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9课 文字的演变

第19课 文字的演变


甲骨图片
甲骨作品
三、汉字形成
1、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甲骨文(商代) 2、为何称为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3、甲骨文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主要是占卜十二生肖辨识鼠牛 Nhomakorabea虎









返回 下一页
甲骨文的意义:

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较成熟的汉字 甲骨文是了解商朝社会的第一手资料
四、汉字的特点
第五单元 古代科技与文化 第19课 文字的演变
文字演变
汉字的起源 萌芽 刻画符号 半坡彩陶 形成 甲骨文 发展 金文、小 篆、隶书、 楷书
结绳记事、 仓颉造字
一、文字起源
1、想一想,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代人 是怎样记事? 结绳记事 2、在传说中,我国古代的文字是谁发明的? 仓颉造字
二、汉字萌芽
我国文字是由什么 逐渐演变而来: 刻画符号
会意:用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字合并成 新字的造字法。如: “木”和“木”组 合成为“林”;人 睁大了眼睛表示看 “见”;人靠着大 树,意为休息的 “休”;生长在田 里的草,就是 “苗”。
形声:用表意符和表
声符合并成新字的构 字法。如:论, 由表 示意符‘’言“和表 示声符的”仑“合成。
五、汉字的发展过程
司母戊大鼎
——世界青铜器之冠
司母戊大鼎是1939年出土于 河南安阳市北郊武官村北地 的殷墟大墓。鼎高133厘米, 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 875公斤,不仅是我国出土的 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而且 是当今世界上出土青铜器的 魁首。大鼎腹内壁有"司母戊" 三字铭文,故称司母戊大鼎。 据考证,可能是商王文丁为 了祭祀其母亲"戊"所铸的彝鼎。
形声表意
二、汉字结构
构字四法: 象形——山 指事——刃 会意——林 形声——渭
象形:用摹写实物的形状特征来造
字的一种方法。象形文字中的豕, 用“一”来代表猪头。豕字的左半 部分象征着猪的肚子和蹄子,右半 部分则象征猪的后背及尾巴。
指事:一象征性符号来
表示意义的构字法。甲 骨文的“上”和“下”, 长横表示地平线,短横 在上面的表示“上”, 短横在下面的表示 “下”。这里的短横就 是指事符号,表明了 “上”“下”之意。 “刃”是刀刃的意思。 甲骨文是画了一把刀, 在刀口处加了一点,作 为指事的符号,指出此 处是最锋利的地方。
金 文
秦小篆
隶 书
龙 藏 寺 碑
楷 书
行 书
草 书
第20课 青铜铸鼎
一、青铜特色
原 料 颜 色 优 点 熔点较低,硬 度较大
铜、锡、铅合 青绿,故称 金 “青铜”
二、青铜铸造
步骤:
塑成泥模→制作范具→熔化合金→
铜液浇注→冷却加工 范例:司母戊方鼎(世界著名的大 方鼎) 技能高超、规模庞大、组织有方、 管理得法、通力协作、名列前茅。
锄——除草疏苗用的农具
饕餮纹

卷龙纹
三、青铜的种类
酒器 食器 武器 乐器 礼器 生产工具等
四、青铜器观赏
二 里 头
酒 器


四羊方尊
酒 器
散氏盘(西周晚期)
水 器

食 器
鬲( li )——古代煮饭用的炊器
楚公家戈 (西周晚期)
兵 器
人面纹钺(商)
兵 器
梁其钟(西周晚期)
乐 器
兽面纹鼓
乐 器
镢(钁)——破土起土用的农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