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潮州城总体规划概况

潮州城总体规划概况

一、潮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概况潮州市地处粤东,扼闽粤而临南海:位于东经116°15′—117°11′,北纬23°27′—24°14′,地域东接福建诏安,南连汕头、澄海,西通揭阳、揭东,北毗大埔、丰顺。

全市总面积3613.9平方公里,总人口253万人,其中市区建成区人口45.15万人。

潮州市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地处低纬度,四季常绿,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

冬短夏长,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差异不明显,无霜期全年达347天,多台风和暴雨。

潮州市地处韩江三角洲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倾斜,陆地平均海拔(黄海高程)10米。

市区内的地形地貌为:北面及东北面少部分低丘、残丘,其余大部分是河口三角洲冲击平原,地势北高南低。

城市用地规模进一步扩大。

城市建成区面积在1990年以前仅有11平方公里,自1992年市升格为地级市以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市区建成区面积2006年已扩大到41.68平方公里。

北片工业区已具规模;城市南部和西南部建设了一批新型的居住小区;城东片初步形成教育文化区。

由于新版总规中心城区跨江向东拓展,形成“一江两岸,依山环洲,四轴三片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由原来44平方公里扩大为90平方公里。

潮州市是国务院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的美誉。

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28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县两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是粤东文物荟萃之地。

根据《潮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潮州市的城市性质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

二、潮州市消防历史沿革(一)潮州市消防支队的历史沿革潮州市的消防队伍有比较悠久的历史。

早在民国初期,潮州成立了一支专职民间消防队--潮安县商会消防队,队址设于开元寺内西廊下观音阁门口,有正副队长各一名,队员二十名,主要装备是手摇泵浦。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商会消防队,在保留部分原商会消防队员的基础上再吸收队员和派队长,在开元寺内与交通队联合办公,称潮安县人民公安局交消民警队。

1953年县分出市,消防队归潮州市公安局领导,队址设在汤平路四号,共十二人,1965年5月1日,消防队实行义务兵役制,消防队员改为现役。

1968年12月消防队归潮安县人民武装部领导,1973年12月,消防队伍复归潮安县公安局领导。

1975年2月,潮安县潮州镇公安分局成立消防股,股长兼任消防队长,股队合一。

1979年8月,县、市建制分开,县公安局成立消防股,共四人。

1983年1月消防股、队全部划为武装序列,实行潮州市公安局、汕头市武警支队双重领导,至1983年8月,县、市合并,消防队、股皆归潮州市公安局领导,至1985年,消防股队共45人,主要装备有水罐消防车三部,泡沫消防车二部,消防小车一部。

1990年,潮州被省政府定为副地级市,199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1993年潮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成立,又称潮州市公安消防局,为正团级单位。

下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防火监督处等四个职能部门、下属单位由建队之初的3个消防股,一个现役消防中队发展到五个公安消防大队和四个消防中队,人员由40余人发展至今170多人。

消防装备也有所改进,由原四辆消防车和少量简易装备至今拥有云梯车3辆、大功率水罐车8辆、高喷车1辆、曲臂登高车1辆、干粉泡沫车、4辆多功能抢险救援车、1辆移动通信指挥车、1辆排烟照明车、1辆移动充气车、1辆运兵车和一大批先进的灭火抢险救援装备。

此外,潮州市在民国初期已经出现了群众义务消防组织,企业专职消防队也在1980年开始成立。

潮州市现有企业专职消防队六个,专职消防人员八十五人,义务消防队三百五十八个,队员约二千四百人,消防泵三十八台。

(二)消防工作情况1994年,潮州市政府划地8000平方米用于建设消防办公楼、消防指挥中心,拨款800万元用于购买消防装备。

同时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企事业单位予以惩处,1994年共处罚了208个单位和153名人,责令57家单位停产停业整顿;1999年,潮州市公安消防指挥中心落成,大大改善了我市消防部队的营区环境和办公环境,大大改善了我市消防通信及部队训练设施等落后的局面,灭火执勤训练随着营区环境的改善也随着加强,而且消防指挥中心实现集中管理火警,统一调度执勤力量,使每次的灭火作战都能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潮州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消防工作,各级主管部门积极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1994年确定一、二级消防重点保卫单位82个,确定防火责任人约4500人,成立市消防培训中心,对一些专业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同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消防安全宣传咨询活动。

三、潮州市城市消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公安消防队站现状潮州市自从升格和扩大区域以来,虽然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投入大量资金,但在消防站方面的建设却远远滞后于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

由于新版总规中心城区跨江向东拓展,形成“一江两岸,依山环洲,四轴三片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由原来44平方公里扩大为90平方公里。

现有公安消防队两个、站一个。

详细情况见下表:潮州市中心城区现状消防站统计表随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规模的扩大,公安消防队站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现有消防站责任区面积太大,远不能满足五分钟到达其责任区边缘的要求。

(1)现有消防站标准低,设备落后。

除枫春南路消防指挥中心为二级消防站和枫溪区火车站兴工南路为特勤中队外,湘桥区意溪镇镇政府专职消防队还达不到三级消防站的标准。

现有消防站没有训练场地,消防车辆陈旧落后,数量不足,消防人员的避火服、隔热服、防化服、空气呼吸器等特种防护装备数量较少,现有设备从数量、效能与实际需要存在很大差距。

(2)没有水上消防站。

韩江为广东省第二大江,自西北向东南斜穿潮州市,有很长的江河岸线,需要设置水上消防站来满足城市水上消防要求。

(3)没有特种消防队,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高层、地下建筑、停车库、易燃易爆单位的增加,城市对特种消防建设要求迫切,因此,需要设置特种消防队来满足城市的安全要求。

(4)没有地下消防车库。

城市一旦受到战争空袭,将会引起城市大火及地上消防车辆的破坏。

因此,必须建设地下消防车库来满足战时的消防要求。

(5)没有消防培训学校。

这对于培养消防人员,充足消防后备力量以及特种人员消防知识十分不利。

(6)市区中一些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一些新建的单位,生产或储备易燃易爆物品,但没有按消防要求设立专职消防队,这使城市的消防能力显得薄弱。

(二)城市消防安全布局改革开放以来,潮州市建成区的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近几年,城市建设不断扩展,城市消防安全问题已遍及整个市区范围。

目前,市直共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71个,这些单位规模大,价值高,关系国计民生,主要包括政府首脑机关、宾馆饭店、重点工厂企业、大型仓库、市政公用设施及大型商业网点等(详见附表二)。

全市现有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等设施约32处,基本上分散遍布在全市范围内。

此外,全市共有42个加油、加气站,主要分布在全市范围内的城市干道两侧(详见附表)。

潮州城区登记在消防部门的加油站和加气站共有42座。

城区加油加气站情况全市共有多处现状大型工业区、各类专业市场和综合性市场,这些地区均属火灾易发地段。

由现状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由于城市建成区的不断扩展,许多易燃易爆单位和设施大多分布在全市整个范围内,并且许多站、点还处在繁华闹市区。

另一方面,过去许多处在市区边缘的站、点现在已被城市建成区包围,从而使城市的消防安全布局出现了新的安全隐患,造成了潮州市城市消防安全布局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生产、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当初布局不合理或随着城市发展已经出现不合理现象。

二是市区加油站发展迅速,出现个别地段布点过密,建设较乱。

三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区相继出现了许多大型工业区、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缺乏相应的消防设施和装备,存在着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

四是市区范围内有相当一部分自发的个体液化气代灌装点,大多位于密集的居民区内,无防火安全设施,无防火安全距离,从而给城市及居民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以下从各具体方面加以阐述城市消防安全布局问题:1.易燃易爆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易燃易爆设施布点随意性较大而遍布市区,且大多数缺乏足够的安全防护间距。

将对邻近地区甚至城市大部分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很多液化石油气销售点位于建筑物和人口密度都很大的城区中,甚至还有许多销售点位于住宅底层,形成如同“定时炸弹”般的重大消防隐患。

(3)加油站布点多,建设较乱。

在已建加油站中相当部分属违章建设,其消防、交通、环保、市容、景观以及布点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存在各类隐患和问题。

(4)危险品运输线路混乱,往往穿越城市繁华地段,尽管车辆有明显的标志,也不利于城市安全防范。

(5)有些重点消防单位,由于管理不善,乱搭建的现象较多,致使消防通道堵塞,易燃材料、物品密集,内部疏散通道也不通畅,如果发生火灾、扑救、疏散都相当困难。

2.城市燃气系统潮州市能源消耗以LPG、燃油、电、煤为主,居民消耗LPG约2.4万吨/年,工业消耗LPG约73万吨/年,是居民消耗LPG的30倍。

潮州市液化石油气作为主气源,基本上是使用瓶装气。

全市居民用户约10万户,液化石油气气化率达到99%;工业用户约3千户。

市区液化石油气瓶装用户较多,管道燃气气化率较低。

潮州市的液化石油气主要来自华丰气库及汕头加德士气库,可以保证LPG 市场的需求。

城区现有液化石油气LPG储配站11座,储罐总容积约3730立方米(不包括华丰气库)。

现状液化石油气LPG储配站数量较多,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布局不合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急需对储配站进行整合。

城区现有四个LPG瓶组气化站,分别供应奎元、坤辉、万绿、名邦四个小区,供应用户约4千户,铺设管道约16.5公里,管材为钢管;天然气储配站1座,位于古巷镇,储罐总容积1000立方米,主要供陶瓷生产用气,供气范围南至大埔园,北至孚梓寨,东至围内,西至大乡,管道直径DN200。

火车站区中海油潮州能源有限公司在位于振潮南路(三利溪桥)东侧,已建设一LNG站,近期10万立方米,远期100立方米,并正在邻近兴工南路、西溪北侧沿江路(兴工南路至展宏桥路段)、振潮南路、展宏路埋设燃气管道,管道直径DN200~400,总长度6610米,管网压力为中压A管道。

城区具有市液化石油气气源经营网点资格证书的服务点为34个,无证网点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必须加以规范管理和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