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险管理方案

风险管理方案

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工程03标段【中原东路站~紫荆山站】区间施工风险管理方案编制:年月日复核:年月日审核:年月日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工程03标段2010年01月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工程03合同段工程施工风险管理一、风险辨识1、风险识别的概念风险识别就是辨识和确定项目存在哪些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项目产生什么影响,并将这些风险的特性形成文档。

2、风险识别的依据(1)项目风险管理计划(2)项目的计划信息(3)风险类别(4)历史资料二、风险评估及清单根据施工经验及专家调查、环境分析,识别出本项目的风险及相关的对策以及风险等级如下表1:三、风险管理方案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经理部和工区资源共享设四部一室,对外都是统一的项目经理部,对内有工区主要人员在项目上兼职,管理层下沉至一线,职能部门和项目经理部共享。

项目建议组织结构如下;采用完全的项目法施工,所有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属于项目人员。

图1 项目部管理组织机构图2、项目风险组织机构项目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见图2。

图2 风险管理体系框图3、相关人员职责(1)专家组:为项目风险评估及处理措施提供帮助;(2)项目经理:负责审批重要风险管理预案。

(3)总工程师:组织建立、更新项目“风险管理台帐”和“重要风险管理台帐”;组织编写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台帐”和“重要风险管理台帐”;按风险管理方案组织对各风险因素进行监视及过程控制;批准“风险管理台帐”和“重要风险管理台帐”和在施工过程中对风险管理的控制。

(4)工程部:负责拟定重要环境因素及风险管理预案,并负责督导实施,审批风险管理预案。

(5)设物部:负责施工机械、材料的使用、维护风险的管理;确认有关工程材料和机电方面的环境及风险因素;制定有关工程材料和机电产品方面的环境及风险的管理方案和措施。

(6)安质部:负责督导实施承建项目的工作环境及风险控制,监督管理工程项目中的安全风险、工作环境中存在的环境风险是否按有关规定执行,督导安全、质量活动的开展、检查特种作业持证情况,组织并参加职业健康安全、质量、环境检查来排除各项风险因素。

为了确保本工程的成功实施,集团工程派出了在集团公司在各个行业经验丰富的专家,为本项目风险评估、分析和对策出谋划策,专家组人员如下:表2 本项目专家名单序号姓名职称职务备注1 周振国教高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 洪开荣教高/博士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3 吴全中教高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4 孙振川高工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5 徐军哲高工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6 曾垂刚高工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股份公司中原指挥部副指挥长7 郭磊高工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03标项目经理根据对项目施工风险的分析、评估,对一级风险(施工中有较大的风险,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工程事故,如发生工程事故有可能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主要是在设计阶段就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施工前结合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专项措施,并对施工方案、风险点进行专题评估;对二级风险(施工中存在的一般风险,可能会造成一般工程事故,对社会有轻微影响)主要采用在设计阶段就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三级风险(施工过程中发生工程事故的概率非常小)主要是采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的方法,设计阶段不做特殊考虑。

对本项目的一级风险源进行逐一的专项施工措施如下:1、火车站西端头人防(1)人防概述郑州火车站站盾构区间隧道端头处下部有防空洞通过,防空洞与区间隧道在设计位置上形成严重干涉,必须在隧道修筑前对防空洞进行处理。

根据对现场情况的踏勘,防空洞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该防空洞顶部为混凝土结构,两侧为砖混结构,埋深约20m,内部灌满污水,结构尺寸及其它状况不详;给区间隧道施工带来隐患,现对该隧道进行加固。

(2)加固方案防空洞平面位置图3 防空洞与区间隧道位置平面示意图②处理方案在图示位置截断人防,截断采用冲孔桩,中间用级配良好的碎石回填,再用双液浆对起进行注浆封堵,形成截断防空洞的止水帷幕。

然后采用抽水方式尽量将水抽干,安排专人下井详细了解人防结构,并有条件采用人工在洞内回填的方式,如果水无法抽下去,直接在盾构隧道上方采用在区间隧道左线图示位置范围内的防空洞顶部位用冲击钻开一个直径1m的圆孔,向孔内灌注级配良好的碎石、砂,灌注高度为防空顶部以上1米。

灌注密实后对灌注的砂石料进行压密注浆。

使防空洞洞内密实确保区间隧道施工安全。

图4 防空洞截断位置平面示意图(3)效果检查在盾构机通过之前采用地质岩芯钻取芯,以检查填充的密实性,注浆加固效果。

如果有空洞或者加固效果不好,在钻好的空内下注浆管,继续压密注浆直至密实。

(4)施工注意事项①冲孔要垂直,并制备好泥浆;②在快要冲穿人防时,要注意冲击锤的锤击力,防止突然冲穿,断锤;③回填的砂石必须是级配良好,并连续回填;④注隔断帷幕可以使用袖阀管;⑤注浆必须连续并保证注浆压力,如果长时间没有压力,可以注双液浆;⑥检查取芯孔可以和二次注浆孔统一;⑦盾构掘进通过时,必须保证掌子面土仓压力,尽量少出土;⑧通过时盾构机尽量的使用下部的推力,快速通过;⑨盾构通过后,增加该处同步注浆的压力和注浆,必要时注双液浆;⑩如果在盾构通过时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盾构过郑州火车站既有线(1)概述【郑州火车站站~二七广场站】区间盾构从二七广场站西端始发掘进沿正兴街穿越正兴街邮局和部分建筑物后,斜穿运输繁忙的郑州火车站内的21股运输轨道(15股客车正线,无碴道床;1股维修股;4股货运,碎石道床),此处盾构隧道与火车轨道呈55°角,盾构隧道顶部埋深约12~16m,区间隧道与铁路位置关系见图5所示。

图5 区间隧道与铁路位置关系平面示意图盾构掘进过程中如何减小铁路沉降,保证安全运营,是本标段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施工过程中结合铁路两端的实际地质情况及周围环境,制定以下对策:①盾构通过前在铁路道轨上埋设实时监控仪器,并测量其初始值;②根据铁路的实际位置和道床情况与铁路部门沟通协调,尽可能对道床底部进行注浆加固;③部分穿越段有条件处铁路采取扣轨梁的方式对轨道进行预加固处理;④制定专项的穿越方案,请相关专家评审给出指导性意见;⑤与铁路部门沟通穿越期间火车通过时尽肯能减速行驶,以减小铁路的震动和冲击力;⑥在各个岗位上均安排最熟练的操作手和经验丰富的技术干部,加快施工进度,缩短穿越时间;⑦穿越对盾构进行整机保养,确保穿越期间不因机械故障而停机;⑧根据轨道监测数据做好二次补浆工作,使轨道沉降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⑨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3、盾构过电力隧道郑州火车站~二七广场站区间盾构从二七广场站西端始发掘进后与隧道右侧的电力管道平行推进,盾构隧道与电力隧道平行段长约238米,之后右与电力隧道垂直相交,二七广场站~体育观馆站区间盾构在人民路与商城路交叉口处斜穿电力隧道,电力隧道与盾构隧道呈57°角,此段电力隧道埋深约10.7米,电力隧道与盾构隧道平行段水平净间距1米,电力隧道底部与盾构隧道顶部净间距0.3米,如图所示。

盾构穿越电力隧道期间采取如下措施保证电力隧道安全:图6 电力隧道与盾构隧道位置平面示意图电力隧道与盾构隧道剖面示意图①盾构始发掘进前对盾构隧道与电力隧道之间有条件的位置采用直径600mm的钻孔灌注桩进行隔离保护;部分地段采用袖阀管提前注浆加固或者跟踪注浆加固;无法加固地段采用控制盾构掘进参数进行控制。

②盾构隧道与电力隧道垂直和斜穿的段,采取在电力隧道底部注浆加固的方式对电力隧道进行保护;③盾构穿越前与电力隧道的产权单位进行沟通,在电力隧道内布置沉降和收敛控制点,对隧道进行监测;④穿越过程中根据电力隧道的监测数据,随时调整盾构掘进参数,并在盾构隧道管片上进行二次注浆;⑤编制详细的穿越电力隧道的施工方案,经电力部门的批准和认可后实施。

⑥制定相应的详细的应急预案。

图7 电力隧道图纸(左)、位置(右上)、内部构造(右下)示意图4、二七宾馆保护二七宾馆,位于车站西南角,建于1974年,框架结构,阀板基础,地下3.9m。

地下1层,地上8层,局部6层、7层。

实测二七宾馆外墙距车站结构外边3.1m,二七宾馆台阶距离基坑边最近的只有0.4m。

图8 二七宾馆实景图图9 二七宾馆阀板基础结构图图10 二七宾馆角部图保护措施:①施工前详细调查二七宾馆的现状,采取拍照片留底,必要时候采用有资车站结构边 二七宾馆墙基础质第三方进行取证、鉴定;②对宾馆的基础进现场勘察、行详细确认,为设计单位提供依据;③根据设计院设计的加固方案进行及时的加固;④施工维护桩时采用慢施工,减少对土层的扰动;⑤采用高比重泥浆,控制好孔的效果;⑥施工止水桩时,控制好压力,并做好地面的卸压工作,防止高压破坏;⑦基坑开挖过程中严格按要求施工,做好监测;⑧出现监测异常情况,立即进行补强注浆。

⑨做好应急预案。

5、二七纪念塔保护二七塔,位于车站南侧,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阀板基础,地下深度为6.5m。

地下1层,地上10层,高63米,距离车站基坑边为20.1m,距离车站出口为16.8m。

二七塔地下通道横穿人民路,地面下3.5m,跨入车站结构内。

图11 二七纪念塔及基础图二七纪念塔为国家级文物,同时为郑州市的地标性建筑,塔基距离二七广场站的距离较近,车站施工对其影响比较大,施工过程要加强保护,具体的施工措施如下:①开工前及时与产权单位进行联系、协调,确认建构筑物的原始状态以及可以允许的变化。

②通过理论分析,对造成的危害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

③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初步设计计划在塔周围采用三排旋喷桩加固。

④在二七塔周边布置一周监测控制点,对二七塔进行严密的监控测量。

⑤详细编制合理的车站基坑施工方案,报专家及有关部门评审,并严格按审定方案施工,确保基坑稳定和减少桩体变形。

⑥保证止水帷幕质量,避免桩间渗水引起水土流失造成地面沉降。

⑦合理开启降水井和回灌技术,控制降水含砂量,减小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⑧施工前与管理单位做好联络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工作,在发生异常时启动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本应急救援预案使用于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施工的发生风险的应急救援。

1、组织机构施工风险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如图12:图12 施工风险紧急救援组织机构2、应急救援小组职责(1)应急救援小组:主要任务是施工风险的预防、控制、扑救、查处的管理指挥工作。

负责调集人员、救援物资、车辆,抢救生命财产,事故现场的指挥工作。

人员由项目部成员全员组成;(2)专家顾问组:负责重大事故发生时抢险救援方案论证与指导。

就应急准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供建议;组织专家组成员开展活动,编制应急技术和信息资料;组织专家制定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开展工程结构安全评估,根据监测结果等评估事态发展,为抢险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