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地铁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步骤及方法(许如专)

浅谈地铁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步骤及方法(许如专)

浅谈地铁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步骤及方法§1 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施工组织设计是承包商为指导工程施工而编制的设计文件,是承包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按期、优质、经济的完成工程施工的重要措施,是考核施工承包商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任务:⑴确定工程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⑵计算工程量,并据以合理布置施工力量,确定人力、机械、材料的需用量和供应方案;⑶从施工的全局出发,确定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组织措施;⑷选定有效的施工机具和劳动力组织;⑸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施工顺序、施工方案以作为编制及实施工程进度计划的依据;⑹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和空间进行合理的布置、以便统筹利用;⑺施工组织总设计是涉及本合同整个建设工程施工的全面性技术经济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是在单位工程开工前对单位工程所做的的全面安排,是指导单位建设工程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是承包商编制作业计划和制定及实施工程进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施工方案是以较小的单位工程或难度较大、技术复杂的分部工程,或新技术项目为对象,内容比施工组织设计简明扼要的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

☆☆总而言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为拟建工程提供最优施工方案,保证上场人力、物力、设备等满足工期要求,配置合理,并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施工组织设计按阶段分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和中标后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特点1、编写目的不同,设计施组要全、施工施组要实、投标施组要精;2、阅读对象不同,少说空话、套话,要有说服力、要有先进性和针对性;3、条件不同,现场资料欠缺,要吃透招标文件、补遗,有编制经验;还要投其所好;4、着重点围绕难、重、特点编写施工方案和三保证两体系重视环保和文明施工;5、不仅要体现集团实力、而且要超前、先进;6、语气中要充满自我承诺,尽量少用形容词,用词得当。

§3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原则、目的3.1依据、原则及目的依据: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是依据建设单位(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包括设计图纸、地质勘探资料、投标须知规定、技术规范、主要合同条款(通用、专用或特殊);现场条件及企业的综合实力进行编制,是一种较理想化的施工组织设计。

原则:充分了解业主及设计的意图,既要站在业主的立场,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对重点难点工程,写出针对性的对策,消除业主的疑虑,又要站在企业决策者的高度,提出各种施工风险的预案,并确保中标后能兑现技术、设备、人员的投入,保证工期、质量、资金等目标有效控制。

目的:编制采用的施工方案、方法、技术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拟投入的施工要素与施工项目相适应,并能满足工期、质量、安全和环保要求,具有超前性和竞争性。

3.2 编制内容编制内容即“投标须知中规定的投标书内容《施工组织设计格式》;由于行业不同,每项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不同、各行业技术质量标准各异,且所处不同地域,气候、环境、施工条件千差万别,因此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建设单位招标文件所给定的施工图纸、现场调查资料及招标文件对工期、质量、安全等要求进行针对性编制。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⑴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范围,简述工程概况、数量,突出特点、重点和难点,并提出对应措施;⑵进度计划(倒排工期),及各时期所需求的生产要素(劳材机安排);⑶施工部署:组织机构及队伍组建,人员、设备动员周期及进场时间,施工区段的划分及工程数量,突出合理安排、令人信服。

⑷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对准备、辅助工作、主体工程、收尾竣工作详尽的日程安排;施工方法要突出降造措施和四新的应用;地下工程的围护结构(施工、安全)是重点。

⑸三保证两体系重环保和文明施工的措施及需说明的问题。

⑹图表部分: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网络计划图;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工程管理曲线图;施工进度斜率图;。

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表;主要工程逐月完成数量表;主要材料计划表;资金、材料优化图;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计划进度曲线图。

地铁施组编写格式:1.施工平面总布置图及说明(包括现场管理与组织说明、道路、防排洪措施)2.施工设备配备情况表(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时间、购置时间、存放地点)3.围护结构工程的施工组织及方法、程序说明和附图4.车站、区间、工作井土方开挖、外弃运土、回填等工程施工组织及方法、程序说明和附图5.车站、区间、工作井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组织及方法、程序说明和附图6.车站、区间主体附属结构(进出口通道、通风道、风亭、联络通道及泵房)工程施工组织及方法、程序说明和附图7.结构防水工程施工组织及方法、程序说明和附图8.施工期间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监测方法、程序说明和附图9.施工总进度横道图、网络计划总进度图10.相应的土石方开挖强度、混凝土浇筑、劳动力强度曲线图11.相应的施工供水、供电需求计划,材料供应计划12.本工程施工技术保证措施13.对工期的保证措施14.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15.防渗漏保障措施16.施工期间对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17.对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保证措施18.为保证质量所采取的监测试验手段、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19.安全、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成品保护的保证措施3.3编制方法编制方法有先分项,后汇编成总体方案的方式和先总体方案后分项法。

先总体后分项,要求总体统揽全局的能力较强,能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且前后能统一,是一种较好的组织形式,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标书编制,一般采用先总体后分项方式。

§4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程序及步骤标书编制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熟悉图纸和现场调查阶段,一般2~3天;第二阶段为投标规划、决策阶段,先情况交流,后确定人员分工和编写深度,一般1~2天时间;第三阶段为标书内容编写阶段,即初稿完成阶段,一般7~10天时间,第四阶段为标书审查阶段,一般3~4天,其中1~2天时间为复印装订时间,其中不含送标书途中时间。

4.1 第一阶段的主要工作熟悉图纸及招标文件和现场考察。

购买招标文件一般1~2天后进行现场考察(业主组织和自行组织)。

熟悉图纸及招标文件主要工作:审核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提出答疑问题;核实、分类汇总工程量,检查施工范围,通过汇总工程量,掌握工程全貌,分析工程特点、重点、难点,为确定总体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临时工程安排提供依据;作出工程缩图,标明结构物里程、位置,为合理安排施工施工顺序提供分析依据;摘录技术要点,包括开竣工日期、阶段性工期要求、质量、环保、安全方面的要求及业主对材料供应,场地安排等方面的规定。

了解当地气候特征,为安排施工队伍,编制施工进度提供依据;从平面图和纵断面图了解工程所在的地的地形、地貌、道路、水源、电源、料源情况,为施工布置及场地布置准备材料;熟悉技术规范,了解采用的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及经过修正后的技术要求,为编写施工工艺准备资料;熟悉主要条款,了解施工单位的主要职责、义务及其它强制性要求,以便在编写过程中有针对性。

☆☆现场调查主要内容:1、对现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等情况有一个较完整的印象。

2、初步确定桩位,查看线路征地范围内的房屋拆迁、“三电”拆迁情况,了解线路走向,穿越山岭、河谷情况;了解线路附近村镇、民房分布情况,分析可能给施工造成的干扰。

了解项目被交路过渡方案;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及劳动力价值。

3、了解能用于本工程的地材分布位置,储量、质量、开采方式、到标段起止点的运距及单价。

4、路基工程:对高填深挖地段和特殊路基地段重点考察,确定土石成分、基底地质情况,初步确定施工方法,确定施工进场道路、土石方调运通道及取弃土场情况。

5、桥梁工程:考察桥址处场地状况,河流宽度、深度及不同季节水位,确定临时营地、道路、预制场布置,初步确定不同墩位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桥梁梁体的预制架设方案等。

6、隧道工程:考察隧道洞口或特殊地质地带,依据设计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洞口布置方案;确定进场道路、临时用电、用水方案;选定或查看炸药库、弃碴场位置。

4.2第二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在第一阶段已熟悉图纸,完成现场调查后展开,在总体主持下,由现场人员介绍调查情况,增补设计图中漏画的道路、水源电源及料源点。

总体编制标书目录,结合熟悉资料过程中的摘录要点,提出总体编制要求。

4.2.1施工组织目录及分工施组目录是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的浓缩,是人员分工的依据。

目录分按投标须知规定的大目录和对大目录进行细化的详细目录。

目录应依据业主规定的目录,根据施工顺序和设计内容及承包范围进行细化。

4.2.2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顺序施工总体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由总体负责人根据熟悉图纸和现场调查资料,作出初步方案,编标全体人员参与讨论,必要时请单位领导、技术权威参与方案的研究,论证初步方案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一旦确定了总体方案,各分项工程以总体方案为依据编写分项工程,保持与总体方案的一致性,总体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布置、临时工程、任务划分、队伍配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总体方案由总体负责人综合各方意见比较后确定,为保证标书质量及按时交标书,确定后的总体方案不宜大动。

对于大中型项目,施工内容多,由于受地形、气候条件、施工工艺条件限制,有些分项工程、工序可以平行交叉作业,但有些分项工程、工序必须分先后,不能违反施工程序,建议按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进行分析。

控制工期、控制安全的项目先开工,并按照先场外后场内、先地下后地上,先水中后陆地,先重点后一般,先主体后附属、先路基及防护后路面或线上的原则安排施工顺序,施工顺序安排主要原则是:有利于施工展开,有利于安全施工,不影响工期为原则。

4.2.3平面布置主要内容现场平面布置是总体方案中的一部分,编制前在平面图上合理规划场地布置是加快编标速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把与各分项工程的布置,纳入全局范围统一考虑,消除重复设置或设置不合理现象,减少编制过程中各分项协调及修改时间。

平面图上现场布置内容如下:规划进场主便道接入方式;在平面图上确定到重点工程、借弃土场、弃渣场、料场、住地、材料库支线便道的走向及设计标准;根据规划的道路,按工程分布的位置和混凝土用量,在平面图上确定拌和站位置及预制厂位置;根据结构物、拌和站、预制场、隧道长度及洞口位置,综合考虑安排变压器位置或确定发电机功率、数量;按拟定的队伍安排,初步确定施工队伍驻地,项目部驻地,并在平面图上标注;说明隧道、特大桥、大中桥施工用水安排方式;按现场调查及参考资料表将砂石料场、构件场及其料场标注在平面图上。

4.2.4临时工程计算及资源配置原则临时工程是总体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总体方案的依据。

临时工程量及资源配置需通过计算分析后确定,不能估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