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A)判断

政治经济学(A)判断

四、判断正误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2.生产力是指人的劳动力。

(×)3.生产力反映的是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生产力中所包括的科学、管理、信息,它们都是独立的实体。

(×)5.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6.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力。

(×)7.人们可以创造和改造经济规律。

(×)1.自然经济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的。

(×)3.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

(×)4.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5.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6.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7.商品的二重性,从外面看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内容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8.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是商品。

(×)9.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10.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11.无论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还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个方面。

(×)1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1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5.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16.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什么影响。

(×)17.虽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但不管劳动生产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同的时间内生产的产品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18.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9.货币的基本职能是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20.流通中的货币量取决于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和货币的总量。

(×)2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2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23.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4.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规律和价值实现规律的统一。

(√)2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6.价格的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27.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是有缺陷的。

(√)28.商品经济最典型的形态是简单商品经济。

(×)29.个别分工就是企业内部的分工。

(√)30.社会分工就是部门之间的分工。

(×)31.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32.需要的形成需要具备一个条件:有支付能力。

(×)33.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在资本主义早期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

(√)34.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是依靠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

(×)35.在商品经济中,社会劳动分配的实现形式是价值规律的调节。

(×)36.现代商品经济中,在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问题上,政府的干预是起主导作用的。

(×)1.资本总人工的矛盾是资本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能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3.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4.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5.货币要想实现地转化为资本,必须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6.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

(√)7.增殖性和运动性属于资本的生产关系属性。

(×)8.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都是资本。

(×)9.机器人实际上是不变资本,其价值不会增殖。

(√)10.剥削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之比。

(×)11.在现代社会,资本家为提高剩余价值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绝对延长工作日。

(×)12.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目的,是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13.再生产有两种类型,一是内涵扩大再生产,二是外延扩大再生产。

(×)14.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的区别是:前者指进行的过程,后者是该过程的结果。

(√)15.资本积聚可以使个别资本的规模迅速扩大。

(×)16.资本主义流通的核心,是实现已经生产的剩余价值。

(√)17.生产资本的职能是生产出剩余价值,货币资本的职能是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

(√)18.资本运动的起点是货币,终点也是货币。

(√)19.考察资本循环,主要是分析产业资本的运动过程,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运动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20.固定资本的精神磨损,促使资本家实行加速折旧。

(√)21.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资本价值增殖有重大的影响。

(√)22.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条件,实际上就是剩余价值的实现条件。

(√)2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m)=IIc。

(×)24.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要求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25.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26.表明工资水平的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27.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28.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的。

(√)29.部门内部各企业的竞争促使利润平均化。

(×)30.借贷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银行资本。

(×)31.市场利息率的变动是有界限的。

其上限是不能等于平均利润率,下限是不能为零。

(√)32.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33.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剩余价值规律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34.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1.经济体制,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形式。

(×)2.垄断大公司的经营者阶层,实际上也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一部分。

(√)3.资产阶级政府的干预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是可有可无的。

(×)4.垄断的形成消灭了竞争。

(×)5.垄断组织定价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来确定的。

(×)6.金融资本就是银行资本。

(×)1.国有经济成分的性质是全民公有制。

(×)2.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中心点是调节银行准备金率。

(×)3.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一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4.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是一种“收紧银根”的货币政策。

(√)5.中央银行采取措施增加货币供应量,称为“收紧银根”。

(×)6.中央银行采取措施减少货币供应量,称为“收紧银根”。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1.国际贸易,就是由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构成的国际间的商品流通。

(√)2.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是由该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经济全球化就是经济关系的国际化。

(×)4.当一国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进行国际贸易时,该国能获得绝对利益。

5.当代经济的全球化主要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下进行的。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2.在资本主义以前已经有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产品太多了。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固定资本大规模的更新。

(×)7.资本原始积累发生于资本主义初期。

(×)8.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不会缓和的。

(×)9.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再发展到国家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身调节。

(√)10.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局限性,其生产方式是不能进行自我调整的。

(×)1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调整,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12.垄断的出现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

(√)13.在垄断资本主义初期,垄断也有过积极作用。

(√)14.垄断消灭了竞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1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16.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

(√)17.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段时期。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3.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不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重要的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经济和各种非有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存在。

(×)6.国家所有制的性质取决于国家的性质。

(√)7.要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就要求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8.股份制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形式。

(×)1.资本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2.商品经济的根本性质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

(×)3.市场经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但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

(√)4.任何国家的市场经济都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

(×)5.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有限责任制度。

(×)6.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按照所有制的性质来划分的。

(×)7.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按照所持股份分取红利。

(×)8.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是经理。

(×)9.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产值最大。

(×)10.买方市场是供不应求的市场。

(√)11.完善的市场体系就是市场结构完整。

(×)12.现代流通方式就是指电子商务。

(×)13.生产要素市场就是生产资料市场。

(×)14.对原有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变由政府决定价格为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15.商品的减价是不同种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别。

(×)1.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

(×)2.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