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运营管理案例-中日医院主诊负责制实践

医院运营管理案例-中日医院主诊负责制实践


机制
4、缺乏科室、个人运行成本的概念
a. 只记工作量不计成本造成利润低 b. 没有节约意识,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5、医院上轨道和开局面的必要抓手和路径
改革势在必行
主旨: 提升医疗效率 保证医疗安全 明确责任主体 助力人才成长
改革实践
• 初级阶段:2016年 • 中级阶段:2017年 • 高级阶段:人事体制改革 医生自由执业等
1994
浙江邵逸夫医院
20002004
绍兴市人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 海医院、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 科医院院……
2000年8月,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关于实行病人选择 医生,促进医疗机构内部改革的意见》,使“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在 全国部分城市实施。江、浙、沪等地区相继推行,为后续推广提供经 验。
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把关。
中国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概念
科主任统一领导下,一名主诊医师带领若干名主治医师 和住院医师组成一个医疗组,全面负责并实施患者的门诊住 院、手术、治疗以及出院和出院后随访等一系列诊疗活动的 医疗管理模式。
主任、副主任医师 主治/高年住院医
Resident
住院医师
进修医师
实习医师
主诊医师
主诊医师数
15 20
47 86
50 90
中医
总计
11
47
27
160
30
170
成果(一)
• 医疗数据指标提升——增量、提效
指标 2016年1-7月 2017年1-7月 同比增幅
(医改影响)
门急诊量
住院患者人次数 手术量 床位使用率 平均住院日
1643528
41285 24704 93.41% 8.46
在中国的发展(二)
实施时 间
医院名称
实施背景
传统医疗模式的弊端日益突现:科主任负责制管理模式下科主任事务繁忙,难于做
到对每位患者负责;要求人人负责,造成谁都负不了责,谁都不负责.
20072008
华西医院、解放军 总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较多难题:人员结构不合理(“倒宝塔”),人员闲忙不均,责任不明
• 主诊医师责任心有待提高,成为真正的医疗责任主体尚有距离
大部分的主诊医师仍然依照三级医师查房规定进行查房,医疗工作不能亲力亲为。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即将修订,倾向主诊医师负责制)
• 分组不彻底,部分科室未入组人员较多,主诊制难以实施
经统计,2017年11月未入组医师135人, 人员类别包括: 退休返聘专家、长期出 门诊医师、科主任专科院总,临床功能检查部门人员等
2. 医疗服务效率的低下:
a. b. c. d. 医疗行为随意性大,规范性不够 床位平均住院日冗长 疾病疑难程度低 药占比高
在我院推行的内部原因(二)
3. 医院空间的不足与浪费并存:
a. 我院绝对建筑面积的绝对不足
b. 相对浪费现象并存 c. 历史原因造成的重要医疗投入不计成本,缺乏实时数据的监测/考核/等管理
• 患者分组管理,理顺医疗运行流程
• 初步建立主诊医师日常监管机制
• 拟定考核方案与指标
逐步建立主诊医师管理体系
主诊医师管理 准入审核
1.成立资格审查 委员会 2. 遴选标准 3. 遴选流程
日常监管
1.分内/外/中医片 进行日常监管 2.医疗质控督察 3.人员信息维护
年度考核、评定
1.工作质量 2.工作效率 3.工作量 4.医患纠纷情况 5.教学工作 6.科研成绩 7.医德医风考评 8.完成指令性任务 9.工作纪律
确,积极性难调动.
利于医院精细化管理:医院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
使医院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成为必然。
2009年国务院新医改政策出台,2011年7月北京市卫生局出台《北京市三级医院主诊 医师负责制试点方案》,提出7家医院试点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也是该制度推广普及 的信号。
2009-
友谊医院、宣武医
院、同仁医院 ……
实施与公立医院的改革密切相关
在我院推行的外部原因
1. 大势所趋: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全新尝试 2. 外部的竞争压力
在我院推行的内部原因(一)
1. 医疗人才年龄/职称/梯队结构不合理(倒三角):
a.
b. c. d.
开院之初进院的50岁以上人员过于集中
大面积退休潮即将到来易造成管理和人才的断档 周边医院的兴起对我院后备力量流失的压力 各学科高年资人才的年龄和能力差距过小
初级阶段改革进程
2015.12—2016.9 2016.10—2017.6
建立并完善日常监
管机制;调整、深 化相关制度的落实
2017.7—2017.10
拟定考核方案, 引入淘汰机制。
前期准备
与启动
管理逐步走向常态化、精细化、系统化
2016年全院医疗组分组情况汇总
申报科室数 内科 外科 医疗组数
(含资深主诊医师)
Attending
主治医师 Fellow
主诊组的表现形式
主诊医师
attending
专培医师
fellow
住院医师 进修医师
实习医师
Resident
住院医师 主诊医师 实习医师 进修医师
主诊医师
不推荐。
在中国的发展(一)
实施时 间
医院名称
实施背景
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建立全面、长期合作关系;建院伊始由其全面主 持管理,引入主诊医师负责制作为核心医疗管理模式。
特点:科主任领导(改革初期)
必要性:
1.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科主任是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主体 2. 无法入组的人员过多,需要科主任进行协调,使各类人员各司 其位,并进行资源分配 3. 公立医院承担的各种公益性任务需要科室统一分配 4. 传统医疗管理改革的需要
改革不能一蹴而就
诸多问题有待完善、解决
1532521
47420 27070 94.94% 7.53
-6.75%
14.86% 9.58% 1.53% -0.93天
成果(二)
• 配套措施的建立实施:
建立床位调配中心,床位统一调配 护理垂直化管理 绩效核算入组,实行精细化管理 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工作
成果(三)
制度建设初步成体系 • 初步实现全院病房科室分组(科主任领导)
中日医院 主诊医师负责制实践
主要内容
• 发展与实施背景 • 改革举措(初级阶段、高级阶段) • 体会
attending在欧美的要求
完成住院医师培训(resident)、专科医师培(fellow)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医疗机构行医的医生(资格)
是患者在就医期间对其医疗过程负责的主管医生
(职责)
核心原则
明确医学责任主体—— 主诊医师拥有最终的医疗决定权,并对医疗、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