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具验收相关要求检具验收包括预验收和终验收,两次验收都要签认可报告,预验收只对检具精度进行确认,终验收认可包括检具的结构及检测功能认可、检具的几何精度认可和检具的重复性精度认可。
供应商负责提供检具的几何精度报告和重复性报告。
一.检具重复性检查原则:将一个零件在检具上放入且取出5次,每放零件一次,由工艺员根据以下标准最少选择5个点进行测量1.选取工艺卡上的部分点2.根据检具工艺基准,位置公差只能为1mm(除公差更小的以外,即it≤1)3.选取具有x、y、z三方向特性的表面点4.分散在零件周围的点5.与支撑及定位装置最远的测量区域二. 重复性记录卡的编写测量值由工艺员输入重复性文档中(str/emb使用的磁盘),通过它我们可以推算113b卡上的重复性数值重复性合格标准回顾(使用一个标准)avec : ? :每个点测量值标准偏差;i :测量点;it :测量点公差带 ?i?it16三.检具精度报告1. 定位基准精度:每个定位支承块至少检测3个点,这些点的分布应具有代表性,每个点的法向矢量偏差不大于0.1mm。
定位孔孔位偏差不大于0.1mm(即位置度φ0.1)。
2. 检具的型面(包括检具上的型面检测样板):每个点法向矢量偏差不大于0.153. 检具的轮廓:检具的轮廓公差依据所检零件轮廓公差的大小,应不大于0.20-0.25。
4. 销规销套的检测:包括导向部分和工作部分尺寸。
每个定位销及检测销导向部分直径公差按g6执行,工作部分尺寸相对于导向部分尺寸的同轴度及对称度不大于0.02。
每个定位销及检测销销套内径公差按h7执行。
对于带有导向装置的销套,还要对导向装置的方向进行检测。
直径在6-10mm的孔h7公差为:0/+0.015;轴g6公差为:-0.005/-0.014。
5. 定位销定位部分尺寸为:孔的理论值-0.05 ±0.02;检测销检测部分尺寸为:孔理论值-孔的下偏差-孔的位置度公差±0.02。
补充:检具的重复性:用1个标准样件按照相同的装夹顺序在检具上重复测量5次,将x,y,z三个方向的有代表性的点数值填入专用的表格(由dpca提供)中,根据自动生成的偏差值与it/16进行比较,如果所有点的偏差值≤it/16,则认为重复性精度(cmc)合格,否则,则认为重复性精度(cmc)不合格。
同时应提供重复性精度检测点位置附图篇三:检具设计及验收标准1.0 目的通过制订《检具(测量支架)技术要求》,使检具(或测量支架)在规划、设计与制造、验收与使用时,能够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
2.0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长春一汽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金属零部件有限公司。
3.0责任长春一汽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金属零部件有限公司负责本技术要求的编制、维护、升级及分发等工作。
各零件供应商负责本技术要求在检具(测量支架)规划、设计、制造、验收和使用过程中的贯彻和执行。
4.0程序检具(测量支架)认可流程4.检具设计要求4.1 设计概念a.开始设计前,应召开一个设计概念的预备会议。
如是零部件供应商的检具,应参加的主要人员为:供应商检具工程师、检具设计及制造方的代表和ffjc的计量兼测试工程师如果是给供给客户的总成检具,可以邀请:客户的产品工程师、客户的供应商管理工程师、客户代表或客户采购代表。
b.设计概念应包括详细的检具的草图和书面描述,以便能依此进行检具设计。
设计概念不必详细得如一个完成的设计,但应包括下列信息: 1.被测零件与检具基座的位置关系。
最好使用装车位置,然而,其它位置可能更适应被测零件/量具的使用(即第一使用位置),如果相对装车位置有偏离,应以90°为增量进行偏转。
2. 3. 4. 5.定位基准方案应与几何尺寸及公差图纸(gd&t)(行为公差)一致。
支撑被测零件的检具零件和装置。
建议的夹紧技术用于检测下列特性的检具零件和装置: ? 关键产品特性 ? 特性线 ? 功能孔? 过去经常发生过程变差较大的区域 6.所用的材料应依据检具的使用和环境,以确保在零件现行生产有效期内的功能性、重复性和再现性。
7.如适用,相配或邻近零件的轮廓外形或线条特性。
c. 设计概念应考虑操作者的人机工程学、被测零件的装和拆的容易度、三坐标检查和spc的数据采集的可行性。
当检具用于全球性的整车项目时,应考虑操作者的习惯。
d. ffjc的计量兼测试工程师将依据关键特性清单和过程关键控制点来审核和批准在产品表面上选取控制点的x、y、z值或匹配的相对应的尺寸。
4.2 设计概念认可、批准a.如果ffjc的采购部门或客户要求对设计概念进行批准,检具供应商应在开始设计检具前需得到ffjc的计量兼测试工程师和产品工程师或客户的产品工程师和客户供应商管理工程师的设计概念批准。
b.如果在检具设计制造的过程中有任何重大的影响最初概念的更改,应由上述相应的责任人进行审核批准。
c.检具供应商在概念认可时必须提交检具设计结构总图和检具设计制作时间进度表。
检具设计结构总图应包括如下信息: * 检具外形三视图(不含产品) * 检具立体视图(含产品)* 定位夹紧结构剖面视图(含产品) * 检验功能检剖面图(含产品) * 基准定位信息对照表 * 图纸比例为1:1关系4.3 设计要求4.3.1 图纸要求4.3.1.1 检具设计图纸通常用1:1绘制, 特殊情况下和主管工程师协商解决。
4.3.1.2 设计图纸第一张为检具说明表。
该说明表包括: 零件状态, 检具状态,材料,明细表,版本号,更改记录等信息。
4.3.1.3 检具设计必须在通过主管工程师对方案审定后方可开始。
4.3.1.4 检具结构及功能方案由主管工程师会同检具制造商共同协商制订,然后在产品图纸基础上完成检具草图方案,该草图方案作为供应商检具设计的基础。
检具草图方案不表示最新的有效零件状态, 它仅仅表达将来检具的方案。
用于检具设计与制造的当前有效零件图纸由主管产品工程部授权提供。
4.3.1.5 检具设计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设计,其设计来源为:-来自产品工程部的最新状态数模-来自产品工程部的最新状态零件图纸 ( 包含尺寸标注,孔位置精度及基准点详细说明)-批准的技术更改单 4.3.2 材料要求* 检具底板、结构件和样板建议采用铝镁合金 (almg4. 5mn0 .7) * 模拟块建议采用铝镁合金(almg4. 5mn0 . 7)或(ciba bm5 166) * 定位测量用的销和孔套建议采用合金钢材料 4.3.3 底板要求4.3.3.1检具的大底板其上表面作为安装和测量的基础平面应无明显的走刀痕迹。
日常使用中可承受检具的重量,不变形。
4.3.3.2 100 mm 0%5间隔的坐标线。
线深mm 宽0%5mm。
4.3.3.3 大底板作为基准时,上平面应设有测量基准。
即设有三个测量基准球或者三个测量基准孔或三个测量基准柱或者三个方向的测量基准平面,并标明坐标方向及坐标原点与汽车坐标原点的相对坐标值。
4.3.3.4 大型检具的底板侧面应装有起吊装置,底板下应设有铲脚位。
即在底板下需留有高度 120 mm 宽度 800 mm 的空域让铲车铲脚及铲齿能够进入。
4.3.3.5 小型检具应在底板上设有搬运手柄。
4.3.4 底板基准要求4.3.4.1 底板基准与车身坐标一致的基准要求:篇四:003-检具验收单篇五:模具检具验收流程1. 目的:规范模具、检具制造和试模,使其符合生产批量要求和保证试模交接按期有效进行,提高模具、检具交接合格率。
2. 范围:适合本公司内部制造的模具、检具等工装的验收工作。
3. 职责:3.1工装制造部:按照《项目里程碑》进度节点实施生产组织制造,并确认项目里程碑中的验收节点,同时将模具、检具、辅具等准备齐全到位。
3.2生产部:根据市场部项目负责人的验收信息,在5个工作日内准备完毕(设备、人员、材料、检验试验等条件),通知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同时会签验收文件。
3.3市场部:项目负责人根据验收节点和生产部的通知,积极有效的组织验收,收集验收结论缺陷和整改项及时跟踪。
3.4质保部:质保部长(或指定人员)根据图纸检验产品的符合性,出具首件、首批检验报告(尺寸、外观、性能),根据产品图纸和检具设计图纸检验检具的符合性,出具检具检验报告,同时会签验收文件。
3.5工艺部:工艺部长(或指定人员)按照流程图、pfema、控制计划和验收文件对模具和试生产过程进行验收,出具验收结论和验收报告。
4.程序:4.1工装制造部制造完毕,按照项目里程碑调试生产,填写《调试记录》和《模具档案》,调试合格后对里程碑节点进行确认。
4.2接收到市场部项目负责人的验收通知后,生产部应在5个工作日内安排模具等验收,使现场具备人机料法环等的验收条件。
4.3市场部根据工装制造部和生产部的准备信息,组织正式的厂内试生产验收工作。
4.4试生产的批量数量确定为300量份,生产过程应为连续的,不间断的。
钢板类冲压件的拉延、整形序产生的拉裂等缺陷的不合格品率应小于6‰,铝板类的拉延、整形序产生的拉裂等缺陷的不合格品率应小于10‰,其他工序产生的不合格品数量钢板类应小于3‰,铝板类应小于4‰。
4.5验收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率达到4.4部分的,工装制造部应在批量的n+3个月内给予充分解决,钢板类拉延、整形序应小于3‰,铝板类拉延整形序应小于5‰。
4.6厂内验收完毕后,针对验收整改项工装制造部应在2个工作周(或确定的整改期)内完成。
4.7厂内验收完毕,工艺部针对验收过程收集相关整改信息,出具验收整改报告。
4.8当验收通过时,工艺部负责验收文件归档,归档内容包括:首件、首批检验报告、检具的检验报告、模具/检具验收标准表、模具档案(静检记录、调试记录、更改记录、模具图纸、备件明细),模具档案移交装备部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