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导学案设计
【最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导学案设计
2.指名汇报。
3.进行提示语补白,体会养羊的人的心理活动。
街坊________地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________地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4.指名合作朗读。
5.指导学习第4自然段。
(1)表达训练:此时你想对养羊的人说点什么?
(2)引导学生关注两个“又”是否重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比较句子的不同,体会“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学生)
3.搜集寓言故事。(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用时:2分钟)
(1)字理识记:则、亡、牢。
(2)引导学生找出生字中的形声字,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生字。
4.出示词卡,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羊圈
钻进 叼走 街坊 后悔 从此
5.检测课文朗读情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学会了哪些生字,有哪些识字的好方法,说说哪些字比较难记。
3.学生在发表自己对养羊的人的评价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进行个性表达。
4.在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读好养羊的人的心理变化,重点词语要重读。
四、联系实际,明确寓意(用时:3分钟)
1.交流回答:经历了这件事,养羊的人会对街坊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那个街坊,你会对知错能改的养羊的人说些什么呢?
4.分角色读对话,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
5.学习第4自然段。
(1)结合课文内容说出想对养羊的人说的话。
(2)联系第1自然段的内容想一想,体会两个“又”字并不重复,强调了养羊的人犯了同样的错误。
(3)读出替养羊的人感到可惜的语气,也要表现出对养羊的人不听劝告的气愤。
6.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第5自然段。
(1)默读第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勾画出相关的句子。可以抓住“后悔”“还不晚”来体会养羊的人的后悔。
3.在学习“羊圈”时,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4.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用时:12分钟)
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结合活动卡进行自学。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后,养羊的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边读边画出体现养羊的人想法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同时把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写在表格的空白处。
2.总结寓意。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练习。
2.学生各抒己见,围绕本课内容,谈自己从中得出的道理。
教师在一组汇报表演后,组织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亡、牢、钻、劝、丢、告。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
(2)抓住“赶紧”“结结实实”来体会养羊的人认识到错误后认真改正的做法。
1.在学生汇报自己所填的提示语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从哪个词语体会到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如街坊说话时是很着急的样子,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赶快”一词体会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同时,引导学生读出所填提示语的语气。
2.学生在读书做批注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读书符号,如波浪线、横线、双横线等,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
5.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要做到:认真倾听,检查读得是否正确。
1.在学习“则、亡、牢”时,可以结合字理图,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同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在检测词语的认读情况时,要注意相机纠正字音。强调“圈”是多音字,“街坊”的“坊”在本词中读轻声。
1.要培养学生“一看、二写、三对照”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与范字进行对比。
2.教师在示范时强调“丢”共是六笔,“告”上边不是“牛”。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板书题目,指导读题。
2.指导理解题目的意思。
1.齐读课题,读准“揠”字。
1.出示课题,指导读题。
2.引导质疑。
3.教师释题。
1.齐读课题。
2.学生提出疑问。“亡”“牢”是什么意思?
3.学生交流理解题目的意思。
理解字义后,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读文识字,了解内容(用时:13分钟)
1圈 钻 叼
坊 悔 此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关键字。
12寓(yù)言二则(zé)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寓言二则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4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写4个词语。
3.教师范写,并进行写字指导。如“亡”是独体字,要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巡视指导。
5.指导交流、反馈。
1.认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生字所在的位置及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观察教师范写,掌握书写要点。
4.学生描红、练写。
5.同桌、全班进行交流,指出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3.在全班内交流自己识字的好方法。
(1)了解“则、亡、牢”的字理,记住字形,从而初步理解题目的意思。
(2)把形声字归类,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左形右声:钻、叼、坊、悔。“叼”,口字旁表示叼东西要用“口”,声旁“刁”提示读音。外形内声:圈。“圈”,国字框像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声旁“卷”提示读音。上形下声:“寓”。“寓”的“宀”表义,“禺”表声。
(3)指导朗读。
1.结合提示自学第1~4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到活动卡上。
2.结合活动卡中自己完成的内容进行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辩论。
3.想象两个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补充恰当的提示语。如街坊说话时会是“着急、惋惜”的样子,养羊的人说话时会是“不以为然、毫不在乎、漫不经心”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