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国际结算
23
按量 (数量证书)
15
3、出现电讯结算、电子国际结算系统
目前,国际结算的资金调拨主要是通过世界各大金融市场 的清算系统完成的。
贸易范围和规模的扩大 银行功能的丰富和完善 优点是快速、便捷、安全
SWIFT
16
(二)按债权债务产生的原因划分为 国际贸易结算和非贸易结算
国际贸易结算 无形贸易结算 金融交易结算 国际非贸易结算 无偿转移结算 其他结算
美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可兑 换货币之一。
5
二、国际结算的基本条件
(二)时间条件
时间条件是指结算中支付款项的时间安排。 根据付款与交货的先后关系,支付时间的选择
有以下几种:
预付货款 货到付款 延期付款 分期付款
6
二、国际结算的基本条件
(三)支付方式
传统支付方式
:汇款、托收、信用证 新支付方式:保函、保理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支付方式的选择
如果没有银行介入,买卖双方的结算可能是以贷易货,也 可能是支付现金购买。 买方手头无钱就不能买,卖方有货也就卖方卖不出去。可 能是买方有款,而卖方无资金生产。那么银行介入到买卖 商人之间(不用说给予贷款),仅给予结算上的帮助就可 使交易顺利成交。 而如卖方有货,买方无款,可用远期承兑或延期付款信用 证方式支付,如果买方有钱,卖方需要资金生产,可以由 买方先交预付款,然后还可进一步按生产进度付款
现金结算突破了易货的局限性,效率更高,使用范围
更广。
11
(一)从现金结算到非现金结算
非现金结算
14-16世纪
非现金结算只是部分取代了现金结算。
现金结算 ---直接用运送金属铸币或条块的方法进行风险大、 运费大、时间长、点钱不方便 非现金结算---用代替现金起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信用工具来 结算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银行成为国际结算的中心 国际结算的依据是单据而非货物 单据的传递速度加快
22
第二节
国际结算的银行网络
建立代理行关系的步骤
考察双方资信 签订代理行协议并互换控制文件 确认控制文件
控制文件的内容
印鉴册签字样本 是银行列示有权签字人员的签字式样和其权力等级的文 件。 密押(是两家银行事先约定的专用押码,由发电行在发送电报或电传时 加在电文内,经收电行核对相符,即可确认电报或电传的真实性。建立 密押关系可由一方用寄送密押给对方银行,经双方约定共同使用。也可 由双方银行互换密押,各自使用自己密押。 费率表是银行承办各项业务的收费标准。
第一章
国际结算概述
第一节 国际结算的含义 第二节 国际结算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 国际结算的银行网络
1
第一节
一、国际结算的概念
国际结算的含义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含义: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使用某些结算方式和特定的工具,来实现跨
国界的资金转移与收付,就是国际结算。 意义
判断:
我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的货币收付,因属同一个国 家 所以属于国内结算。
21
第二节
国际结算的银行网络
建立代理行
定义:两家不同国籍的银行,互相委托,互为
办理国际银行业务所发生的往来关系。一般由 双方银行的总行之间建立。 案例:中国银行在海外有40多家分支机构,又 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银行建立了 5000多家代理行关系。
20
国际结算比国内结算复杂
首先,货币的比价不一致 第二,货物卖断在什么地方不一致 第三,买卖双方离得很远,运输费用由谁来承担; 第四, 货物在运送途中常会遇到天灾人祸,所以要进行保 险,保什么险别,保费由谁来承担; 第五,各国度量衡也不尽一致, 第六,还要有一些商品方面的知识 第七,还要懂得地理知识, 第八,还要熟悉各国政府的海关和外汇管制方式
2
如何理解国际结算的含义
1、范围:国际间 2、原因:1)最主要的是贸易 2)是因提供劳务而产生的结算。 3)是对外投资和借贷资金的转移。 4)是政府间的资金收付 5)其他:如国际旅游所支付的款项、国外亲友赠款、继承遗 产、出国留学所支付的学费、以及股票红利的汇回等 3、角度:银行
3
二、国际结算的基本条件
从微观上看:是银行的一项重要中间业务。 从宏观上看:在一国对外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
可以促进一国与他国的经济、贸易、金融的合作交流与发展 是政府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研究对象:结算方式、结算工具
其目的在于以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来清算国际间以货币表现的债权债务关 系或跨国转移资金。
13
商人间用商业汇票结算债权债务
甲国进口商 乙国出口商
商品
购 汇
委托付款
进口地银行
付 款出口地银行来自借记通知142、货物单据化、履约证书化
货物单据化---买方凭单交货;卖方凭提单等单
据向银行进行融资。 支付票据化——通过法定流通转让程序,代替 现金在交易中进行支付 履约证书化---按时(B/L日期) 按质(质量证书)
17
国际结算
国际贸易结算和非贸易结算
国际收支平衡表
经常帐户 :①货物、②服务、③收益、 ④经常性转移 资金和金融项目(⑤) 错误和遗漏项目 贸易结算:国际间凡是因贸易产生的货币收付和债权债务的结算。 包括: ① ② 非贸易结算:国际间由其他经济活动和政治、文化交流所引起的 货币收付的结算。 ③ ④ ⑤ 从贸易和非贸易交易金额的对比来看,后者目前已远远高于前者。
非现金结算
9
(一)从现金结算到非现金结算
易货贸易
国际结算起源于国际贸易 最初的国际结算是通过以物易物来实现的,即
易货。
10
(一)从现金结算到非现金结算
现金结算
现金结算的出现 19世纪70年代,一个欧洲人去非洲旅行,在坦葛尼喀湖畔想 租一条船,他的报告里写到:
“交租金的方式是十分有趣的,斯德的代理人要我用象牙支付, 但我没有象牙。这时候我发现穆哈默德· 沙里布有象牙,但他需 要布匹,而我已经将布匹换成了其他东西。当时我束手无策。后 来,我听说沙里布也需要铜钱,而我正好有铜钱,于是我给沙里 布一些铜钱,他给我斯德的代理人所需要的象牙。这样我才租到 了船”
信用证与汇款结合 信用证与托收结合 汇款或托收和保函/备用证结合
7
二、国际结算的基本条件
(四)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单据——货物单据化
单据在国际结算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8
三、国际结算的种类
(一)按是否直接使用现金划分为现金结算与非 现金结算
现金结算:
是指通过收付货币金属或货币现金来结清国际间的债权债务 关系。这方法进行风险大、运费大、时间长、点钱不方便 是指使用代替现金流通手段的各种支付工具(例如票据), 通过银行间的划账冲抵来结算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所谓国际结算的基本条件是指对国际结算的手段、工具、 时间、地点和方式、方法等所作的基本规定。 (一)货币条件——可兑换货币
出口国货币 进口国货币 第三国货币 人民币目前还不属于可兑换货币 从贸易角度来看,进口最好用软币支付,出口则最好使用硬币收 款。
4
可兑换货币也称自由外汇, 是指一种货币只要不受限制 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 即为可兑换货币。作为可兑 换货币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 件: (1)它能自由兑换成其他 货币; (2)它对国际性经常项目 (即贸易与非贸易项目)的 支付不受限制; (3)该货币国的管理当局 不采用或不实行多种汇率制 度或差别汇率制度。
18世纪后半期至今,非现金结算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12
1、从凭货付款到凭单付款
18世纪后期,科技的发展使整个国际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 分工迅速向国际领域扩展,运输业、保险业及银行业纷纷成为独立的 部门。 由于银行信用卓著,买卖双方便都愿意通过银行来办理结算。票据成 为主要结算工具。 商人们也不再自己驾船出海,而是委托船东运送货物,船东们为了减 少风险又向保险商投保。这样,提单、保险单等相继问世。 为了明确买卖双方的责任,票据、提单、保险单逐步定型化,并成为 可转让的流通凭证。 与此同时,FOB、CIF等贸易术语也逐渐形成并为所有国家共同遵循。 这种变化首先是给国际贸易的做法带来深刻的影响,买卖双方“凭单 付款”的合同代替了以往“凭货付款”的合同。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凭单付款”已经相当完善了。
贸易结算与非贸易结算
18
四、国际结算的性质和特点
国际结算与国际金融密不可分 国际贸易是国际结算的前提 国际结算属于一项银行中间业务
现代结算是以票据为基础、单据为条件、银行为中枢、
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非现金结算体系。
国际结算比国内结算复杂
19
国际结算属于一项银行中间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