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条件自评报告材料目前,省教育厅将对我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情况、办学条件开展综合评估。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对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条件开展合格评估的通知》(鄂教师[2012] 4号)要求的相关规定,我校对前教育专业办学条件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评的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学校基本情况范县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于2007年8月,由原范县师范学校和范县技校、范县农机学校合并而成。
学校现占地面积270亩,建筑面积63000余平方米。
现有25个教学班,学生1346名,正式教职员工181人,其中高级讲师34名、讲师49名、助理讲师85名,一线教师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合格率95%以上,已经形成了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整体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三个校区虽然目前建设有些滞后,但各项办学条件仍然能够满足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开设的需求。
其中,现代校区(原范县师范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成立于1938年,历经辗转,定址在目前这个地方,先后更名郧阳地区师范,范县师范,范县教师进修学校。
培养了大批十堰地区的优秀教师,有着培养教师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
同时,现代校区在合并前是范县教师进修学校,1994年至2004年期间,一直开设有幼师专业,并成功培养出一批现在已在我县幼教一线的优秀幼儿教师。
这一切为我校举办学前教育专业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办学基础。
二、专业开设必要性范县是一个人口大县,总人口48.8万人,全县19个乡镇和1个县级国有林场,现在总共有上百所中小学,学生总人数达到5万多人,其中学前儿童达到近万人。
然而,由政府主办的正式幼儿园不到10所,学前班也只有在各乡镇中心小学才有一个,而且任课教师多为年龄偏大或知识水平偏低的教师担任。
即使在正式幼儿园里,合格幼师毕业的教师也达不到二分之一,大多数为以前的中等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
更不用说在其他私人办的幼儿园里,基本没有多少受过正规训练的合格幼儿教师。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及我县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县当前不仅需要大量建设幼儿园,更需要有大量合格的幼儿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
而目前我县能够培养幼儿教师的学校只有我们一所,因此,我校目前开设学前教育专业既响应了党的教育号召,又与我县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是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急切需要。
三、专业师资配备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7人,均毕业各类师范院校,具有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水平。
其中,音乐教师两人,美术教师一人,舞蹈教师一人,教育理论教师一人,幼儿卫生教育教师一人,具有普通话测试员标准的教师两人。
具体情况如下:四、专业设施保障:为保证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保质保量顺利开展,学校尽可能满足本专业所需硬件设施:学生练琴房一个,音乐教室一个,学生练功房一个,普通钢琴一台,电子钢琴一台,电子琴40多架。
由于受学校建设影响,虽然硬件设施还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但随着我校建设的即将展开,一定能建设出合乎标准的各种硬件设施。
学校十分重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教务处组织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相关的活动,工作效果显著,在我县的各种文艺活动中,表现突出,多次获奖。
2012年春节,代表范县参加湖北省电视台主办的春晚“诗经文化”专题节目获得好评。
学校积极组织本专业学生参加市中职技能大赛,今年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张娇,在“亨运杯”十堰市第五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比赛中荣获第三名,与平时在学校的刻苦训练和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
五、专业办学规模目前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有5个教学班:10春幼师一个班在校外实习;在校有4个教学班,11春幼师一个班42人;11秋幼师一个班41人;12春幼师两个班81人,四个班共计164人,已经达到了每年两个教学班,每班40人的标准。
每学年招生分春秋进行,每半学期至少招收一个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班,且每学年学前教育专业保证人数在80人以上。
并且我校招生时有明确的招生计划,保证学前教育专业人数。
在以往已经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都达到了这个标准,从目前这个形式来看,以后每年本专业招生人数更是能保证80人以上。
六、教学过程管理1、教学计划学校根据国家与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指导性教学文件,每学期教务处根据市、县教育局工作计划制定了完善的学校总体教学工作计划,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学前教育专业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见附件),并及时严格督促本专业教师严格实施,并且每学期期末都进行了总结。
在每年度的上级主管部门年度综合考评中,审核结果均为合格或优秀,尤其学前教育专业,深受我县领导赞赏。
2、课程设置学校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合格的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开足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有:普通话、语文、数学、幼儿英语、幼儿教师口语、职业生涯规划、计算机应用基础、法律常识、形体、音乐、琴法、舞蹈、简笔画、书法、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教学法等课程。
学校每个学年保证40周的教学时间,每周45~50学时,一年总学时约为1600~2000学时,两年总学时约为3200~4000学时,第三年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实习。
实习每周40学时,总学时达到160学时。
课程开设和学时保证均达到了学前教育专业应有的标准。
3、教材使用学校严格规范教材征订和使用,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职业生涯规划、计算机应用基础、法律常识等教材,严格按省教育厅文件要求,选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教材的形式和内容选用体现了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并且要求是国家规范教材,学校严格执行教材申报、审批、选用、登记制度,教材管理规范、严格并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积极主动为教学服务,同时规范征订的渠道。
4、实习实训根据学校现有实训条件,本专业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学生实习率达100%。
学生第三年实训实习,均与我县范县幼儿园及各乡镇中心小学学前班联系实习,目前我校先后已有200多名学生在十堰、范县等幼儿园进行了实习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实习学校的欢迎。
5、毕业把关学校严格把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条件,由教务处提供本专业学生考试,考核的全部科目合格成绩,学工处提供思想品德评价合格意见,招生就业办提供学生实训实习鉴定合格意见,必须达到三个条件的学生才能准予毕业,若有学生在某个条件上没有达到上述要求,就不准予其毕业或让其缓期毕业,直至全部合格才颁发毕业证书,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6、就业安置学生在实习结束后,由学校统一安排联系就业。
学校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的宗旨,安排以政府主办的幼儿园为主要选择对象,同时也兼顾学生意愿,适当安排到大中城市正规合格的幼儿园。
比如,最近几年,我们学校毕业学生就业的幼儿园有:范县幼儿园,十堰柳林幼儿园,十堰市小葵花幼儿园,上海东方之珠幼儿园等正规合格的幼儿园,毕业学生就业率100%,就业满意率高达98%,接受学校满意率96%。
这些数据无不说明我校目前乃至以前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开展是比较成功的。
7、教师培训。
学校一直重视对本专业教师的培养,近年来,先后选派了朱代舒、杨娥、王礼宏、刘映霞、陈科玉、李桂英、高英、张林林、孙晓晴、何柳、刘开永、邓媛媛、李建明等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省、市级的各项专业课程培训。
多次组织本专业教师参加十堰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心教研组活动。
目前学校教师专业对口,师资符合上级要求。
为保证自查自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正确把握省市文件精神,对照省市文件所列三个方面的评估标准,实事求是地开展了自查自评工作,查看了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备、管理和使用情况和学校常规管理等,并于6月2日前完成了自查自评。
对学校教学内涵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做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确保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评估成功。
同时,我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有关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文件要求,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好相关政策措施,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增强基础能力建设,完善课程体系,保证德育效果,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水平。
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切实加大对存在问题的整改力度,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品质和水平。
范县职业技术学校2012-6-2附件:范县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专业名称:学前教育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人员。
她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幼儿园,从事组织管理和教学、保育等岗位的工作。
(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1、掌握有关幼儿教育的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
2、掌握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有关教学方法、编写教案等专业理论知识。
3、掌握进行教学工作所必需的音乐、美术、舞蹈、键盘、口语等幼儿老师五项基本功的专业基础知识。
4、具有一定的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的能力。
5、具备一定的音乐、舞蹈、键盘、口语、美术五项幼儿教师基本技能,掌握保教技能、演示技能、操作技能、音乐技能、绘画技能、制作技能等。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表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表(一)公共基础课程1、语文(192学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下册)》(彩色版)国规新教材高教版2、数学(192学时)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