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读,我思》语文组致青春的你们:我爱我的人生,因为我一直学习和成长;我读我的生活,因为我不断体验和感受;我思我的现实,因为我热爱祖国和世界。
《我爱,我读,我思》自助餐将从现当代作者中选择优秀的短篇作品,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不相信龙应台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循循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
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
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
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
曾经相信过文明的力量,后来知道,原来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蛮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纯朴的农民工人、深沉的知识分子、自信的政治领袖、替天行道的王师,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蛮,而且野蛮和文明之间,竟然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
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而且彼此抵触,冰火不容。
选择其中之一,正义同时就意味着不正义。
而且,你绝对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机热烈主张某一个特定的正义,其中隐藏着深不可测的不正义。
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一掌有权力,他或者变成当初自己誓死反对的“邪恶”,或者,他在现实的场域里不堪一击,一下就被弄权者拉下马来,完全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理想。
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
可是理想主义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几希。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冰块吗?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
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
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
海枯石烂的永恒,原来不存在。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
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
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
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
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
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
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
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什么,是我二十岁前不相信的,现在却信了呢。
有的,不过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谈。
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
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相信了。
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
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相信与不相信之间,彷佛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没有自制力的人,就别去谈自由李尚龙我算是一个自由职业者,有个朋友特别羡慕我的生活,说:我特别羡慕你在哪里都能办公,羡慕你不用挤地铁不用早高峰,羡慕你可以自己掌控自己的时间,更羡慕的是你的工资还比我高好多。
我无奈的摇摇头,心想,真是别人的永远是好的……有一次她问我,龙哥,我虽然没有一技之长,但我也想成为自由职业者,你觉得可能吗?我说,不可能。
她问,为什么?我就要辞职,我态度很坚决!我说,大姐你没有一技之长就不要总想成为自由职业者,相反你应该感谢你们领导给了你一碗饭,让你活下来。
你还要啥自由?她说,龙哥你说话太直接会没有朋友的,好吧,我放弃辞职了,那我不能一直这样吧,那我现在应该做点什么?我说,你先别着急辞职,可以利用下班之后的时间去报个班,学习个一技之长,然后多读读书掌握一点专业技能,这些和上班本身不矛盾,至少你可以先尝试一下管理下班这些时间。
等到时机成熟能力够强能赚到钱养活自己时,就可以辞职了。
她点点头,说,你说的真的很有道理,我准备去报个英语班,下班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练习一下口语。
我说,你这样想是极好的。
几天后,她真的报了个英语班,还在周末报了驾校,她还报了导游证和每周两次的吉他班。
我以为她要崛起了,结果她就坚持了一周,我在一天晚上跟她打电话,问她在干嘛?她说,龙哥,我和闺蜜逛街呢……我说,你今天晚上不是有口语课吗?她说,哎呀,我已经学了一周了,今天给自己放个假吧!我在电话里叹了口气,说,好吧。
几天后,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她跑到北戴河玩儿去了,我留言说你怎么有跑去野了。
她说,这是周末啊,所以我就嗨了。
我问,你不是周末要去考驾照吗?她说,我提前了一天约车,没约到,这能怪我吗?我说,你就提前一天,废话,当然约不到,你咋这么没自制力,你不知道提前约?她说,好好,我错了,下次一定提前约。
一周后,我又见到了她,她把吉他班推掉了,她说自己没时间上了,每天上完班就很累了,只想在家看看电影睡睡觉,于是吉他班就算了。
她以为我会心疼她说:你好不容易,来让我穿越人海拥抱你给你个么么哒……而我说的是:你这样,活该没自由。
一个人的自由和自制是成正比的,就像是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老师不会管她,是因为她自己就能很好的自制自己,她有严格的时间自控力。
我想起那年自己考驾照,我问教练,最快我要多久?教官说,如果你要是顺利约到车的话,一个月也能下来,要是不顺利,就不知道了。
我问,什么叫顺利。
他说,就是尽量别周末,尽量要提前约。
后来,我几乎都是提前一周,约的全部是早上别人起不来的时间,每天五点多爬起来去很远的练车场练车,很顺利,每天都约到,最后真的是一个月过了科目四,拿到了驾照。
这些年,我作为自由职业者,清楚的知道,人每天只有24个小时,这点很公平,无论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当清楚这些后,我几乎没有睡过懒觉,也很少12点前睡,每天除了写作、上课,累了就跑跑步然后接着看书、看电影,偶尔和朋友聚餐约会也是一定要把今天的任务完成。
我想起朋友说过的一句话:你可以熬夜打游戏,但你不能耽误明天要交的论文;你可以追一整天的剧,但你不能第二天旷课睡一天;你可以喝酒喝到天亮,但你不能不参加明天的考试。
如果没有自制力去管理这24个小时,去合理的支配这些时间,就不要去做自由职业者,让一个人管着自己最好。
这世界任何的自由都是和自控相辅相成的,没有自控力的人,就很难有自由,这就是监狱存在的原因。
这也是很多单位里的限制存在的原因。
我想起当年我在军校读书,一次喝酒喝到断片,因为我知道就算在学校里喝高,也有战友、队长把我抬回宿舍,人不会出问题。
后来被狠狠惩罚了一次,学校领导强烈反对甚至命令我们不能喝太多的酒。
当时就想,等我离开部队,一定要喝个天翻地覆。
后来我开始在北京闯荡,虽然喝酒次数很多,但从来没喝多,每次都是我抬着别人送他上车,不是因为我酒量好,而是我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喝到那里我自然就停止了。
当人自由后,伴随的,必然应该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后来有一次和几个特别好的哥们喝酒,他们都劝我说,龙哥你多喝点。
我好奇的说,你们不应该说让我少喝点吗?他们说,我们主要从来没看见你喝多过,而且你多了会自动停的。
说完,他们立刻劝另一个哥们,说,你少喝点。
因为那个哥们喝多了就耍酒疯,而每次都是不知不觉的就喝多了。
我记得《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有一个图书管理员,他在监狱里关了40多年,习惯了没有自由的日子,可当他重新获得自由时,他自杀了,因为一个被“体制化”久了的人,逐渐就不知道如何使用自由的生命了。
这是一个生命的悲剧,自己的生命,却不知如何去负责如何去安排每天的24小时。
这些年,我见过了许多成功自由职业者,他们离开单位离开体制后,虽然自由了很多,虽然开心了不少,但他们反而更累了。
他们有人在机场打开电脑上飞机前还在给微信排版,有人见到许久没见到朋友还在朋友上厕所时打开手机查看邮件;有人一个月没有收入但依旧忙碌着只是为了下个月那个大彩蛋。
不过当人没了保障,就会爆发更大的能量。
人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
人不能总是在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满满的变成了废人。
所以,自由是自己争取得来的,想要自由,就应该先学会自知自己的极限,自信自己的能力,自控自己的时间,自制自己的欲望。
愿我们都能拥有最宝贵的自由。
父亲写的散文诗演唱:许飞词:董玉方一九八四年庄稼早已收割完女儿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今天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孩子哭了一整天啊闹着要吃饼干蓝色的涤卡上衣痛往心里钻蹲在池塘边上给了自己两拳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这是他的青春留下来的散文诗几十年后我看着泪流不止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一九九四年庄稼早已收割完我的老母亲去年离开了人间女儿扎着马尾辫跑进了校园可是她最近有点孤单瘦了一大圈想一想未来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那时的女儿一定会美得惊艳有个爱她的男人要娶她回家可想到这些我却不忍看她一眼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这是他的生命留下留下来的散文诗几十年后我看着泪流不止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张旧报纸旧报纸那上面的故事就是一辈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⑵百花的冠冕⑶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穷,有一个凉凉的鼻尖顾城穷,有一个凉凉的鼻尖他用玻璃球说话在水滴干死以后四周全是麦地全是太阳金晃晃的影子全是太阳风吹起的尘爆草棵蓬起了很热,很热粉红色的妇女在堤坝上走着田鼠落进门里落进灰里灶台上燃着无色的火焰穷,有一个凉凉的鼻尖《我爱,我读,我思》第一期②组稿人:邢建军温暖的依靠顾晓蕊记得那年黄昏,刚下过一场阵雨,院里落了一地桐花。
五岁的我在趟水玩,裤腿上沾满斑驳的泥点。
随着“吱咛”一声,大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一位身穿军装的男人。
妈妈恰好从灶间出来,抬头一看,两只脚像被施了魔法,被男人的目光定住。
男人咧开嘴直笑。
妈妈揉了揉眼,惊喜地喊:“你回来了,你可算回来了。
”妈妈走到我面前,蹲下身子,把我拉进怀里,指着眼前的男人,说:“妞妞,快喊爸爸,他是你爸爸。
”我挣脱妈妈的怀抱,飞速跑回屋,完全不顾及父亲的感受。
父亲是一名军人,他所在的部队常年驻守边防,回家探亲的机会屈指可数。