、CI-5. 6岁小儿,曾多次患肺炎,不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Ⅲ级粗糙全收缩期杂音。
X线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E解析:室间隔小型缺损时心,肺X线检查无明显改变,或只有轻度左心室增大或肺充血。
大型缺损心外形中度以上增大,肺动脉段明显突出,肺血管影增粗.搏动强烈。
左右心室增大,左心房往往也增大,主动脉弓影小。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C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典型骨髓象改变: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阶段红细胞均较小,胞浆量少,边缘不规则,显示胞浆成熟落后于胞核;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一般无明显异常。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E解析:理解记忆题。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常有反应差,体温改变(升高或降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多有黄疸并伴肝脾肿大,如新生儿早期出现黄疸并肝脾肿大,排除溶血病时首先考虑感染,所以应首选黄疸,肝脾肿大。
错选“体温低”者较多,是只考虑了体温低,但败血症患儿出现低体温多见于早产儿,足月儿体温可正常或升高。
此外,其他如硬肿症也有体温低,故不是首要症状;“哭声响亮”和“吃奶好”的哭声响亮,吃奶好均与感染时反应差,拒奶不符,可予排除;错选“肢体肌张力增高”者考虑肌张力增高是具该表现时可能见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A解析:此组题应从掌握贫血性质,病因和细胞形态学关系等方面加以分析判断。
地中海贫血是溶血性贫血的一类,但贫血的机制有两种:①由于不稳定血红蛋白沉积在红细胞膜上,使膜变僵硬,红细胞通过脾和肝脏毛细血管时破坏和溶血;②基因缺陷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
错选正细胞性贫血者可能是只注意到前一个机制,即溶血性贫血多数是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错选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和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者是只记住小细胞和低色素性的任一项而不加细酌就选答案。
少数有选大细胞性贫血者,可能误认为地中海贫血特有的靶形红细胞是增大的。
9. 6个月女婴,发热3天,体温39℃,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咽充血,耳后淋巴结肿大,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E解析:幼儿急疹的考点一般是热退疹出。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纯粹的记忆题,错选率不高,它需要对免疫球蛋白的结构有一个概念,在5种免疫球蛋白中IgG的分子量最小,IgM最大,它是一个多聚体,IgA次之。
只有分子量小才能通过胎盘,因此是IgG 能通过胎盘。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D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特点的掌握。
该题错选率不甚高,10%~15%,常见错误“小于6个月的患儿以颅骨改变为主”。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三大症状包括非特异精神神经症状、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临床上根据患儿的年龄呈相应的症状表现。
正确选择此题答案,不但要全面掌握佝偻病的临床特征(临床表现、生化改变和X线表现).还要熟悉小儿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和佝偻病的相应表现。
此外,这是一道否定题,应注意选择正确答案排除之。
小于6个月的婴儿由于大脑的发育快、头围增大明显,以致缺乏维生素D时出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E解析:轻度营养不良可从每日60-80kcal/kg开始,中度及重度营养不良可参考原来的饮食情况,从每日40-60kcal/kg开始,并根据情况逐渐少量增加;当增加能量至满足追赶生长需要时,一般可达150-170kcal/kg。
13. 慢性胃炎主要症状(0分)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学生对题干中所提到三种消化道常见病的临床表现的掌握情况。
水肿与上述疾病不相关,不具有干扰性。
慢性胃炎最常见症状为反复发作、无规律性的腹痛,疼痛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错选呕吐者未能抓住题干所问为“主要”症状,也可能是将急性胃炎的常见症状(食欲不振、腹痛、呕吐等)套于慢性胃炎上从而自我混淆。
慢性胃炎当伴有胃黏膜出血者可有呕血、黑便等症状,但并非常见,也非“主要”。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C解析: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全身体液增加所致。
15. 男,1岁,智能落后,表情呆滞,鼻梁低,舌宽大并常伸出口外,皮肤苍黄,粗糙,四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该患儿智能低下,特殊面容和临床表现,推侧最可能诊断为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
其中软骨发育不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佝偻病和苯丙酮尿症不出现表情呆滞,鼻梁低,舌宽大并常伸出口外等的特殊面容。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B解析:理解应用题,应在了解按细胞形态分类不同贫血的特点基础-,结合题目所给具体疾病特点答题。
作为贫血的临床诊断,红细胞形态是简单而重要的检查方法,按之可初步筛分出贫血的大致病因,而作为进一步选择病因学诊断检查的重要提示。
题目所给的5个备选答案是贫血形态学分类。
本题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明白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铁缺乏使胞质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但不影响幼稚红细胞的核分裂和成熟,因此成熟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使缺铁性贫血呈小细胞低色性。
大细胞性贫血是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其贫血的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E解析:B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的常用方法是免疫球蛋白测定。
18. 男孩,9个月。
体重8kg,发热、呕吐、腹泻3天,粪便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尿量明显少。
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眼凹陷,唇樱红,四肢凉,血钠132mmol/L。
诊断是(0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A解析:中度脱水临床表现较明显,精神不振或躁动不安、口渴、尿少、口唇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
代谢性酸中毒可发生于腹泻,肠、胰、胆瘘,高热,脱水,腹膜炎,休克,肾功能衰竭等。
诊断依据(1)腹泻,肠瘘,胰瘘,胆瘘,腹膜炎,休克,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病史。
(2)面色潮红,呼吸加深加快,有烂苹果味为突出表现。
(3)血气分析。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A解析: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儿中总补体及C3均下降,其余选项均正确。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B解析:记忆应用题,需对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和阴性反应的判断标准以及临床意义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来答题。
结核菌素试验的基础是机体接触过结核菌体蛋白的抗原后,对该抗原产生了免疫反应,当皮下注射结核菌素后则注射局部可产生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
自然的结核感染4周后可产生反应,其反应程度与感染严重度和结核病灶活动性相关。
卡介苗接种和自然感染一样也是导人了抗原,只是其产生反应较自然感染为弱,因此,也会对结核菌素产生皮肤反应。
了解了以上原理就不难记住不同皮肤反应所反映的结核感染状态。
卡介苗免疫接种后,硬结20mm以上局部有水泡,出血、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C解析:小儿秋季腹泻多见于6~24月的婴幼儿;起病急,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便黄色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腹泻较重者可引起脱水和酸中毒。
22. 女,5岁。
自幼唇、指(趾)甲床青紫,乏力,活动后气促,体格发育落后,为先天性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E解析:法洛四联症是存活婴儿中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由4种畸形组成,分别是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阵发性缺氧发作,多见于婴儿,发生的诱因为吃奶、哭闹、情绪激动、贫血、感染等。
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起突然昏厥、抽搐,甚至多死亡。
其原因是在肺动脉漏斗部狭窄的基础上,突然发生该处肌部痉挛,引起一时性肺动脉梗阻,使脑缺氧加重所致。
年长儿常诉头痛、头昏。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E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在记忆掌握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基础上,结合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判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特点。
该题的错选率不高,错选答案多为高热。
对此题判题中须注意的是题中的两个限定词:①新生儿;②主要特点。
发热是败血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是对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来说,由于其免疫功能低下,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力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受到外源性致热原如细菌内毒素的刺激时,内源性致热原的合成不足,再加上其体温调节功能不足,新生儿败血症时很少表现为高热,因此高热不但不是其特点,相反,可表现为体温不升。
正是由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B解析:轻型腹泻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可达10余次;无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C解析:细胞免疫测定包括外周血象和淋巴细胞计数,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的检测和T 细胞功能检测。
26. 6个月患儿,发热3天,体温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