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疤痕粘连、器械断裂 椎间盘突出复发 椎间隙感染 术后椎间盘假性囊肿 突出椎间盘摘除不完全(髓核残留) 梨状肌综合征 胸腹腔器官及血管损伤 术中颈痛及惊厥发作手术入路相关疼痛
脊柱间盘炎
诊断: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
治疗:1、保守治疗:绝对卧床
抗生素应用 局部理疗 中医中药 2、手术治疗:脊柱内镜下清创、置 管、冲洗、引流
脊柱内镜发展历史
1948 Valls J后外侧入路椎体占位病理活检 1964 Lyman Smith腰椎后外侧入路化学溶酶注射 1973-1975 Kambin和Hijikata设计出经后外侧入路 手动切吸工具 1985 Onik椎间盘自动切吸工具 1990 Kambin提出并描述了椎间孔安全三角---椎间 孔出口根为斜边,下位椎体终板为底边,硬膜或行
② 不要连续使用腰围3个月以上,以免造成肌肉费用性萎
缩。 跑,跳,避免睡软床,从地上搬起重物时应采取屈膝, 下蹲的姿势提取,建立良好的生生活方式,经常改变坐 姿,加强腰背肌锻炼半年以上,增强腰部肌肉及脊柱稳 定性。减少慢性腰痛的发作,防止腰部损伤及腰椎间盘 突出的复发。
③ 3-6个月以内避免剧烈活动及提重物,尽可能避免久坐,
椎椎间孔镜术前护理 间孔镜术前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T 、 P 、R 、 Bp、疼痛
评估,将结果及时通知医师
(2)生活指导:暂禁饮食,告知术中体位。
男性患者备好尿壶,女性患者备好便盆及尿片。 教导病人配合治疗,术前在床上练习大小便。
(3)精神指导:嘱精神放松,采用放松技术,
如静默法、暗示法、深呼吸等,术前排尿排便。
功能锻炼
第二阶段:(主要做腰背肌锻炼,通过锻炼提高 腰背肌的力量,有利于术后脊柱的稳定性) ①5点支撑法:(术后2-3周)平卧于硬板床上, 用头,双脚,双肘5点支撑,将臀部抬起,臀部 尽量抬高。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② 3点支撑法:(术后3-4周)平卧于硬板床上, 用头、双脚3点支撑,将臀部撑起,臀部尽量抬 高。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脊柱内镜技术的临
床应用体会
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
目
录
概述 穿刺入路、常用方法 要熟悉两种解剖 适应症 禁忌症 并发症处理 脊柱内镜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脊柱内镜概述
脊柱内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从
病人身体侧方、侧后方(可以平可以斜的 方式)进入椎间孔,或从椎板间进入椎管, 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 其手术方法是通过特殊设计的脊柱内镜和 相应的配套脊柱微创手术器械、成像和图 像处理系统等共同组成的一个脊柱微创手 术系统。在切除突出或脱垂髓核的同时, 清除骨质增生 、肥厚的黄韧带治疗椎管狭 窄、可以使用射频技术修补破损的纤维环 等。
TESSYS技术直视椎管内的椎间盘组织,减
YESS技术工作套筒进入椎间隙的椎间盘组织,
压过程直视神经根,其手术操作相对复杂,
损伤神经根和硬膜囊的几率也较大。
总结:靶向技术
针对突出髓核为靶点,穿刺至靶点
突出位置后建立工作通道,镜下进 行髓核摘除和神经根的显露。
特殊病例
患者56岁男性,腰痛伴双下肢疼痛无力4月,
椎间孔镜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脊柱内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 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患者对其持有怀疑、焦虑、 恐惧等心理,担心疗效及并发症。针对其心理特 点,应积极给予心理安慰与支持,向患者讲解腰 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知识及此次手术的方法及术 前、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顾虑及心理压力, 使患者安心配合手术及治疗。 术前准备(1)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常规进行血、 尿、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等检查,做好术前 皮肤的准备。(2)体位训练:指导患者俯卧位练习, 从10min开始逐渐增加到1~2h,以提高患者对手 术体位的耐受性。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训练腰 背肌及直腿抬高,练习有效咳嗽。
椎间孔镜术后护理
双上下肢可自由活动,身躯、腰部要绝对制动。
(2)饮食:术后2h,病人无不良反应即可饮食;卧
(1)体位:嘱患者平卧硬板床6h,平卧可压迫止血;
床期间宜进食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如稀饭、鸡蛋汤、 瘦肉及各类蔬菜等,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增加抵抗力, 但不宜过饱;饭后1h可进食适量水果,有利消化促排 便,若出现便秘,可酌情给予缓泻剂;避免食用刺激 性食物或牛奶、豆浆等易胀气的食物,禁食生冷或易 导致腹泻的食物。
脊柱内镜概述
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
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钙化的 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 织、镜下应用环锯、动力系统去除骨质、 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纤维环。 手术创伤小:皮肤切口仅7mm,如同 钥匙孔大小,出血不到20ml,术后仅缝 1针。 是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 效果较好的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及 椎管狭窄症的微创疗法。
功能锻炼
第三阶段:(主要做腰背肌锻炼) ③ 4点支撑法:即拱桥支撑法(术后3-4周)平卧 于硬板床上,用双手、双脚将身体全部撑起,呈
拱桥状。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④飞燕点水法:(术后 3~4周)俯卧与硬板床上, 头、双上肢、双下肢后伸,腹部接触床的面积尽 量小,呈飞燕状。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 组/天。
走根为内侧边 1996 Ditsworth研制出经椎间孔入路的脊柱内镜 1997 Anthony Yeung同轴脊柱内镜YESS系统 2002 Thessye系统
常用手术器械YESS技术
常用手术器械-joimax
常用手术器械--maxmore
要熟悉两种解剖
病人患病部位局部的解剖 临床技术的解剖(原理、参数、适
为了减少对神经、血管损伤的概率及降低 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尽量选择经椎板间 入路。
要熟悉两种解剖
病人患病部位局部的解剖 临床技术的解剖(原理、参数、适应
症、禁忌症)
YESS技术
YESS技术经安全三角进入椎间盘,
因不经硬膜外腔,所以操作相对简 单、安全,自椎间盘内向外切除椎 间盘组织。
健康教育
④加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同时还要补
充蛋白质,增加机体抵抗力。若出现便秘,
可酌情给予缓泻剂。保持良好心境,平时
不要长期穿3cm以上的高跟鞋,可做游泳、
快步行走、慢跑等运动。
⑤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防寒,防潮 。
⑥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定期随访。
谢谢大家的聆听
(3)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解释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
椎间孔镜术后护理
功能锻炼
第一阶段:(第1-5天) ①直腿抬高训练:防止神经根粘连,初次由30°开 始,保持时间由15秒开始逐渐增加,10次/组,2-3 组/天。 ②踝关节背伸背屈运动:每个动作保持 10 秒,重复20次/组,3-4组/天。
禁忌症
无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
与临床症状不符的腰椎间盘突出或椎 管狭窄 明确有腰椎滑脱或脊柱不稳所致的腰 部、腿部症状患者 穿刺路径存在感染病灶 凝血功能异常者 存在精神及心理障碍者 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
术后并发症
神经损伤、硬膜囊的撕裂椎管内的出血、
应症、禁忌症)
经皮颈椎脊柱内镜(PECD)
前路:间盘间隙入路、椎体入路 后路:“V”点
经皮颈椎脊柱内镜(PECD)
经皮腰椎脊柱内镜(PELD)
穿刺入路选择
脊柱内镜技术之安全三角
髓核 硬膜囊 出孔根
行走根
上关节突
椎间孔内外与椎板间的血管
椎间孔内血管主要有腰动脉、Adamkiewicz
入院前一周病情加重,无法站立行走,并出现 小便困难,大便8天未解,服用通便药物无效。 当地医院腰椎MR检查显示椎管内分叶状占 位,性质待定
1y
适应症
(1) 适于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 侧形突出及脱出型、游离型、巨大型、钙 化形成等). (2) 椎间盘突出开放、微创手术后复发者。 (3 )椎间孔狭窄(小关节突增生、内聚、外 侧黄韧带肥厚下陷). (4 )椎体后缘骨刺或剥离软骨板压迫刺激神 经。 (5 )脊柱间盘炎的局部治疗:减压,冲洗,用 药,引流...
动脉、Batson静脉丛等。 12%三角工作区出现腰升静脉或(和)椎间静 脉下支至腰静脉的交通支 。
椎间孔内外与椎板间的神经
穿刺入路选择
穿刺入路选择
穿刺入路选择
结 论
上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椎椎间盘突出症等疾患需行经皮脊
柱内镜手术最好行椎间孔入路,下位腰椎 椎间盘突出症等疾患应用椎板间入路应该 更安全
术后恢复性指导
①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腰围外固定,并
搀扶患者适当下地行走观察患者有无 头晕及其他不适,及时告知医师 ②指导患者正常进食 ③指导患者有限自由位:可平躺,可 直立行走。不能坐位,不能弯腰,每 次行走不宜超过10分钟
健康教育
①出院后继续院内所学的锻炼内容,选择性实施,次数
时间取决于具体情况量力而行,运动量循序渐进,运动 中有一定间歇,避免腰部过度劳累。
TESSYS技术
2002年有Hoogland提出:应用逐级
套筒和导杆,以脱出髓核为靶点, 应用环锯或骨钻进行椎间孔成形, 磨锉上关节突腹侧,将工作通道开 口放置于椎管内,镜下操作显露神 经根和硬膜,并沿神经根走行摘除 产生压迫的髓核组织。
两种方法安全性比较
视野中见到的是椎间盘组织,减压过程中见 到的是后纵韧带,因此手术操作相对简单, 不容易损伤神经根、硬膜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